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出徐徐女人味

时间:2022-07-10 04:11:20

一、

关于扇子,很多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温暖的记忆。

32岁的忆琳是个大学老师,每当夏天手摇久违的团扇,总会不禁想起外婆来:“小时候外婆的扇子总是扇啊扇。那扇子是笨拙的,它用竹条编制,扇子的边沿做工不精细会刺痛人,外婆用胶带将边沿包起。也正是那扇子,不知陪了忆琳多少个炎热难眠的夜晚……”

如今的扇子已经渐渐淡化了纳凉的功能,但是,从欣赏角度购买扇子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忆琳尤喜买扇子。“除了名人字画扇外,凡有独到做工的扇子都具有购买价值。”忆琳年轻时就喜欢扇子,每见到一把好扇子就爱不释手。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出差到江浙一带,结识了一些制扇大师,就自然而然买了不少扇子。

在当地买的第一把扇子就是大手笔,1800元的“牡丹印花镶嵌黄檀扇”。一个扇子这么贵,忆琳开始大量翻阅介绍扇子的各种书籍。原来,檀香扇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藏入衣柜,还能起到防霉、防蛀的妙用,好的檀香扇还会升值……小小一把扇子,从扇骨、扇面、扇头到扇钉,甚至连泥金扇面的边沿都有无穷讲究。除了上述工艺外,有的还请名家雕刻扇骨,价值自然就更高了。

在周庄,忆琳还淘到了自己最小的扇子,打开之后,只有半个手掌大。银质的扇柄,银质的扇面,扇面镂空雕花。问老板多少钱,对方伸出五根手,500?忆琳有些犹豫,对方再次开口:“50……是不是觉得贵?”真是纯朴的老板。忆琳爽快地买下这柄与众不同的银扇。回到家,拿出几个月前买的《中国扇世界》,细细翻看,竟然找到这把扇子。原来,忆琳捡了个大漏。这扇子,是明代女人别在头发上盘发用的,难怪这么小。

二、

就像买这银扇一样,忆琳买扇子主要是合眼缘。有时候逛夜市,忆琳也会专门留意那些不起眼的小摊,看看有没有中意的扇子。其间就被忆琳淘到一把雪白的鹅毛羽扇,据说用了整整6只鹅的尾羽才做成这样一柄鹅毛羽扇,扇柄也不简单,乌木的,自然价格不菲,900元,不二价。

去年夏天,忆琳去四川自贡出差,中国四大名扇之一的竹丝扇就出自自贡。忙完工作后,忆琳赶紧去了自贡的“龚扇堂”,面对着琳琅满目的竹丝扇,花费一个多小时,终于挑选了一把“黛玉葬花”图案的。桃形的扇面,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灿若云锦,颜色嫩黄,薄而透光。当忆琳把它拿给父母时,妈妈还以为这扇子是用丝绸做的,摸上去手感太柔滑了。

都说扇子养人,把玩扇子多了,久了,性情就会变得沉静。所以,买那柄绫绢扇,忆琳等了6个月。一直到国庆长假,才拉着老公去浙江旅游,就在浙江扇子市场,买了一把“江南山水”的绫绢扇。然后,又等了4个月,去广东买了一把“双狮秀”的火画扇作为自己2011年的新年礼物。

前段时间搬新家,老公还在皱着眉头,思量电视墙该如何装饰时,忆琳心里已经有了底。“这电视墙你别动,给我留着!”接下来的几天,忆琳一有空就泡在古玩市场,终于在一家小店内买到了中意的扇子。虽说是纸扇,扇柄也普通,但它大!1.5米长,打开,近2米的尺幅,一幅“清明上河图”赫然眼前,与家里的中式装修很搭,用这扇子来做电视墙,绝佳!老公也赞不绝口,仅仅2000元,物超所值!

三、

当扇子越买越多时,忆琳建了一个与扇子有关的QQ群“扇爱天下”,在QQ群内,大家一旦淘到心爱的“扇宝贝”,都会张贴出来“炫耀”一番,其他人一片口水之后,纷纷讨教在哪里购买,能不能帮忙买一把……忆琳的“宋宫仕女”绸绢团扇、“云巅白鹤”水墨湘妃竹扇、“羊脂流水”玉版扇都是在Q友们的无私帮助下买到手的。由于都是爱扇之人,所以,不仅推荐的扇子个个精品,邮寄时也是加倍小心,包裹有讲究,还会特意选择保值挂号的方式,虽说时间上耽搁一些,但一切为了扇子嘛。

一次,QQ群里加入进来一位台湾的扇友,他贴出来的扇子让人大开眼界,扇面光润晕红如松脂,上面一幅“海棠春色”的景物画仿佛烙印上去的一般,尤其是扇柄,黄赭色,不知用的什么材料。忆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扇子,群内的扇友纷纷询问讨教,对方也不隐瞒。“槟榔扇,台湾特有!”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小得意。

槟榔也能做扇?当忆琳提出疑问,对方哈哈一笑,槟榔扇并非用槟榔所作,而是将台湾的高山竹的巨笋壳压平,制作成扇面,以烙画的方式制作扇面图案,因扇背和扇柄都是用巨笋壳所制,颜色形同槟榔,所以就形象地称为槟榔扇了。

当忆琳提出对方帮忙购买时,对方欣然答应,然后又问:“鸭脚扇,要不?”扇柄用管,不用片,然后用台湾特质的阿里布纸粘之,雪白、蜜黄两色,形如掌扇微凹,轻似一羽。忆琳连连点头,要!

四、

扇子买得多了,忆琳才知道扇子还能升值!她就曾将一把2000元的“春堤月色红檀扇”以3300元转让给了一位美国的扇友。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一位从忆琳手中买去一把湘妃竹扇的长沙朋友告诉忆琳,你们当地不是有个扇子协会么?你可以去那里看看,说不定有收获呢。

不愧是专业级的,协会中很多会员都有自己的一套“淘宝”手段。有的喜欢给大学老师搬家,尤其是教授美术的老师,这些人家中说不定就有一两把不错的扇子,一旦被盯上,软磨硬泡都要淘到手;有的喜欢去小商品市场,那里的扇子多以稀奇为主,像什么玳瑁扇、芝麻雕扇……价格不贵,胜在新颖。有一次,忆琳一口气连买了六七把扇子,就是因为跟着协会的一位老扇迷,在旧货市场,发现一批时期的扇子。牙漆牛角扇柄,一幅幅“工农兵”的扇面,60元一把,这是忆琳买的最斗志昂扬的扇子了。

眼界开了,对扇子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原来,除了中国,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少人喜欢扇子。特别是韩国,折扇的发祥地。当听说首尔有世界上最大的扇子批发市场时,忆琳坐不住了,和老公商量着,希望今年的国庆长假能去那里看看。

上一篇:王小利:爱,哪痒挠哪儿 下一篇:小小数码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