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弥漫作文训练的空间

时间:2022-07-10 05:11:03

让想象弥漫作文训练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天真活泼,爱想象,爱异想天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想象作文训练。在教学中,笔者一边思考、学习,一边实践、反思,觉得提高学生想象作文水平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其实,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只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还给学生应有的写作心理自由,然后教给必要的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 找准源头——扫除心理障碍

“作文要写好,想象很重要。”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更新自己,更要找准学生的心理障碍,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作文心理环境。

(一) 激发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兴趣很重要。

1. 在课文阅读中挖掘想象素材

通过课文阅读,学生在了解文章所写内容的同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训练,为作文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还经常插入想象能力训练。如《密林怪客》一课中,针对“猴子偷吃战士的米饭”一段的学习,笔者让学生进行想象:你还能想象出这些调皮的猴子偷吃战士米饭时的一些有趣情境吗?于是,有的说:“一只猴子抢到饭团,爬上大树用尾巴卷住树枝,倒挂下来,边悠闲地荡起秋千,边津津有味地吃起饭团。”有的说:“一只猴子爬上竹架,伸手往锅里捞,可锅里已空了,它急得哭了起来。”有的说:“有一只猴子好不容易抢到饭,急忙塞进嘴里,可一不留神被噎住了,急得它泪水直流。”有的说:“有一只猴子抢到了饭,它欣喜若狂,另一只猴子看见了立即扑上来抢,它们立即扭成一团,结果饭团被第三只猴子抢走了。”学生们在兴致盎然中学习、想象,思维在互动中得到碰撞、得到锻炼。学生在美丽的文采中感受到美妙的意境,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自觉地去想、去说、去写,常常是“一发而不可收”。

2. 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观察是想象的基础,只有勤于观察,努力感知,丰富积累,才能垫高想象的基点。李吉林老师认为,进行想象作文训练很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选取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的事物最容易激起儿童美好的情感;二是要能引起儿童的创作欲望。“如何发现引起学生创作欲望的美好事物?”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学生受生活阅历及心理水平的限制,感知的敏锐性相对欠缺,感悟相对肤浅。我们要从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观察生活美,逐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扬起学生的想象风帆,激发其创作欲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尽管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的材料,但是有些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想象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分析,把事物的外表和内涵看清看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课堂上,教师利用教学插图、课件等进行观察想象比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有一次上课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由于好久不见雨,学生高兴得直往窗外张望。于是,笔者干脆让学生去看个痛快,学生冲出教室,有的伸出双手去接雨,有的看着雨又蹦又跳,有的甚至冲进雨中大喊……真是玩态百出,玩味浓厚。这时,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学生眼中已有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了:《太阳公公生病了》《我和雨儿捉迷藏》《雨儿在唱歌》……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经常让学生观察、体验,展开想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二) 激发学生作文的原动力

学习作文需要鼓励和帮助。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创作的原动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

1.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动力。如:编辑优秀作文集,经常推选学生的好作文在班级中朗读、表扬,推选好作文向学校电视台、市区刊物等投稿、参赛。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不同,对同一事物,他们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独立表达。一旦发现学生的习作有新意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作文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培养他们的创作自信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努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原动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 授之以渔——注意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或生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有一位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出了一个题目,让学生写出世界上什么最大。学生有的写“天最大”,有的写“地最大”,有的写“宇宙最大”,有的写“想象力最大”……确实,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而想象力的训练是有方法的。

(1) 运用联想。通过对比、类似、接近、因果等联想方式进行想象。

(2) 运用黏合法。把几种有特点的物体或现象黏合起来,想象出一种新形象。如把美女和鱼组合起来成为童话中善良的美人鱼,把鞋子和轮子黏合起来创造出旱冰鞋……

(3) 仿生法。将生物的某些特征用于我们的想象中。如从蜻蜓想到飞机,从鱼发明潜水艇,由猴子想象出孙悟空等等。

(4) 典型化。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就意味着典型化,如我们给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儿等概括出“人”这个概念,把电线杆、房子、树想象成为一条直线等。

三、 妙笔生花——加强作文训练

常言说“熟能生巧” ,写作也一样。写得多了,自然“妙笔生花”。多对学生加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开阔,作文能力就能提高。

(一) 缀词成文训练

缀词成文就是依据有关词语展开联想,增加故事情节,进而扩展成篇章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一件( )的事》作文课中,先后板书“闷热、冷饮、青蛙、一元钱”,让学生连起来说一段话,然后根据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连成一句话、七句话,再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增添情节,写成一篇文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说到写,大部分当堂完成1000字左右的作文。由四个词扩展联想、连缀成文,这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想象也就各有千秋,写出的文章多有新异之处。

平时教学中笔者也让学生进行这种练习,如在一次走进象声词的语文活动课中,笔者设计了一项训练:选择“噼里啪啦、呼哧呼哧、咕咚咕咚、吧嗒吧嗒、呼噜呼噜、嗨哟嗨哟、叮叮咚咚、嘻嘻哈哈”等象声词(4个以上)写话,学生兴趣盎然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本领,从身边的事写到童话王国。每个学期的词语训练中,笔者还要求学生能从每课的生字词语中选择5个以上词语进行写话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句子扩写训练

句子扩写是指对文章中的语句或情节进行扩展想象。如《秋游景山》一课中有一句“山脚下是一个大花坛,盛开的像节日的礼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根据句子意思,针对“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这两个词语,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描述的各种颜色和各种姿态。有的学生写:“五颜六色,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红的像火……”有的学生写:“的颜色多极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还有说也说不出来的……”还有的学生这样写:“千姿百态,有的是‘板寸式’,有的是‘爆炸式’,有的又是‘瀑布形’的……真是一朵一个模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想象、回忆让文章更加血肉丰满。

(三) 根据图形、声音想象训练

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象能力也不错,想象力培养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笔者经常设计这样的训练,如根据不同符号、字母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一种声音或几种声音让学生编写故事……有一次,笔者在辅导三年级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后,有一学生根据“O”展开想象,写下了《奇妙的O》,这篇文章后来登在《舟山晚报》上。

这样的训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童心童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让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 童话创作训练

1. 根据图像,说写童话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富有童趣的各种动植物图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进童话王国。这些生动的图画很快在学生头脑中转换为自己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感受也自然而然融入了图画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编童话的基础后,再提供不完整或不连续的图画,让学生想象开头、中间或结尾,补充成完整的故事。还可提供单幅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画面编写童话故事。这样循序渐进,逐渐增减难度,以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

2. 略知梗概,说写童话

给学生一个提纲或一个故事梗概,让学生说些具体的故事情节。主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性。如给出《大象救了小兔》的故事大意:三只小兔在树林里碰到一只老虎,吓得赶快逃命。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大象正在河中洗澡。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搭起一座桥,让小兔们从它身上跑到对岸。老虎追到小河边,大象用鼻子吸足水,朝老虎喷去,把老虎赶跑了。启发学生思考:小兔们是怎么碰到老虎的?老虎被赶跑后,小兔与大象会怎样呢?让学生把故事编具体、编生动。

3. 设计开头,续编童话

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表演、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式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他们的脑中演绎各种童话故事。比如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用语言描述开头:茂密的森林深处,有一片平坦的空地,空地上长着绿油油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今天是星期天,空地上聚集着好多好多的小动物,有小鹿啦、小猴啦、胖熊啦、小百灵啦等等,它们来到这里……这些小动物来到这片空地上要做什么呢?那会是怎样的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去续编。也可以在描述过程中配上有趣的多媒体动画演示,有利于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

4. 结合课文,编写童话

结合课文,采用“扩”“改”“仿”“续”等方法训练学生编写童话。

“扩”,即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展、补充。

“改”,即改写,或改变人称,或改变中心思想,或把记实性课文改写成幻想性质的童话。如抓住《黄山奇石》一文中所描写的石头的姿态大胆想象,也可以编出奇特的传说故事来。

“仿”,即仿写。学了《骄傲的孔雀》后,也可以启发学生:小猫、小狗、小公鸡或者其他小动物都各有什么长处?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骄傲,骄傲后会有什么表现?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试着编写它们骄傲自满后发生的故事。

“续”,即续写。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设计让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会怎么样?让学生充分想象后续写下去。

5. 提供知识,编写童话

给学生讲各种电器等事物的作用及特点编故事《家用电器比本领》等;让学生讲讲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等的作用,想想有一天,它们吵架都离家出走了,编个故事《( )离家出走了》;讲讲果实、植物茎、植物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编写一则知识童话,如《果实大会开幕记》;根据中国古今扇子的变迁以及作用的不同,想想它们有一天成立了一个王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以上形式,在运用时都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训练形式力求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并随时帮助学生整理作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五) 利用课文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想象训练的素材,前文已经提到许多,现在再略举一二。

1. 补白想象

如《忆铁人》一课,当陪同干部向铁人解释他批评错了时,铁人只说了两个字:“哦?……咳!”这两字当中的省略号里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想象。

2. 充实想象

如《荷花》一文第四段:“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了,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蜻蜓的快乐”“小鱼的好梦”课文都没有进行具体的描述,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会跟荷花说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在无字处读出字来,在简略处浮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3. 换位想象

《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中,让学生想象这些离别时的“黄土、青草、小岛、海、夕阳”等景物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要是你也坐在这条船上,船慢慢离岸了,离开了生你养你的土地,你心中有怎样的情感呢?

4. 创造想象

学习《新型玻璃》一课时,在学习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功能和特征后,笔者创设一个“21世纪国际新型玻璃会”活动,让学生扮作来自世界各国的新型玻璃发明家或者经销商,进行宣传推广。这样的想象训练学生非常感兴趣。

(六) 感官触摸想象作文训练

上课时,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装有各种物品的口袋里摸一个物体,然后在物件的刺激下,联想到与这个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作文。如学生摸到一把枪,想到战场上战士端着枪与敌人战斗,然后根据想象编出一个故事;学生摸到一个苹果,想象与苹果有关的身边的事情,然后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等。

(七) 憧憬想象作文训练

这类想象大多指向未来,一般时间跨度大,是学生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加以具体化的过程,既可以写未来的自己的职业、工作、成就,又可以展现某一领域的飞跃发展、社会的变化等。如《未来的地球》《20年后……》……

(八) 假设作文训练

假设作文是指假设某种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补充。假设作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类的,如《假如我在森林迷了路》;二是不存在的,如《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假如这个世界没有大人》《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另外,还可以进行创设情境想象作文训练、根据提纲想象作文训练、生活场景诱导想象训练等等。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作文训练既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许未来的爱因斯坦就在我们的想象作文教学中呢!想象无止境,想象作文教学研究也无止境,就让实践来检验吧!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小学 316000)

上一篇:由“留心”逐步漫向“乐于书面表达” 下一篇:浅谈磨课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