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培养表达能力

时间:2022-07-10 12:17:07

讲究方法,培养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标关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吃透教材,讲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获得更多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能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课堂的特点,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有的学生不会读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读题方法。例如,在教学计算(+)÷(-)时,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读:

1.一般读法:与的和除以与的差,商是多少?

2.在此基础上,启发诱导学生用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表述:

(1)与的和被与的差除,商是多少?

(2)与的差除与的和,商是多少?

(3)与的和是与的差的多少倍?

(4)与的差去除与的和,商是多少?

这样的练习,能调动学生自觉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认真看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学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并使学生能够有条理、较完整地进行思维探究。这样,将抽象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例如,一条路全长2500m,已修了全长的,还剩下多少m没有修?

教学这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题意后画如下线段图:

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线段图,把自己解答这道应用题的思路说出来:

1.有的学生说,要求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总长2500m,已知修了全长的的条件,先求已修了多少米,已修的米数是2500的,再求剩下的米数,用2500m减去已修的米数。

2.有的学生说,要求剩下多少米没有修,是求剩下这段路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这段路的(1-),求剩下的米数,就是求2500的(1-)是多少。

3.也有的学生说,剩下的米数是2500的(1-),即求2500的4/5是多少,或剩下的米数是2500减去2500的。

不管学生怎样说,教师都要取其长,避其短,让学生把语言补充完整,使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应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观察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演示实验,自制既简单又能说明问题的教具。在演示过程中,我注重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意义时,我准备了9朵红花和9朵黄花,先在贴绒布左边放了5朵红花,右边放了4朵黄花,然后开始演示,在演示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看教师的动作,并提出问题:我从右边拿一朵红花放在左边,左边有多少朵花?右边有多少朵花?一共是多少朵花?然后反过来,从左边拿一朵黄花放到右边红花里,再提问学生,并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加以引导,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一步一步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既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情境中训练了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我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不用圆规,有没有别的办法画圆呢?”这个挑战性的问题一提出,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激烈讨论,学生又发现了用“铁条画圆”“绳子画圆”“木条画圆”等几种方法。可见,让学生质疑,不但能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自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点,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和所教知识的重点,拟定自学提纲,提前分发给学生,起到自学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我拟的提纲是:①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为什么?②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100倍?③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呢?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学习,然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与优化方法 下一篇:幼师英语课堂上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