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都市区规划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7-09 09:12:58

济宁都市区规划建设的思考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济宁都市区一直在探索中发展,随着省域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济宁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竞争力下降、鲁南中心地位弱化等压力。济宁都市区的区域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以及交通一体化建设,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市实现三化合一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优势互补;产业群;综合效应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联动不断加强,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实现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的优势互补,是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济宁都市区是济宁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曲阜市和嘉祥县。都市区范围内集中了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两个全国百强县、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六个过百亿企业。济宁都市区一直在探索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济宁、兖州、邹城“金三角复合中心”到济宁、兖州、邹城、曲阜“组群结构城市”,再到现在的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嘉祥“济宁———曲阜都市区一体化”,济宁都市区建设中走过了成功却不平坦的道路,对此笔者有着自己深深的思考。

一,深化都市区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在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中我们要按照区域一体化的要求,对内加强各个组成城市的联系,对外联合其他区域的兄弟城市。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融合和扩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要求建设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新兴工业区,充实大城市的内涵和经济实力。对资本、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大城市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我们就必须要做到要到以下两点:

1,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特别是在济宁都市区的规划中,由于都市区不是一级行政机构,因此在平时的管理和运行当中很难取得行政机构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必须由上一级行政单位来做好都市区的统筹协调工作。正如济宁都市区所做的一样,在没有撤市设区以前,在济宁市级层面建立济宁都市区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负责组织,推进都市区各县市间的发展合作关系。同时逐步启动都市区发展基金会,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地方主义,减少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也符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体制的大方向。

2,增加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区域竞争的实质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济宁都市区在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程度上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培植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城市发展规律证明,综合发展要素配置越合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就越强。基于济宁都市区目前所处的区位,中心城市必须做大做强,才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大不强,就谈不上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因此,发展济宁都市区、壮大中心城市,是济宁都市区内各县市区必须秉承的合作共赢理念。

在其他类似都市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我们仍然必须要把区域一体化战略放到首要位置。只有实现了区域一体化,才能使整个区域建设和发展有活力,才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地区经济资源,实现经济管理,经济运行,经济区划和区域协作的一体化,可实现交通,规划建设,通讯,基础设施服务于区域经济,供地区间经济活动使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规划过程中要将城市之间分工明确,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城市之间尽量避免产业重叠现象。目前济宁都市区均提出以机械制造、煤化工、光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缺乏合理的布局分工,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在原来的组群结构中各县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同构、经济同质现象十分突出,产业链及集群无法形成,势必会对都市区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要想真正做好一个地区的经济上区域规划,首先要在空间上战略上做好文章,都市区下辖的不同的城市要在本区域内担负不同的角色。以济宁都市区为例,兖州作为区域中的交通枢纽,我们可以让其在空间中战略中扮演对外的交通枢纽的角色,而济宁作为地级市的中心则要扮演整个地区的行政中心和产业高端服务、金融中心等偏重服务职能的的角色,曲阜和邹城则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来继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兖州和嘉祥也要与区域产业进行对接,形成通常的产业物流通道。(见下表,都市区内各重点开发区产业定位情况)

在规划过程当中只有把都市区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明确,在区域内建立有机的产业链,形成经济的集群效应,则将会带动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规划的实质就是形成区域内经济一体化,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使产品、要素自由流动,在市场作用力下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长期以来济宁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范式是济宁经济一体化发展陷于困境的关键的内在制约因素,而区域网络经济的崛起,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激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加快区域网络经济发展是济宁都市区走出经济一体化发展困境的根本出路。长期以来济宁的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业依赖太大,因此在本次都市区的规划调整中对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做了一些明显的布置,力图改变长期以来济宁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同时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

三,形成区域内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主要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打破行政界线部门界线、地域界线,推动区域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动态过程。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应该包括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三个方面,并具有区域经济的地理特征。

要想实现好区域内交通一体化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协调。从总体上调整、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考虑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联合投资、协调发展,以完善区域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2,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打破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互补,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3,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减少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及相互扯皮,从制度上保证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4,加快区域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及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信息互通、互连、互换,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输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运输效率和效益。总之,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角度出发,全面综合考虑,并且贯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四,区域内城镇化建设。济宁都市区的规划中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城镇化须在城市规划的规范和引导之下进行,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是都市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合理确定各城镇的布局、协调各城镇的功能和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衔接,保证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特色要鲜明。就是要依托各地产业和自然、历史、文化条件进行规划,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避免简单刻板、“千城一面”。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具有本地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特别要做到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展示现代气息与挖掘历史底蕴相结合,健全市场体系与搞好市政建设相结合,改善市民生活与提升市民素质相结合,服务当地和带动市区相结合,让城镇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真正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

3,理念要更新。就是要树立开放思维和现代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有亮点,出精品。特别是依托采煤沉陷区的改在,将济宁绿心作为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地区来打造。比如高新区中心、运河、旅游区、曲阜老城居民区等加以重点设计,以实现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最经济配置、最优化利用,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又不断赋予城市以新的亮点和内涵。要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创精品,完善市区功能分工,建设一批理念超前、功能先进、融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做到和谐协调、居住舒适。 (见下图,都市区绿心分区规划示意

4,体制要创新。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凡是能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按照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的原则,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调整等管理运作机制,善于经营市政公用设施、品牌等城市资本,盘活、用好国有资产;重视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搞好城市道路、广场冠名权及广告牌位的拍卖,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

五,生态环境一体化。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济宁市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储量249亿吨,占全省总量的53.8%,在逐年的发展中济宁由于开采煤矿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土面貌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耕地迅速减少,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威胁。目前全市已有18万亩良田成为采煤塌陷地,每年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两亿元以上,随着采煤塌陷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3,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大面积的土地塌陷,造成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济宁都市区在规划中明确提出整治煤矿塌方问题和建设城市间的绿化网络。高度重视“绿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采煤塌陷地复垦和开发、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的治理责任制、制定配套政策、不断增加治理资金投入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治理。另外在整个规划区范围内加大绿化,形成绿化的有机网络。

济宁都市区作为我国都市区规划都算是一个先行者,它的规划和发展对我国其他都市区的建设都有着指导意义,以上就是笔者对济宁都市区规划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l] 周一星,魏新镇,冯长春,孟晓晨,《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城市规划》,2001

[2] 黄静兰,《大思路: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2005

[3] 卢子玉,《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研究综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上一篇:一自主品牌轿车的压缩机NVH整改分析 下一篇:城市中环境保护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