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7-09 02:21:06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但由于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随之增加。因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又不很规范,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也不健全,诸多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质量缺陷。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 监督两方面分析当前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 质量问题; 解决对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road construction,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level has greatly improved.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number increases. Because of its level is uneve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not very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many factors will cause a series of quality defec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supervise two respects analyse current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Municipal Road;Asphalt pavement;Quality 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以市政道路为主的交通基础不断增长。由于沥青砼路面较水泥砼路面具有平整、 无接缝、 行车舒适、 耐磨、 噪声低、 施工期短、 养护维修简便等众多优点,因此在讲究品质的现阶段, 沥青砼路面日益成为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选择,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方面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 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 路面裂缝多, 平均 7—8m 就有一条横向裂缝, 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 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 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 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

①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 40mm 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 30—40%, 10~40mm 颗粒数量严重不足, 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②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人工摊铺, 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 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

③为保证混合料成型, 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

④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 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 主要表现为:

①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 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 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

②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 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

(3)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 由于通车的需要, 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 半幅通车, 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 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①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 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 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②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 影响路面铺筑质量;

③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2.对策措施

(1)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

①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 且形状接近立方体, 质地坚硬;

②使用人工砂, 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 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 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 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 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 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 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 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场。堆场必须进行场地硬化, 避免堆场表土掺合于集料中。 不同规格的集料要设置隔仓堆放, 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各种不同的集料堆场要设置有料源、 粒径、 用途等内容的标志牌, 便于抽检, 防止上料差错。

(2) 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①改变施工方式。 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 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 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

②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 32.5 级且不带 R 的初凝在 5h 以上、 终凝时间 12h 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31.5mm, 并形成良好级配。

③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 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 5%以内。

④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 尽量减少施工纵缝, 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 当纵缝不可避免时, 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 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 对于横向接缝, 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 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 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

⑤压实、 养护环节不可忽视。 压实时, 压路机的机型、 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 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 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 并用土工布覆盖, 以利于成品保护, 避免车辆、 行人闯入, 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3) 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 必须铺筑 100~200m(单幅)试验段, 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 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 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 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

(4)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 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 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 压路机必须达到 3 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②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 进行初步、 复压、 终压三个碾压步骤, 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③注意接缝处理,市政道路接缝较多, 应严格按规范操作, 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 实现冷接缝热处理, 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 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 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 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监管方面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它的质量关系到全体民众福利, 当公共交通责任主体职责不清时, 易导致全体不负责, 使公共品质量虚化。 在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标准未能系统建立时, 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纠偏控制工作量大, 且对沥青路面质量影响显著的状况, 更需相关部门、 机构厘清职责, 各负其责, 共同监管,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

1.市政建设主管部门

市政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区域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依据的标准做出统一规定并检查监管标准执行情况,并对区域道路路面建设标准依据城市发展交通量的需求作出界定,组织设计单位分类建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标准模式, 提升建设效率。

2.业主单位

业主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责。 业主应针对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对原材料、施工机具及过程检测要求高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对策。如在招标阶段,应对潜在投标人施工能力进行考核, 重点考察拌和设备、 施工机具、 现场试验室是否具备等内容;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检查施工单位所用集料生产厂生产的碎石是否符合要求; 在施工阶段则应对施工、 监理单位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3.监理机构

沥青混合料路面普遍采用热拌热铺的施工方法,其过程控制极为重要。因此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 认真、 全面的监理,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 施工准备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①对作为沥青路面主要承重层的水泥稳定碎石层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特别在施工过程注意对碎石级配及水泥用量的检查;

②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设计审查。特别要注意对粗集料质量的检查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的检查;

③试验路段的监理。科学选定试验现场, 宜安排 100~200m 的试验路段, 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摊铺机的操作方式, 松铺系数, 压实机具碾压控制, 作业段的适宜长度等。

(2) 施工阶段

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

①沥青混合料拌和。检查原材料进料仓温度、 拌和料出厂温度,拌成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 结团或块结严重的粗细料颗粒离析现象, 且对拌和料的性能、 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

②沥青混合料运输。检查混合料到达工地的温度及运力配置情况;

③沥青混合料摊铺。 检查摊铺是否按照标准作业, 当出现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 应仔细检查, 问题严重的要责令整层铲除;

④沥青混合料压实。 检查压实过程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 特别是经压后是否达到平整、 光洁、 颜色均匀一致, 终了温度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⑤接缝处理。检查接缝处理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并用 3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其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方面负有监管职责。因此在做好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同时, 应重点对以下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1) 半刚性基层施工混合料质量、 现场施工工艺、 无测限抗压强度及基层平整度, 特别应注重现场取芯及混合料水泥用量控制。

(2) 沥青混合料质量及空隙率, 特别是空隙率计算的标准密度控制应能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

(3) 沥青路面压实度、 平整度及纵、 横缝处理。

三、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尤为重要,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需要建设单位工作要深入有效、 设计深度要确保、 施工企业自控要到位、 监理检查要把关、 检测结果要客观、 政府主管部门要确立施工标准体系,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作要有力,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生, 浅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 2008, 7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在调压井整体防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施工企业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