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强: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是有限政府

时间:2022-07-10 07:58:57

田国强: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是有限政府

中国在短短33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数据考证和分析专家安格斯・麦迪森的预测:2030年,中国GDP将占世界23%,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又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当前的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过去的发展经验能否支持我们继续往前走?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争论很大。

中国现在的模式并不优越

不少人将中国的成功归功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式及政治权力结构,提出了一种所谓“中国模式”,并主张将现有的一些过渡性制度安排固定下来。这也是当前改革动力逐渐消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谈为什么我们必须深化改革?这是由内外环境决定的。

从外部看:其一,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大调整,正从美国的单极霸权向双极、多极体系转型。其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国家间的竞争变得愈益激烈。其三,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内部看:中国经济面临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层制度转型的双重难题,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

这亟待以创新的精神通过改革、发展来加以解决,实现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换,通过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牵引经济社会制度的合理化转型,最终理顺政府与市场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合理治理边界。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必须一起发挥智慧。

政府有限,市场才能有效

一个政府是否真正有作为,不在于其管得到底有多宽,而在于管理的范围和程度是否合理,管理的方式和结果是否有效,是否让市场、让政府有效。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界定和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治理边界。

第一,建立有效市场。所谓“有效市场”,就是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应该少管。但要确保经济人受到约束。也就是“行得正,用得活,管得少”。“管得少”不是不管,因为理性的经济人需要受到一定的规制约束,否则它可能破坏社会市场秩序。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这种约束至少包括三项内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合同的实施以及适当的监管。那么,究竟如何约束或引导经济人的行事方式,使之形成有效市场呢?这离不开三种基本制度安排:理(法理规则)、利(激励机制)、情(文化规范)。

第二,造就有限政府。为了实现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另一大问题是政府必须被约束,成为有限政府,从而成为有效政府。总体而言,对政府的规制越多越好,对老百姓的监管越少越好,但不能没有。第三,构建和谐社会。第四,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中国要实现更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和发展创新,还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是行政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是,将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实做好,促进政府职能的两个根本转变。

作者简介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6年被《华尔街电讯》列为中国大陆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上一篇:揭秘涨停板敢死队 下一篇:刘烨:每年都会痛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