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荭:不愿做校长的教育家

时间:2022-07-09 12:55:15

陈荭:不愿做校长的教育家

颁奖词:他的教学理念在崇尚精英教育的香港相当“非主流”。校长是年薪百万的高薪厚职,他毫不犹豫地辞掉,跑去做倒贴钱的义务教师。大多教师都希望以教名校、好成绩来肯定自己的成就,他却坚持“有教无类”,服务那些“边缘”学生。

陈荭为人师表的教育理想早在中三已然奠定,这不仅因为他生在教育世家,父母及外祖父均从事教育,更重要的是他从小有一个关于学习的“差学生”情结。

1968年正值“”时期,他在中国内地出生,11岁移民香港。彼时内地移民要在香港找学校读书就很难,好不容易有学校接收,他却因为不懂英文,默写零分,被老师当众辱骂:“你这个内地仔来香港读什么书,回去啦!”这件事给他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冲击,也为他未来“有教无类”的教学理想埋下了种子。

多年后,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后,陈荭随即担任中学教师、主任、副校长,2003年他35岁,出任“直资学校”汇知中学的创校校长,是香港当时最年轻的中学校长,后又跻身“本港十大中学校长”之列。

他的教学理念在崇尚精英教育的香港相当“非主流”。大多教师都希望以教名校、好成绩来肯定自己的成就,陈荭却坚持“人人可教”。他非常关注那些来自基层的家庭,以及像自己那样的内地来港学生—他们因为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往往学习动力不强,最终甚至因为交不起学费或“闹事”而失学。

他一心想让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然而,创办汇知中学后,陈荭发现,即使当了校长后,自己仍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比如有的学生在学校打架,家长们会向学校持续抗议施压,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学校招生,迫使学校不得不将“问题”学生开除。陈荭也不喜欢行政工作,他喜欢与学生交流,打球、排舞、戏剧,玩得不亦乐乎,老师看不过眼,说“校长你不可以这样”!

过了6年,陈荭终于愤怒了,再无法忍受亲眼目睹需要帮助的学生逐一被赶出校却无能为力。2009年9月他毅然辞职,决定开一个公益补习社。

陈荭的“陈校长免费补习天地”如今是全港唯一的免费辅导组织,专门为中途辍学、有学习障碍、综援家庭、南亚裔及内地新来港的青少年,提供免费补习服务。其坐落在土瓜湾某工厂大厦,虽然设施陈旧,桌椅、书柜,甚至空调都是捡回来的,但运作至今,学生及义务教师人数不断增加。现有义务教师2700多人,登记的学生接近2600人,师生成功一对一配对的数量接近1500多组。

2011年,他又成立“平等机会教育慈善基金”,主力三方面发展:免费一对一补习、戏剧补习教育和出版《新少年双月刊》。随着2013年7月佐敦分社开张,补习天地又增加了不少服务范围,包括游戏学习班,乐器学习班等,仍是全部由义务教师免费教授。

辞职这些年来,陈荭没有了百万年薪,只靠写点专栏帮补家用,连带家人的生活质量亦大幅下降。太太成为了家庭经济支柱,租住平价宿舍,3个仍在求学的仔女也要省吃俭用。然而他却不以为苦。“不喝咖啡喝奶茶是个选择,你不能说自己牺牲了一杯咖啡。辞职不是牺牲,只是我选择这种生活。”

上一篇:人的“社会命运” 下一篇:粮食、土地、生活:一个中部县城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