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四川地震灾区幼儿园长期开展美术治疗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7-09 10:51:29

关于在四川地震灾区幼儿园长期开展美术治疗的几点建议

摘 要: “5・12”四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幼儿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要使幼儿的心理、情绪得以重建,开展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灾区的幼儿园、与幼儿关系亲密且互相信任的幼儿教师是开展美术治疗最有利的条件,但是,在灾区幼儿园长期开展美术治疗还被许多条件限制着,怎样长期有效地开展美术治疗,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幼儿园 美术治疗 建议

“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四川灾区的孩子经历了8级的特大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了重创。在大地震发生初期,许多的教育者和心理工作者都注意到了巨大灾难对孩子的心理创伤,大批的志愿者到灾区对孩子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干预,使得一部分孩子度过了最惊恐最无助的灾难初期。但科学的心理治疗工作包括及时的心理干预和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单纯靠外界的介入是无法维持持续性的。我居住于重灾区江油市,对市内的几所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访谈后了解到,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唐家山堰塞湖、媒体的报道、经常性的余震、成年人的恐慌都对幼儿造成了影响,一段时间后,许多孩子对灾难的心理恐慌会显现出来,大地震对他们的创伤会持续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巨大的灾难或许会被他们铭记一生,孩子的心理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灾区幼儿的心理现状决定了心理治疗长期开展的必要性。

美术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指美术治疗师与被治疗者在建立一定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利用绘画、黏土雕塑、拼贴等各种美术活动,帮助被治疗者表现自我、描绘梦想、宣泄烦恼、交流情感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美术治疗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与教育界之中,但在我国的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以幼儿为对象开展美术治疗的研究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形式主要是集体活动的形式,对于幼儿来说,跟小伙伴在一起游戏画画,心情会很愉快放松。幼儿园的环境安静、清爽,不受外界干扰,教室里色彩协调、造型可爱的墙饰,都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放松身心。幼儿园里还具有丰富的工具和材料,例如绘画工具、手工材料、游戏玩具,这些是开展心理治疗的物质条件。对孩子来说,幼儿教师具有多重身份:老师、榜样、最依恋的人,她们具有的与孩子亲密信任的关系、专业知识和长期的幼儿园工作经验,都有利于美术治疗工作的长期开展。虽然幼儿教师也是受灾者,心理也受到了创伤,如果在幼儿园里开展长期师生互动的美术治疗活动,也有利于幼儿教师的心灵重塑。但灾区幼儿园长期开展美术治疗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就如何开展美术治疗,我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四川地震灾区幼儿园的心理重建工作应该长期广泛地开展。有研究表明,非重灾区的民众心理创伤的程度不亚于重灾区的灾民,更何况幼儿还处于身心不完善阶段,更需要长期的心理康复。灾区幼儿园可以长期在小、中、大班的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美术治疗内容,例如小班的孩子可以开展无命题的涂鸦活动,让孩子在各种自由的涂鸦线条中抒感,培养自我控制和自信的品质。鼓励中、大班的孩子运用油画棒、各种纸材、黏土等美术材料开展命题绘画和手工活动,如命题画“我的表情”、“我的3个愿望”,通过教师设定的美术治疗方案有目的地引导孩子抒感;开展折纸和黏土手工活动,通过对手工材料的切割和组合,排解不愉快心情,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得到情感宣泄和情感表达。

2.地震后很多幼儿园的建筑垮塌或者成了危房已被拆除,幼儿园在新址搭建了临时板房,新的环境会给幼儿造成不安全感,不利于美术治疗的开展。幼儿园可制作造型可爱、色彩温馨协调的墙饰,布置幼儿熟悉的环境,营造一种幼儿熟悉温馨的具有安全感的环境。社会各界捐赠的美术材料,需要幼儿教师加以合理安排和运用,如油画棒、各种纸张、剪刀、黏土及各种综合材料,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

3.虽然幼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育知识,但将心理治疗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却是一个难题。在我国,美术治疗还不为许多人知道了解,很少有学校开展美术治疗的教学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较欠缺,可以由心理专家和美术教育专家开办专业辅导班进行美术治疗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例如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地区发生地震后,台湾省教育部针对儿童制定了美术治疗计划,由陆雅青等专家对教师进行美术治疗专业知识的培训,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自学美术治疗知识。即使教师无法做到美术心理治疗或治疗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通过美术活动本身缓解幼儿的心理阴影,因为美术活动本身就具有情感宣泄的特点。

4.美术治疗是一个系统而又专业的工作,对于受灾程度不同的幼儿应该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内容。对于受到惊吓的一般灾区的幼儿,可以在幼儿园开展集体治疗方案,因为在集体美术活动中,幼儿与同伴的相互交流,积极的创作欲望都能使幼儿沉浸在愉快的情绪中。美术治疗内容可以设计正确认识地震灾难的美术活动,开展一系列的以抒发快乐情感为题材的美术活动,让他们能正确面对灾难,及早建立起健康快乐的情绪。

极重灾区的幼儿面对亲人和小伙伴的死亡,目睹了地震时惨烈的情景,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应谨慎设计循序渐进的美术治疗方案。初期治疗,应暂时避免谈论灾难,以免对幼儿造成二次伤害,多开展快乐题材的美术活动,让幼儿暂时忘却伤痛。一段时间后,邀请幼儿的亲人共同进行美术治疗,让幼儿在有安全感的情景下大胆地面对自己的痛苦,释放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同时,这部分幼儿还特别需要心理专家的专业心理治疗,以求达到心理重建的最佳效果。

5.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老师可以做一些指导,但指导不是将成人的美术技巧和想法强加于幼儿,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在创作中,老师应鼓励幼儿讲述美术作品,通过讲述,他们的情感得以宣泄,以达到美术治疗的效果。幼儿教师不需要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过分重视或评价,而应该更多关注幼儿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钱初熹教授就认为:“由于美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审美经验,而是治愈心理疾病,解放身体痛苦,因此与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

6.在幼儿园实施美术治疗的美术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将音乐、游戏等方式引入美术治疗活动,因为音乐使人心灵净化,游戏使心情放松,美术、音乐和游戏在专业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和游戏作为美术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设计在美术治疗的导入和结束部分,也可以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进行美术创作。这些丰富的形式可以充实美术治疗的内容,以求达到美术治疗的最佳效果。

灾区的物质重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但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和专业治疗慢慢修复,许多的心理专家和美术教育家提出在灾区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美术治疗,但要在灾区幼儿园科学系统地持续开展,幼儿教师尚需充实的美术治疗专业知识,这些都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和心理专家和美术教育家的指导。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真诚地希望灾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上一篇:多元智能指导下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班级管理实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