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下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7-09 10:12:44

新课程数学下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 传统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类,但它们偏重理论且与机械基础注重实践以及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不符。就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 机械基础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是分为四门来学习的,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1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的区别

1.1学习方式上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相比,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标准所欠缺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1.2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传统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

1.3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课程标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就不可能记得牢,经常是到了下课,学的东西又还给了教师。

2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2.1传统课程标准的弊病催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由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耗时多,且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不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机械基础成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2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比较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的受众不明确,教师也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3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的切入点

3.1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以前,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之所以强调理论教学,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学得好是一张卷子,学得不好也是一张卷子。学生学习机械基础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质量可想而知。新课程让机械基础这个实践性强且实用性佳的学科回归了本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继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3.2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以实践教学为主

之前的机械基础内容难、繁、偏,教师教起来费神,学生听起来头疼。这还不说,由于师生都以书本为唯一的获知来源,使得书上的一些理论缺乏现实参考,有的学生,教师已讲得声嘶力竭,他还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3注重扮演角色性质的变化

如果把机械基础比作是一部电影剧本,里面有很多台词,以往是教师作为演员,按剧本里的台词把要说的话给念白出来,学生只要当观众,进行附和就行了。但是新课程则要求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过来,变为学生当演员,让教师来当观众,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演技进行评判。特别是在实验课或是校外实践时,更是要以学生为主角,以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

4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妨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它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教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邵敏.新课程与传统课程利弊谈[J].教学与实践周报,2008(10).

[2] 梅塞提.高职机械基础教学新法研究[M].北京:高等职业技术出版社,2009.

上一篇:论公共图书馆学科特色制度的建设 下一篇:欧洲能源复兴计划CCS示范项目实施进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