爪哇历史名城――三宝垄

时间:2022-07-10 05:53:16

爪哇历史名城――三宝垄

一个见证印中友好渊源的古城。

“魅力之城”是每届博览会的亮点之一。随着本届博览会的日益临近,2006“魅力之城”也逐一亮相。其中几个是去年的老面孔,但也有新城市的加入,比如印尼的三宝垄、泰国的孔敬等、本刊将陆续对这些新成员作介绍。

中国人爱说这样一句话:“你把……丢到爪哇岛去了”,但中国人中真正对爪哇有所了解的并不多。我对“爪哇”的初步印象,应该来源于明代《镜花缘》这本奇书,书中提到的爪哇岛处处奇人奇事、奇花异草,令我神往不已。

到了印尼才知道,原来爪哇这么大。整个爪哇岛按行政区域分为直辖市首都、西爪哇省、东爪哇省、中爪哇省,全岛面积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24亿。虽然就面积大小来说,爪哇在“千岛之国”排行第四,但无论从人口还是文化经济方面,爪哇岛都是整个国家的中心之地。

早在明代,中国就与爪哇来往甚密。郑和下西洋多次经过这里,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在岁月的长河中与当地文化互相影响,融合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其中中爪哇省的省会三宝垄就是这样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名城。

三宝垄――三宝大人居住过的地方

三宝垄位于印尼中爪哇北部沿海,作为中爪哇省的首府,这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通商口岸和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面积360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在印尼各大城市中居第五位。

但在600多年前,它只是一块没有名字的蛮荒之地。16世纪时,郑和下西洋,带来了当时明朝先进的技术,也引来了许多商人尤其是华商前来定居,把此地开辟成为繁荣昌盛的海港商业城市。当地土著与华侨为纪念郑和,起了个“三宝垄”的名字,即三宝大人(郑和)居住过的地方。

三宝垄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三宝公的遗迹,流传着许多有关三保大人(编注:郑和被爪哇人称为“三保大人”。郑和在家中排行老三,小名为“三宝”,而在三宝垄,大家祈求他保佑平安,“三宝”叫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三保”,连祠堂里牌位写的也是“三保大人”)的动人传说,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当地人尤其是华人对郑和的敬仰和爱戴。

据说,有一次郑和的船队来到三宝垄附近,他有一个副手王景弘病了,于是船队登陆三宝垄,他们在一个洞穴里安营扎寨,这就是驰名东南亚的三保(庙)洞。

所以到三宝垄,想要真正了解当地的文化,三保庙是一定要去的地方。

具有伊斯兰教色彩的三保庙

三保庙位于距市中心西南5公里的望安山麓,背山面海,很是雄伟。这里是当年郑和船队登陆的地方,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了这座庙。经过数百年的沧桑更迭,三保庙几经烧毁,却又几经修葺扩建,可见当地人对郑和的尊敬崇拜。

三保庙其实是建在山麓的一个石洞里,四周环山,树木扶疏,郁郁葱葱。这座著名的寺庙与传统意义上或者我们常见的寺庙是有一定差别的。走近三保庙,你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拱门,门顶上左右两旁有两条蛟龙盘檐,中间是一颗明珠,属典型的“双龙戏珠”传统式建筑。门前一对石狮子,大门两侧写着一幅对联:“滇人明文风来世,井水洞山留去思”,横批“德绥微服”。这样看起来,整个建筑物几乎完全是中国式建筑特色的寺庙。但只要你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前来参拜的信徒除了华裔外,还有很多头戴黑帽的穆斯林。

印尼的寺庙大多都受三教(佛教、道教、孔教)的影响,倒也不奇怪,这与印尼华人的历史背景有关,但与伊斯兰教有一定关系并且成为华人华侨和当地原住民共同崇奉和保护的场所,则为数不多,三保庙就是这样一座融合三教和伊斯兰教色彩的建筑物。据说其实它原先是一座清真寺,后来如何演变成中国传统式的寺庙,就不得而知了。

三保庙里供奉的当然是高坐神坛威风凛凛的“三保大人”,这尊神像非常出名,庙里每天烟雾缭绕,来自印尼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的信徒都喜欢来此烧香膜拜,祈求安康。

洞中的香案下有一口方井,叫三宝井,水清见底,甘甜可口。据说当年由郑和亲手开掘,常年不枯,被视为“圣水”。当地人相信,喝了三宝井的圣水能抵御百病,消灾纳福。庭院里还有一个石雕的大船,船体斑驳,中间已长出一棵个几米高的榕树,枝叶繁茂。据说有人曾拍过这榕树的根,但底片洗出来后常常是没有图像的。于是人们相信这树很灵,可以帮助许愿者实现愿望。

除了供奉“三保大人”外,三保庙也供奉了福德正神、船、船锚,还有孔夫子,附近还有三保墓,据说是三保大人葬身之处。

威风凛凛的三保大人巡游

如果你是在每年的8月17日,或是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到三宝垄参拜三保大人,还可以看到当地人纪念三保大人的庆祝活动,不过最隆重的还是要数农历6月29日三保大人出巡日,这是当年郑和首次抵达三宝垄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当地居民还有来自印尼各地的华人,甚至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华人,都赶来参加这个盛大的庆祝仪式。信徒们把三保大人的塑像抬出来游行,人们尾随其后,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在香火缭绕中虔诚祈祷,就连老人也想尽办法挤入人群,希望能摸到三保大人的塑像,祈求三保大人保佑他们延年益寿。一连几天下来,整个三宝垄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情形和台湾的妈祖出巡极为相似。

三保庙因为其历史渊源,成为爪哇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而三保大人出巡日更是游客到三宝垄旅游的最佳日子。

这一盛况在去年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时更为隆重。为了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六百周年,当地华人华侨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了40亿盾(约合人民币400万元)新建了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新三宝公庙。庆祝活动从8月1日开始,除了有郑和下西洋研讨会、舞狮比赛、新三宝洞剪彩仪式、历史图片展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外,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再现当年郑和船队抵达三宝垄的情景剧,主办方请福建莆田的工厂制作了郑和官服及其侍卫的服装,当身穿明代官服的“郑和”和身配官刀的下属出现在港口时,前来观礼的民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个活动影响很大,不只在印尼,也轰动了整个东南亚。

上一篇:印尼汽车业快步向前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牵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