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总跟妈妈拧着干

时间:2022-07-09 08:49:35

明明妈的苦恼

明明才3岁,可是在妈妈眼里,他是个“倔”孩子。明明妈是个急脾气,喜欢跟孩子说话直来直去,语气也很坚决。而明明好像很喜欢跟妈妈顶着干。比如,妈妈说现在不许玩玩具,明明就偏要玩;妈妈说现在该睡觉了,明明都是撅着个小嘴,老大不愿意。于是,母子俩总在为这些小事闹得很不开心,经常妈妈在生气,儿子眼泪汪汪。明明妈有时很沮丧,为什么自己连这么小的孩子都支使不了?

其实,明明妈的苦恼源于她没有掌握好向明明提要求的语言艺术。即使是一两岁的宝宝,也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也有自尊。因此,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如要他去睡觉、收拾好玩具、去洗手、小声说话等的时候,如果只把孩子当作一个没有思想的“小孩子”来驱使,就有可能遇到抵赖;而如果使用艺术性语言,使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你所喜欢所尊重时,他往往就会很快地顺从。

下边就是指使1~6岁的孩子的几种比较成功的语言艺术。

用肯定代替否定

当你向孩子发出“不要去!”“不许吃!”“把它扔掉!”等否定其当时行为的要求时,他会感到压迫或者打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当你希望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时,最好巧妙地把否定改为肯定。例如,当他抓住毛茸茸的小鸡要放到水里游泳时,你可以说:“哎呀,你想看动物游泳吗?笼子里那只小鸭可厉害啦,它游得比小鸡好。你抓来试试看。”这样一来,他往往就会放下小鸡去抓小鸭。

当你看到孩子在水泥地板上翻筋斗而担心他摔伤时,你可以说:“你上次在海绵软垫上翻得很好看。再到那上边翻一下给我看看吧。”

当你看到他拿你的唇膏来画画时,不必厉声制止,而是可以说:“人家小明画的花很好看,他用的是彩色画笔。咱们家也有,你要吗?我拿给你。”

给孩子选择的余地

在一般情形下,当你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提供一条途径,他会感到拘束。如果提出几条可容他选择的途径,他就会产生“由我拿主意”的自豪感、自由感,就会积极行动。

例如你想让他洗澡,可以这样说:“是洗澡的时候了,你是要淋浴还是要盆浴?”

天冷了,要他添衣服,你可以说:“这件衣服真漂亮。你是自己穿还是让我来帮你穿?”

想让他弹琴,你可以说:“老师安排你今天弹琴20分钟。你想现在弹还是中午弹,或是等到晚上弹?”

要开饭了,你可以说:“你想吃干的还是吃稀的?”或者说:“你是先喝汤还是先吃饭?”

这样一来,他就不觉得你是强迫他,而是在征询他的意见,想抵赖也不好抵赖了。

给他设置比较

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给他设置几个比较,往往会促使他的行动。

很晚了,他还不肯睡觉。怎么办呢?单纯的命令是不行的。你可以说:“已经11点钟了,小明已经睡了。他明天有良好的精神做游戏,很可能拿冠军。”

当他兴冲冲地在卧室踢球时,你不必强行制止。可以说:“昨天小亮在球场踢球,踢得很远,很多人喝彩!”

他写字潦草,你可以说:“你写的比表妹快,可是她写的比你的整齐。”

要知道,赞扬别人,实际是对孩子的引诱和推动。

针对行为而不针对孩子

无论孩子犯了多严重的错,我们都只能让孩子明白,我们不赞成他的行为,而不是否定孩子本人。

当孩子把鸡蛋当球摔烂在地后,骂他“真蠢”,他肯定不服气;而如果说:“你把鸡蛋摔烂在地,咱们中午就没鸡蛋吃了。怎么办呢?”这样一问,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当他拿一家人的午餐肉肠去喂狗时,你说:“都6岁的人了,人食狗食还分不清楚!”他可能反会埋怨你为何不事先告诉他。而你如果说:“以后记住:人吃的放在冰箱里,狗吃的放在纸箱里。”他可能就会笑嘻嘻地说:“记住了!”

上述几种对孩子提出要求的艺术,爸妈不妨试一试。

上一篇:妙用身体语言亲子感情百分百加分 下一篇:手机洗澡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