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兼修:天秤的宿命

时间:2022-07-10 09:41:53

事实上更多的人是因为同去的朋友或带着自己入门的人,而选择了双板或单板,至于我,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天滑雪的过程。那是2003年的冬天,跟着几个不熟悉的朋友的朋友,一起去了雪场,他们很快领了雪具就不见了,剩下茫然的我一个人,懵懵懂懂的被工作人员发了一套雪具,对,当然是双板。通常,那时候雪场的工作人员是不会推荐你去滑单板的,原因不详。接着就开始了摸爬滚打的初级道之旅,没有人教,速度一快就摔,一直和雪板较劲,浑身大汗;众所周知的,北京周边雪场的初级道都排队无数人,索性扛着板子步行上去滑下来。几趟之后,想这样不行,于是厚着脸皮去问一个看起来滑得还不错的大哥,讨得一点技巧。虽然还是摔,终究开始尝试犁式刹车控制速度,慢慢也能一趟到底不倒了。插播:现在想起来,原来不管现在滑雪多帅的家伙,也有不堪回首的第一次嘛。

初级兼修

和大多数胆大的小伙子一样(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几趟不摔之后,就琢磨着为了不排队,去试试人少的中级道。当然结局也和大多数人一样,面对“陡坡”和“高速”,摔得十分惨烈,各种五件套(即:两只雪板、两个雪杖、一个人)散落,其实那条所谓中级道还只是下面小半段而已。

虽然摔得惨,但在中级道上,第一次看到有人帅气地滑单板,初级道你是看不到滑得漂亮的单板er的。那是一群韩国人,漂亮的回转、刹车,在小包上还能做一个ollie跳,腾空而起。当然他们的雪服也明显比我的冲锋衣裤时尚许多(作为户外爱好者,有冲锋衣裤代替,没有穿过出租雪服,但土气还是必然的)。每次他们刹停在缆车入口的时候,都有着一群羡慕的目光,所以他们应该有明星感觉吧。于是问自己,要不要换一下单板呢?哪怕是摔,也可以摔得漂亮,起码不会零件一地,低头到处捡东西。

中午吃完饭,去了雪具出租柜台,工作人员很好心地给我换了单板,还提醒我,一天只能换一次的。大概如果没有那个哥们的好心,我也不会一开始就有单双兼修的苗头吧。因为之后碰到过不少雪场,都以周末人多为由,拒绝更换,或者中午的时候,已经没有合适的单板和鞋可以选择了。插播:所有愿意为顾客更换单双板的雪场都是正能量雪场,一定的!

在2003-2004雪季的时候,单板还是个稀罕物,会玩的人很少,更没有人教学,我也根本不知道左右脚哪个应该是前面,不知道适合自己的板子应该多长,更不知道还有个东西叫护臀。开始的时候,根本站不起来,把全身重量放在刀锋一样的板刃上,稍微偏差就会前扑后倒。站起摔倒,摔倒站起,来回往复,直到夕阳落下,我才勉强用单板完成了两次中级道推坡,这次是真正的中级道。因为听到有人说了句,单板直接去中级道推坡吧,初级道不够捣乱的—于是我就主动跳入了“深渊”。虽然不再摔成五件套,但是屁股遭受的痛楚,是难以名状的,现如今,没有护臀去滑单板,结果大家都懂的。后来几年,我一直对初入雪圈的朋友说,如果一个第一次玩滑雪的人一天摔下来,还会开心地说,“好玩,还要来”,那么这个人就会真的爱上滑雪,可以调教。

虽然第一天的经历,身体疼痛,但兼修成了我第一个雪季的主题,不管和谁去哪个雪场,我几乎都是半天双板,半天单板。“贪心”的结果是,一个雪季下来,无论单板还是双板,好像都进步寥寥,双板能够完成中级道,却动作扭曲心里胆怯;单板一直在落叶飘,从左飘到右,又从右飘到左……

单双纠结

第二个雪季,我开始和绿野的一群朋友一起滑雪,那个时候没有很多水平高的人,获取技术指导的渠道也很少,通过一些支离破碎的教学视频,大家一起研究互相提醒。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技术动作好多都不规范,只是大家热情都很高。并且这群朋友基本都是双板,于是我也顺势主攻双板,曾经看过体育新闻中车王舒马赫有段漂亮优雅的小回转,于是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滑出漂亮的双板小回转上面,单板就基本放下了。

这里面有个插曲是,虽然我一直主要滑双板,但我人生第一块雪板,却是单板。在某户外咖啡厅组织的义卖活动中,我发现墙上有块装饰用的单板,于是问当时咖啡厅老板江鱼儿,是否那个也出售,答复是,“卖,好像不能滑了,50吧”。于是我以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收了一块长度合适的单板,而且后来用它断断续续滑了三四个雪季的几十天。目前这块劳苦功高的单板,还在我家放着,又再次成为装饰品。

接下的第三个雪季,一直专研于双板,水平也逐步提高,开始膨胀起来,北京周围雪场的高级道都能“自如”滑下,我又开始心动单板了,正好北京乔波开业,这座一年无休的室内雪场,成为夏天我们常去的地方,先天的劣势(道短)让双板er们感到无趣,倒是可以练习单板。在2005和2006年的两个夏天,我和另外一拨单板朋友们一直泡在乔波练习,平地花式、跳台子、上道具,都是单板开始,回想起来,现在的我虽然主要玩Freeski(花式双板),但的确,这颗不安定的心,是被单板带起来的。

对我而言,单板受的伤痛,要远多于双板,单板所需要的保护要多于双板,比如护臀、护肘、护膝、护腕等等,即便如此,我还是在跳台的时候,摔得满脸是血,手腕韧带拉伤等等。周围的朋友,也有摔到面部骨折戴着头套护具继续玩的,大概,单板就是一项让人痴狂着迷的运动。相比较,国内双板的爱好者就沉稳了许多,年纪通常偏大,对于动作的追求也少了许多,更多是享受滑雪的乐趣和度假的闲适。虽然我的年纪开始向着大叔的数字不断狂奔中,但年轻的心依旧,所以那两年,由于夏季也玩,所以单板的在雪时间,远远超过了双板。

几乎,我就从双板转向了单板,而又是一次机缘,让我彻底把双板作为了主力爱好,不是因为年纪的增长。年华固然逐渐老去,但我始终相信,年轻可以双板,很炫;年老一样可以单板,很酷,反之亦然。Freeski在欧美国家,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单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Freeski中,在空中的动作也花哨帅气,比之单板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我个人来说,机缘是,2006~2007雪季,两个奥地利滑雪讲师来到北京,希望可以把奥地利的滑雪教练模式引入中国,培养一些中国教练,让更多的中国初学者可以享受到滑雪的乐趣。这个项目是朋友运作的,于是我便以翻译的身份混迹其中,用不多的协助,换取免费学习的机会。整整一个冬天,系统、先进的培训加上每天六个小时的练习,我对滑雪的理解完全颠覆了。这次培训不仅仅是学习滑雪的技术,占据更多部分的是如何教学滑雪,不单是自己滑好,还要学会因人而异提供适合的训练方案。因为双板还是主流,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双板,所以这个冬天,几乎所有的在雪时间都留给了双板,从穿板、犁式开始,到大回转、小回转,重新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在我离开的时候,我的奥地利讲师对我说:“你现在比这个雪场中所有的游客都滑得更好”。

后来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了,对我来说,双板更容易出成绩,也更多被大家关注,占据了我主要的滑雪时间,训练、比赛、参加活动等等。一个雪季,朝九晚五工作的我,周末加假期,也就20天左右的在雪时间,这几年都保持着90%时间双板,10%单板。为了维持脚感,单板每年还是要滑些日子的,不过没啥大进步。

作为一个双板主力的滑雪者,我却发现,在单板圈内,我认识好多人。甚至有的时候,需要穿着双板鞋去帮忙教学初级单板,好在单双板的滑行技术有很多共通的部分。也许是性格的关系,单板圈子更年轻更容易融入,也许是我主要玩Freeski,和单板一样,长期混迹于公园(Snowpark,有跳台和道具的场地)。这几年,因为Freeski的开展,也逐渐影响到单板的朋友们,开始心动和尝试Freeski,他们的单板基础使得可以更快的掌握双板技术,很多人几天练习后就可以跳台,即便他们的滑行看起来还是有点奇怪。也希望在滑雪圈子里,大家不再认为双板是老年运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到双板的队伍中来,当然,滑好双板,再去学习单板,其实也是事半功倍的。

回顾近10年的滑雪时间,我的单双兼修过程是:单双>双板>单板>双板……很纠结,然后,未来?谁知道呢,也许喜欢上一个单板姑娘,就彻底去玩单板了,也许……还有其他。

上一篇:汪清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下一篇:改革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