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建立分层次发展性评价体系初探

时间:2022-07-10 06:46:36

普通高中建立分层次发展性评价体系初探

【摘 要】教师评价从目的上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学校中的教师评价是沿袭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尽管这些评价的出发点很好,但是还是会给教师加重负担,并且不能为希望提高专业能力的教师提供帮助,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急需建立一套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来适应当前新课程的推进。因此,在本文中提出建立分层次发展性评价的意义也就在此。

【关键词】普通高中;奖惩性教师评价;分层次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弊端不断的显露出来,因此教师评价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普通高中原有教师评价体系的弊端和问题

1.奖惩性评价制度重视鉴定功能忽视教师的长期发展

我们今天所采用的许多评价体系绝大多数都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制度更多重视的是对教师的鉴定和选择的功能,而很少重视教师的自身长期发展。因此这种评价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取得教师积极的配合,反映的情况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

2.奖惩性评价制度缺乏精确性

目前大多数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是采用等级来评价的,尽管这样的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基本情况,但是离达到精确描述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对这种评价制度的实施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现在绝大多数学校把这种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教师工资直接挂钩,许多教师都期望自己能获得更优秀的评价,而参加评比的教师也会由于各种的原因不肯做出诚实的评价。正是基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教师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这种评价制度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3.奖惩性评价制度具有等级性,缺乏双向交流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制度,即由教育管理人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标准和评价过程都是保密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是单向的,评价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听课获取的,这样收集的信息绝对是不全面的。而在这整个评价过程中是绝对不听取教师的意见。对教师来讲这种评价有时有一定的价值有时可能是毫无意义,整个评价的氛围比较消极。因此这样的评价很难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共鸣和响应。

4.奖惩性评价制度对不同的被评者没有区分

在所有职业中只有教学对新教师的要求和有经验的老教师是一样的。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他们面对评价时的标准都是一样的,这点看是公平实际上却不科学。因为新教师无论从水平还是经验上肯定不如有经验的老教师。 那怎么能够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呢?因此分层次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5.奖惩性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制度

奖惩性评价它着眼于结果,只看重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成绩,而不看重整个工作过程。它面向的是过去,但并不展望未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而只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描述和记录。这种静态的、总结性的评价对教师实际的工作很难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往往没有太大的价值。

二、普通高中分层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特点

分层次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是在现代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的一种评价制度。相对奖惩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

教师分层次发展性评价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它必然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而考虑。它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还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并为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教师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意义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鼓励教师进行积极的反省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分层次发展性评价强调更多人成为评价的主体,但是它最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没有教师这一主体的参与,分层次发展性评价必然是失败的,这点与以往的奖惩性评价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分层次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要不断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不断的自我发展。

3.评价过程交互性

分层次发展性评价希望能够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因此做为评价的主体教师与尽可能多的评价者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分层次发展性评价不仅鼓励教师自选评价者,而且还鼓励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制订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计划等。

4.评价标准灵活性

由于面临评价对象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教师,因此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面对同一个教师,评价标准也要随着教师的不断发展做相应的改变。

三、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用性体现在评价的标准描述应该细致、明了,以便明确价值判断的依据。评价报告应明确的描述所评价的各种项目,包括场景、目的、程序、和评价结果,以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让人容易理解。

2.自主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自主性体现在教师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教师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3.适当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适当性体现在评价设计应该适当,要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背景和能力,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不同的方案以便有效的解决教师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员的需要,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每个评价者的优势。

4.准确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准确性体现在信息来源应当充分、可靠;信息分析应当恰当处理、系统分析和及时纠正;评价的结论应当得到确切的证明;评价报告应当公正无私。

四、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人员的确定

在传统的奖惩性评价体系中评价人员往往是教育管理人员。而许多教师拥有的专业知识往往比这些管理人员要丰富,而且更加熟悉他们学生的特点。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传统的奖惩性评价没有一点价值。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中除了有教育管理人员外还增加了指导老师、同学科教师、教研组长、学生、家长等人员。

2.评价过程的确定

整个评价过程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的组成应该包含来自不同团体的成员。比如教育管理人员、教育专家、普通教师、学生、家长等。

(2)确定评价一般步骤。教师评价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观察、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互评、检查个人档案袋、检查教学材料、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成绩、检查个人发展计划、学生和家长的调查。

(3)确定评价标准。这里我们把教师评价标准分成五个部分:①职业道德修养,②教学工作能力,③教育工作能力,④教科研工作能力,⑤个人能力发展。

(4)实施计划。任何一个评价标准刚制定出来时总是不完美的,因此在实施中应该不断的加以完善。为了避免造成大范围的不利影响建议在实施计划前应该在一些学校试运行,以便更好更快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5)反馈及培训。只有评价者的判断准确教师才能从中受益。因此在评价教师之前应该对评价者进行专业的培训,而这点在我们大多数学校中都没有实行过。因此制定一套针对评价者的培训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对于教师评价的反馈应该及时、准确。教师对评价结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重新审核。

参考文献:

[1][美]Charlotte Danielson & Thomas L . McGreal著 陆如萍 唐悦译:《教师评价——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美] Thomas L . McGreal著 方 乐 张 英译:《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插翅可飞”时代即将来临 下一篇: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