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2-07-10 11:48:27

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明确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图像计分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收集59例颅脑损伤病例,于伤后第二天早晨检测空腹血糖,于伤后24~36 h行头颅CT扫描,依图像计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头颅CT图像计分越高,空腹血糖表达量越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头颅CT图像计分及空腹血糖检测能初步判断患者预后。

【关键词】颅脑损伤;CT;空腹血糖;诊断;预后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颅脑损伤事故发生率逐年提高,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均很高。颅脑损伤早期的救治十分重要,所以准确判断尤其重要,可指导临床及时进行抢救。基于此点,我们选取59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图像计分和空腹血糖的测定,分析二者在颅脑损伤表达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病例共59例,其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为13~75岁,平均37.8岁,均为非开放性颅脑损伤,损伤前患者无糖尿病史,伤前无饮酒史。外伤原因:车祸38例,坠落伤等其他伤害21例。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在受伤后24 h行头颅CT检查,在伤后第二天早晨进行空腹血糖测定。CT图像计分方法:①第三脑室变化计分:正常计0分,缩小计1分,消失计2分;②中线结构移位计分:正常计0分,移位≤0.5 cm计1分,移位0.6~1.0 cm计2分,移位1.1~1.5 cm计3分,移位>1.5 cm计4分;③侧脑室变化计分:正常计0分,单侧变形至大部分消失计1分,双侧变形至大部分消失计2分;双侧基本消失至完全消失计3分;④四叠体池、脚间池和环池计分:正常分别计0分,变小或模糊分别计1分,完全消失计2分。头颅CT图像计分理想总分为15分,依据计分情况分为轻型(≤5分)、中型(6-10分)、重型(≥11分)[1]。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数据均经过Excel表格整理,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图像评分与空腹血糖检测量的关系在头CT图像计分分组中,重型组格空腹血糖的检测量为(14.31±5.17),轻中型组空腹血糖的检测量为(10.08±6.34)(P

3 讨论

自血糖浓度直接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观点提出以来,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颅脑损伤后出现不同程度高血糖,随后人们对急性颅脑损伤空腹血糖的改变与各种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深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图像对诊治颅脑损伤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以定量方式进行CT图像评分在临床很少应用。本实验将二者结合进行颅脑损伤的评价,结果显示在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重度组中空腹血糖表达量高于轻中组,且二者具有相关性。由于这2种因素均与预后有关,且损伤越重,空腹血糖的表达量越高,也提示在临床中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尽早进行空腹血糖测定与头颅CT评分,可以指导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护,同时为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由于CT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血肿即是手术指征”的观点,一部分颅内血肿患者,在严密观察及特检监测的条件下,应用脱水、激素等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颅脑损伤的手术主要是针对颅内血肿或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疝,其次为颅内压血肿引起的局灶性脑损害[2]。颅脑损伤时,由于颅内出血,脑细胞水肿使其内容物体积增大,挤压各脑室、脑池和中线结构,并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变化,基底池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中线移位提示颅内压升高,第三脑室闭塞及整个脑室系统变小是颅骨压力增高的征象。严重的颅脑损伤后早期,血糖升高是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分解代谢,引起血糖升高。对于病情进展快,头颅CT计分高者可联合空腹血糖值尽早作出评估,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使脑功能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早期颅脑损伤患者空腹血糖的检测和头颅CT评分,可以初步了解颅脑损伤早期脑组织损伤程度,帮助医生制订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及时消除隐患,终止进一步的脑损害,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金林.重型颅脑损伤头CT图像计分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9):1177-1179.

[2] 廖耿辉,陈宏新,林源泉,等.颅脑损伤CT计分与手术指征的相关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3):200-202.

上一篇:股骨头髓芯减压及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下一篇: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