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纺织敲开韩交所大门

时间:2022-07-10 03:11:52

华丰纺织敲开韩交所大门

尽管经过了一波三折,华丰纺织最终在韩上市成功,成为香港联交所第一家拥有KDR的中国企业。

华丰纺织(0364.HK)于10月9日就申请建议发行韩国预托证券向韩国金融监督局呈交的发售通函草稿已获批准。

这个消息激起了中国(包括香港)和韩国3地资本市场的一阵涟漪:在港上市的华丰纺织(0364.HK),获准在韩交所发行600万股KDR(预托证券),单价在31~39港元之间,融资规模1.86~2.34亿港元。根据发行时间表,华丰纺织韩国预托股份预期于11月26日开始交易。

也许正是因为占尽了“中国概念”兼“韩国概念”的便宜,早在华丰纺织正式公布该消息两三个月之前,0364.HK就已经出现了大跌到大涨的行情。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香港,工业股的估值相对较低,特别是纺织股,一般市盈率低至六七倍,但在首尔就能上升至9至15倍。

家族控制企业

说到华丰纺织,那就不得不提他的创始人蔡振荣家族。蔡振荣生于福建,东南亚华侨,华丰纺织就是他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正式进入中国是在1988年。

一开始,这家公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布料加工商,主要从事布匹的制造和销售业务,而且也为布料加工提供漂白、染色、定型和后期整理服务。

后来,正是靠宗亲、血亲、朋友的“维护”,蔡振荣充分发挥资本运作的功能,通过直接投资或者协同收购,不断壮大实力。

目前华丰纺织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价值锻造架构,拥有年产5.5万吨布料的华丰针织(99.24%控股)、6.5万个纱绽年产能1.4万吨的丰华纺织(100%控股)从事布料加工年产能约为38000吨凌峰公司(100%控股)、年产灯芯绒和棉布布料约3600万米的沈阳华丰(53.6%控股)。

由于是私人投资,0364.HK的控制权只能是蔡氏家族。在0364.HK的董事会中,如今年值花甲的蔡振荣,一人持股48.51%,身兼董事会主席和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策划、业务发展及投资战略,享有说一不二的权威。

此外,蔡振荣53岁的弟弟蔡振耀现任集团财政总裁、执行董事:51岁的小弟蔡振英任市场推广总裁、执行董事。56岁、此前一直自己做布料贸易及其加工生意的蔡氏表亲蔡永团,目前以“市场推广及销售经理”之位为蔡氏宗亲占领一席董事会发言权。

值得注意的是,蔡振荣的儿子蔡扬波,目前33岁就已是0364.HK的运营总裁、执行董事。此人19岁时就做福建石狮市永宁子英明峰针织厂的副总经理,1996年加入华丰集团,负责整体生产、工厂管理及人力资源。

为了确保0364.HK的运转,蔡氏宗亲还全资设立了行政管理公司“强华发展”以及专门为管理集团上市权益服务的“澳门离岸商业公司”。除了这些,蔡氏宗亲很有房地产经营头脑,他们把自己全资控制的连云港华丰的厂房出租给了第三方,年租收益250万港元。

韩国资本市场的渴望

“华丰纺织”千里迢迢到韩国去上市,可近日,韩交所和众多大券商、投资机构却主动找上门来,跟中国的清科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2007年中韩投资论坛”。韩方的目的就是:寻找能够为韩国资本创造高额利润的中国企业!

据了解,打造了韩国LG、三星、现代等众多知名品牌的韩国KTB投资集团正是这次“招商”活动的“主谋”;KOSDAQ(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创业板)是第一协办,来自中韩约200多位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纷纷出席。韩资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渴望,可见一斑。

谈到中国,韩国KTB首席执行官金韩燮先生比某些中国人还有信心:“历史上,中国经济在曾经占过全球GDP的30%,20世纪中降到4%,但2004年初以来再次回到了5%,现在贸易规模占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占世界第一,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寻找韩国经验和中国潜力合一、互补的双赢战略。”

韩国KOSDAQ市场本部、上市推广部的总经理、经理们一齐亮相。对于吸引中国企业去韩国上市,他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强调:“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金额,近10年来已增加了20%,如果中企在韩上市,容易开拓新市场,得到开发新技术的好伙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5年来增长了9倍多,中国是韩国对外投资国中所占份额最高的国家。

在韩国上市,可受到较高的企业评估。一项针对赴韩上市的调查显示:(据韩国海关统计)2006年,韩中双边贸易规模1180.2亿美元,增长17.4%。但韩方顺差同比又下降了10.2%。而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在韩进口的十大产品中,服装类产品排第三,紧跟机电、钢铁之后,占到了5.7%。

中国发改委也明确表示,国内生产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国内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加大。中国纺织业在积极出口的同时,正在向内地转移,国内市场未来同样可期。”

据业界人士分析,韩国证券交易所强调的内容确实值得玩味对中国纺织、服装类商品,韩国市场有需求、有资本、可能也有一些新技术。但是韩国企业目前不敢跟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竞争。国际资本要想分中国一杯羹,只有通过股权。看来,这也许真的就是KTB首席执行官金韩燮先生所谓的“互补”吧!

韩交所投石问路

韩国资本想通过股权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便利,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华丰纺织这个项目上,是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呢?

“364.HK的财务报表并不好看”,新韩证券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说,“尽管净资产近5.9亿港元,但经营业务所得和除税后净利润都没有上亿,每股股息不到0.01港元,每股账面值0.6655,比较疲软市盈率不到9,价值并未低估。”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华丰纺织在韩交所上市的计划一推再推。“韩交所接受364.HK上市请求,也许只是一种试探。”银河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在纺织行业,新企业很难后来居上。如果364.H K的KDR受追捧,韩交所自然高兴,假如失败,韩交所还可以在现有大企业中寻找业绩更加优良的目标!”

此外,由于韩国证交所的上市程序冗长,披露制度也较为繁复,许多外资公司也只能是望其兴叹。

不过无论如何,此次华丰纺织的上市还是能为更多外资公司赴韩上市带来示范效应。据公布,该公司将在韩国发行不超过3亿股新股,发行价将因应市况而定。上市承销商为大宇证券株式会社,股份预期于11月26日开始买卖。根据通函,华丰计划将集资所得的1200万元兴建最先进的织造厂,8000万元将提升生产设施水平,7800万元于提升及扩充产能,1500万元安装新生产线及作一般营运资金。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曾表示,如今中国金融政策开放力度加大,而且国家也鼓励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是加速国际化的一种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

“如果中企在韩上市,容易开拓新市场,得到开发新技术的好伙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5年来增长了9倍多,中国是韩国对外投资国中所占份额最高的国家。在韩国上市,可受到较高的企业评估。”韩国证交所上市推进部总经理韩昌佑颇有信心地说。

事实上,宽松的上市条件、低廉的上市成本和极短的上市周期是第二梯队海外交易所来华揽客的通用招牌,韩交所也不例外。

“承销费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成本的大头,但这一费用在韩交所只是伦交所、港交所等地的1/2。”韩昌佑说,“我们不打价格战,正是因为至今为止还未有一家中国企业来韩上市,我们才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提及上市门槛,“我们对中国企业的规模、行业、类型都没有任何限制,只是有三项财务上的要点供企业参考。”韩昌佑称,这三项指标主要是指净资产8000万元人民币:销售额最近会计年度达2.4亿元人民币,三年平均销售额达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最近年度2000万元人民币,3年累计4000万元人民币。

目前,韩国国内证券公司已与11家中国企业和1家美国企业等共12家海外企业签署承办协议。这证明了一点,华丰纺织在韩国成功上市后,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谋求在韩国上市。

背 景

华丰纺织总部位于福建省石狮市,主要生产纺织品和织物品,是一家集纺纱、织造、染整、成衣为系列体系产品的制造供应商。去年完成销售额800亿韩元,净利润100亿韩元。公司始创于1988年,2002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华丰纺织截至2006年9月底财政年度实现净利润8510万港元,销售额5.863亿港元。

上一篇:欲望与现实 下一篇:新起点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