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及其培训

时间:2022-07-09 05:13:15

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及其培训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就是一个关键,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策略方面的培养。本文概述了听力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背景及其在听力课堂中的培训。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 学习策略

1. 引言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研究者们在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听力技能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教师要想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和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学习策略方面的能力。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促进语言学习而采取的具有目的的认知或情感行动(O’Malley & Chamot,1990)。听力策略(Listening Strategy)是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听力策略的分类是以学习策略的分类为框架的。大量研究表明听力策略是可以有效地教授的,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的一部分。

2. 理论背景

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多数学者都同意0’Malley&Chamot (1990)的方法,即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就听力学习策略而言,根据O’Malley,Chamot和Kupers对外语听力理解学习策略的研究,听力学习策略亦可分为此三大类。元认知策略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集中注意力、有计划地练习、自我督促以及自我评估等。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获取知识预测、推断、归类、记笔记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等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涉及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自己控制情绪,消除不安或疑虑等。

根据安德森(Anderson)的理论,听力理解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分析以及使用阶段。此三个过程相互关联,循环往复,不断修正。在感知过程中,声音信号进入感觉记忆,然后经过筛选其中一部分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处理。缘于人的注意力有限,此时听音者不采取相应的策略,旧的信息很快就会被新信息所取代。因而听音时听者必须有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分析过程中听者以声音和信息为单位对二语中的声音进行解析,形成有意义的命题。听者对连续性的语流进行切分,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以达到理解的目的。使用阶段听者搜索长期记忆,把大脑中的话语和听者的现有知识联系起来,并以图式形式储存起来,以帮助理解听音材料。

3. 英语学习中听的策略

3.1元认知听力学习策略

成功的学习者能很好地意识到听力要求并适时地选择恰当的策略来帮助完成听力任务。元认知学习策略主要涉及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监控、计划和评估等行动。在具体的听力过程中监控体现在听者不停地监控自己的注意力去达到听力的目标。计划分长期的和短期的,这就意味着学习者要拟定一个长期的和短期的听力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评估意味着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对他人经验的反应。认知听力学习策略主要体现在对输入信息的处理。

3.2认知听力学习策略

听力学习中的认知策略可概括为预测联想、抓主要信息、逻辑推理和记忆方法。预测是指通过标题、主题句、上下文以及功能词等方面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听者在听音过程中要学会舍弃无关信息,捕捉关键词。通过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抓住材料的要点和重要信息,联系上下文和有关信息,形成对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节的概括了解和整体认识。听音过程中听者需要经过逻辑推导,即通过词义,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推理,或通过语篇中某一要点等结合上下文和背景知识推导出事件发生的场景、人物的身份和关系,确定说话人的目的、情绪、言下之意。听前阶段听者应运用背景知识来激活或补充长时记忆,听的过程中听者可利用记笔记的方法如采用缩略语和头字语画简表等方式记下关键信息,听后阶段对短时记忆处理的信息进行重组、编码,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3.3社会/情感方面的听力学习策略

听力学习中的社会策略主要体现在对疑难问题的解释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其中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主要表现在对他人学习经验的反应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学习方法的交流。听力学习中的情感策略强调在听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调整心理状态,达到最佳听力效果。Krashen(1981)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学生学习的情感过滤程度低,不是以焦虑的状态学习,语言习得的能力就容易得到提高。因此,学生要充分意识到情感策略的重要性,在听力学习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他们的焦虑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听力策略训练

4.1听力策略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Mendelsohn提出了听力策略应遵循的原则,注意策略意识。教师和学生都应认识到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及价值。听前应进行预热活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紧扣听力材料,让学生清楚听的目的,注意要听哪些内容。提供指导活动,专门设计一些活动来就某一策略的运用提供大量的练习。用真实的材料练习,学生一旦认识到策略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就必须加大真实材料的练习。利用所听内容来帮助理解,如边听边记,抓住重要信息等。

4.2听力策略训练的三种方式

Oxford(1990)认为学习策略训练至少包括三种方式:

意识训练指对策略的了解和对策略价值的认识,但学习者并没有实际应用策略。

短时训练指学习和运用一种或几种策略于实际任务中。该训练包括给学习者提供关于策略价值的信息,怎样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和如何评价策略的成功使用。

长时训练长时训练不仅要训练短时训练的上述内容,而且要特别注重训练学习者监控和评价自己的操作。同时,长时策略训练的时间越长,包括的策略越多。

根据Oxford(1990)提出的策略训练的八个步骤,在培训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时,培训可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教师可就某个问题和任务组织学生讨论,选择良好的策略进行培训。第二个是呈现阶段,教师可解释示范某种策略,考虑整体的策略训练。第三个是练习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新教授的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得准备材料和设计活动。最后是评价和矫正阶段。教师应评估学生完成任务和运用策略以及自己教授策略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所教策略运用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根据Oxford,培训听力学习策略时还应考虑动机的因素。同时,根据Skehan(1998),培训策略时应考虑到三个维度:一个是语言复杂性(code complexity) ,一个是认知复杂性(cognitive complexity) ,另一个是交际压力。只有当这三个维度上的难度形成差异,并且只有一个维度难度较高时,运用策略的可能性才最大;如果两个维度上都有很高的难度,运用策略的可能性就不确定。

5. 结语

听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这种创造性的技能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听力策略。在听音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这种策略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听力策略的培养给予极大的重视,策略培训得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nderson A. L ynch,T. Listen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DMendelsohn. J Rubin. A Guide for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 Lisening[M].Dominie Press,1994. 13-30.

[3]Krashen,Stephen. Second L anguage A cquisition and Second L 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Press,Oxford,New York:1981.

[4]O’ Malley,J. & A.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6]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7]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71-73.127-128.

[9]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正确口腔位对音标和词句发音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论高职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