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时间:2022-07-09 01:33:08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一、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种方式与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向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大体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口头语言,一部分是肢体语言。通过这两种语言,教师向学生传达着知识,同时与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其中不乏高科技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方法,但是光有这些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熟练的掌握教学语言这一技巧,通过教学语言的艺术,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因为教学语言的作用在教学中是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代替的。良好的教学语言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所以教师应当充分的提高自身能力,熟练地掌握好教学语言。

二、教学语言的特性

(一)规范性。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坚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需要规范的语言指导。教师要充分的重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坚持使用普通话。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情感性。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说要保持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语文教学讲究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在学校里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都应当保持语言上的情感性。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课上更是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性的对话,在语言中带有情感、关爱和鼓励,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三)优美性。语文教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优美性。因为优美性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只有通过追求优美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当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提高语文水平。同时通过教师优美生动语言,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积极性。

(四)生动有趣性。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智力发育水品等问题,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任务当中来,更好的完成授课任务。同时,生动有趣的语言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许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更喜欢这位教师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教学语言也应当具有生动有趣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五)良好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语言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口头语言,也需要一定的肢体语言。毕竟肢体语言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肢体语言更够更好的表达教师的思想感情,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是对教学内容良好的阐释。教学语言应当包括良好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与口头语言共同组成一个体系,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保持良好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保持规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小学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构建时期,在语言上也需要模仿才能更好的进步。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除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活动当中更应当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规范。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很容易模仿教师的语言风格,所以,教师在语言、语法等方面,一定要严格的规范自己。个别地区由于方言问题,所以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许多教师自己的普通话也不是特别标准,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给学生作出一个合格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规范化的教学语言来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二)保持语言的科学性。小学几年级的语文教学还处于对学生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科学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通过准确掌握语言的准确性,能够正确的对词语进行运用和分析。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名字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一种,许多教师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望文生义的给学生进行各种解释,构成知识性的错误。再者,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也是通过教学语言的精炼性体现出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述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言简意赅。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才是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保证教学预言的科学性,通过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达科学明确的知识。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在关键地点要着重讲述,真正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三)保持教学语言的简单性。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育水平限制以及阅历有限,加之汉语的博大精深,许多文字是低年级学生所理解不了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充分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简单能够被学生接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的使用简单的语言,使用小学生所管用的语言与方法来进行授课活动。小学学生多习惯于形象思维,所以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浅显容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长城和运河》一文。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诵读,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设问的方法,来引出文章的重点:长城和运河。“有谁见过长城”、“有谁见过运河”。长城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之一,而运河也作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代表,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然后给学生讲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辅助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现长城和运河的雄姿,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体会那种用深层的语言才能表达的雄伟与壮观。

(四)保证教学语言的生动有趣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还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保证用生动的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程的授课活动。比如说《月光曲》中的“幽静”,通常会解释为“优雅和安静”,但是对小学生来讲,这个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以小学生的思维进行解释:“在一个初秋的晚上,皎洁的月光之下,一条林荫小路旁边,远处潺潺的流水声、此起彼伏的昆虫叫声......”。这就是书中所描写的幽静。

总结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的,教师要充分的运用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征浅探[J]

[2]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

[3]杨金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EB].

[4]戴丽萍.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增强语言感染力[J]

[5]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

上一篇:创新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新举措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人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