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医学生学习研究交流的医学图书馆多元空间营造

时间:2022-07-10 03:48:09

试论促进医学生学习研究交流的医学图书馆多元空间营造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医学图书馆空间全新的内涵。医学图书馆空间在内容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将医学图书馆营造成为信息资源的空间、学习研究的空间和文化艺术的空间,以促进医学生的学习研究与交流,造就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生 学习研究交流 医学图书馆 多元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137-0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图书馆空间日臻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医学图书馆空间全新的内涵。医学图书馆的建筑实体减少了存储书刊的空间,而将更多的空间用于展览、阅读和读者团队学习,使信息时代读者多样化的文化行为在图书馆空间得以实现。医学图书馆空间在内容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除了传统的借阅业务,学习研究、学术交流讨论、上网查询阅读、视听欣赏、展览、休闲等功能也被引入医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在扩大,以吸引医学生进馆学习和增加医学生在馆内的交流。医学图书馆正在创造人性化的新空间形象,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和知识探索的需要,将医学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医学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医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医学图书馆更应回归馆舍本源,站在医学生读者的角度,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创造全新的图书馆空间体验。空间资源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新技术环境下,封闭式书库、独立的阅览室已不再适应医学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需要营造一个现代复合式的多元化空间,以满足信息时代医学生读者的多层次需求,让医学生读者到图书馆能够取有所得、学有所乐。为此,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将医学图书馆营造成为信息资源的空间、学习研究的空间和文化艺术的空间,成为学校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以促进医学生的学习、研究与交流,造就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一 将医学图书馆营造为信息资源的空间,成为知识中心

医学图书馆要为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以及医疗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因此,在医学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上首先要考虑其作为信息资源空间的要素,将藏阅空间充分利用并最大化。要设立图书流通、阅览区以及多媒体视听区,还要有密排书库和休闲区。要有足够的阅览座位和休闲沙发,以满足全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过去,图书馆空间主要用来储存馆藏,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理念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视角,以人为中心组织和管理空间。馆藏、阅览、交流空间的比例发生逆转,使用率较低的纸质书刊大量进入密集书库,更多更舒适更便利的空间供读者使用网络、电子设备、数字资源等进行个人学习或协同学习和研究。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如今,由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阅读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这种知识中心的职能与使命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无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发达,也不论数字图书馆和模拟现实如何高超,作为学习、阅读主体的人始终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可以远离网络享受生活,却无法远离现实生活在网络世界。既然是社会的人,那么就会有面对面交流或者聚集的需要。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网络的知识共享虚拟空间,而且能够提供公共知识学习的现实空间,这种两种兼备的公共知识空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医学图书馆应该把读者装在心中,从细微处入手,营造一个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支撑的舒适、自由、热心周到的知识空间,不断彰显其作为场所、空间的价值。

二 将医学图书馆营造为学习研究的空间,成为学习中心

现代医学图书馆不仅向医学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更注重帮助读者管理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成为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场所。要充分考虑到图书馆作为学习研究空间的功能需求,在提供充足的学习座位供读者学习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类师生对学习、研讨的需求,在图书馆内设置小型学习室、中型研讨室和专家研讨室,配备家具、无线网络等设施。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需求,要开设视听室,为读者提供功能完备的电视电脑一体机、软件和多媒体支持。这些学习室、研讨室和视听室的设置,不但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自由、独立、无干扰的学习和科研环境,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个人或团队读者深层次的学习、研究需求。

过去,医学图书馆空间以年度书刊购置量来规划,馆藏的不断增加占用了读者使用空间。现在,一些医学图书馆以书刊零增长来规划,将馆藏空间转换为读者空间。近年来,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空间)迅速发展和扩展延伸,反映出读者呼唤现代图书馆空间的迫切需求。从某种角度上看,IC空间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缩影。IC空间的建设模式和理论研究以及技术应用,为现代图书馆空间的构建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 将医学图书馆营造为文化艺术的空间,成为文化中心

医学图书馆要转变以藏书为中心的观念,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将医学图书馆打造成大学校园里的文化艺术空间,通过对展示区域、多媒体视听区域、艺术阅览区域、读者休闲区域等的功能规划,将医学图书馆的纯物理空间转化成为文化艺术空间。工作和学习之余,休闲也是读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

图书馆是一个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机构。图书馆不仅具有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还具有展现现代文化的使命,特别是为文化多样性提供自由表达的使命。图书馆不仅应该是书香文化中心,还应该是大学的多样文化中心,甚至是休闲文化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图书馆可以把知识传承、阅读、学习、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更可以大大拓展休闲娱乐、交友会客、生活展示等新的读者所需的功能空间。适度引进一些所谓第三空间的休闲、交友、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营造比家庭还舒适、比咖啡馆还便利的信息服务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四 医学图书馆多元空间下的多元化服务延伸

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价值所在。伴随着医学图书馆空间的多元化发展,多元服务应是医学生对医学图书馆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所谓多元服务,就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为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在做好基本馆藏服务的基础上,改善系统配置和设施,着力为读者打造一个新旧兼容、多元并存、相互支撑的新格局,逐渐将传统服务向现代数字化服务、自助服务、个性化服务延伸。

医学图书馆要开展自助服务,增强读者的自主性、自由性和选择性、便捷性。图书馆空间最大限度地自由开放,设置总服务台和咨询引导馆员,简单且重复性的管理和服务通过自助完成。新技术是医学图书馆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通过多方位采用信息技术,将管理分布到各个系统来完成。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又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使读者自己管理自己,成为图书馆的主人。

医学图书馆空间无线网络要覆盖全馆,要设立便捷高效的自助文印系统、自助缴费系统和自助借书机及24小时还书分拣系统;要有随处可见的多媒体信息公告系统、摘机即通的咨询求助电话、每日更新的触摸屏读报机和开放的电动智能密集书库;研读间和IC空间机位实现自助管理,读者需要使用时可以进行网上预约或现场选位。

总之,信息时代的医学图书馆,不再仅是关于书本期刊的场所,而是所有新旧媒体共存互动的场所。现代医学图书馆空间将实体空间的特质与虚拟空间的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关系。彼此成为镜像,而不是分离。医学图书馆空间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以适应当今医学生读者在学习和研究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爱蓉.图书馆空间再造:人是主语[J].中国教育网络,2013(7)

[2]胡益芳.发亮、发声:引导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1)

[3]胡继萍、向桢.试论多元化服务模式下图书馆的空间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5)

[4]杨允仙.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思考――写在201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之后[J].贵图学刊,2012(4)

[5]刘绍荣.大学图书馆空间功能拓展探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4)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要求 下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