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某大厦地下室底板砼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09 02:38:54

深入探讨某大厦地下室底板砼的施工技术

摘要:为保证某大厦地下室砼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做到了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还推广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笔者探讨了地下室底板砼施工采取的质量技术措施与流程。

关键词:地下室;基础底板;砼施工

Abstract: to ensur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the basement of a build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ivision of detailed breakdown engineering work plan, the do in an orderly way for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also applied for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sign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ake technical measures and process.

Keywords: the basement; Foundation flo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某大厦工程设计有地下二层,基础主体部分为筏板基础,地下室部分为独立基础。地下室局部为六级人防地下室,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层及中密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F≥1000kPa 和F≥600kPa,基础底板厚分别为500mm 和2200mm,板式底板、水池、车道、地下室外墙及顶板采用C45防水砼,抗渗等级≥0.8MPa;基础底板为双层双向配筋。下面对地下室底板砼施工中的组织管理进行总结。

1 防水砼配合比设计

地下室底板,外墙均为自防水C45P8砼,施工前应认真做好原材料检验与试配工作, 严格按照《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等技术规定进行操作,配合比需经过试配合才能确定。

原材料的选用:水泥选用甲方指定的大厂矿渣硅酸盐水泥525#R以减少大体积砼的水化热和开裂。中砂含泥量≤2%,细度模数≥2.5,元石规格为5—40mm 含泥量

2 底板防水砼浇筑

2.1 准备工作:

2.1.1 要排出管理人员值班表,劳动力轮换计划表,为保证底板防水砼连续浇筑,组织三班操作人员进行轮换作业,每班都要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值班;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全面检查,保养,避免在浇筑砼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工长、责任工程师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注意天气情况变化,尽量避免在降温天气下施工,也尽量避免在高温雨天施工。

2.1.2 砼浇筑前3 天,根据现场砼总量与浇筑计划通知商品砼搅拌站

准备好原材料进场储备,确保砼能连续供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2.2 布管及浇筑路线

底板防水砼分三个流水段进行,两台砼泵一齐输送。砼浇筑顺序应为由东(靠三色路一侧)向西分流水段浇筑,其泵管走向根据浇筑反方向由东向西布置。

先从輧輮訛轴线向輥輷訛轴线进行第一区施工,再从輥輶訛轴线至⑨轴线进行第二区施工,最后从⑧轴线至①轴线进行第三区施工。这样后退式浇筑,可以边拆泵边浇筑,而不架设泵管,能有效的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浇筑原则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向,薄层浇筑,循环推进,一次到位。

本工程筏板为大体积砼施工,故对砼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砼连续浇筑,一气呵成,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又必须保证下层砼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每一个浇筑带在浇筑砼时,地下室底板厚度为500mm,可不分层一次浇筑;主体底板厚度为2200mm,浇筑时应采取分层铺法进行施工,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砼施工质量,分层厚度约为500 mm 厚。使砼浇筑自然分为数个独立部分。

2.3 大体积砼振捣

砼浇筑施工应确保振捣密实,采用振动棒振捣时,要求振动点均匀,振点间距不大于振动半径的1.5 倍。一般控制在400—500mm,振动深度应插入到下一层砼50mm 左右, 砼的接缝时间不得大于2 小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板面砼时,应使楼板砼每点振动时间足够,以观察砼表面泛浆不再出现气泡时,说明砼振为密实。同时在砼振实时,不得使钢管骨架走位、预埋铁件变动,应设专人跟班维修。

3 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水化热产生温差的监测措施

3.1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为筏板式基础, 底板砼厚度为500 mm 和2200 mm,体积约20000m3,施工采取整体式浇筑,钢筋砼方量较大,在大体积砼浇筑初期,水泥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水化热,迅速聚在砼内,使砼内部温度上升,砼体积膨胀变大,随着热量的释放,与环境进行换热结果,砼表面温度降低较快,由于砼导热系数为1.5KcaL/mh℃,故相对来说,砼是热的不良导体,砼内部水化热不易散热,于是造成表面与内部温度差值较大,此温度差使得砼表面与内部收缩不一致,从而形成大体积砼开裂,道理尤如高温下的玻璃杯,突然置于冷水中,玻璃杯会炸裂一样。

因此, 在本工程底板施工中, 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的影响。而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大小,又涉及到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含筋率,砼各种组合材料的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许多因素影响。故为了保证大体积钢筋砼施工质量,国家建设部JGJ3-2002《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规定:“基础大体积砼连续施工时,应实测砼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为了有效的指导施工,我公司将利用热工测试研究手段进行大体积砼水化热温度和温差监控测试,做到使业主放心。

3.2 根据该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砼结构特点,按照有关规定,应满足以下温控指标:

3.2.1 砼内部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小于25℃;

3.2.2 温度场中的断面各监测点温度陡降控制在10℃以内。

3.2.3 浇筑后中心最大温度不得超过65℃。

3.3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该基础平面按底板外形大致为矩形布置。该砼底板上温度传感器的布置:

中心位置点:距离各散热边最远的点………………………A

边界位置点:靠近一个散热边的点…………………………B

特殊位置点:电梯井、基础构筑物设备断面处各点…………C

上一篇:着重探讨某工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下一篇: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