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酒店项目多专业的协调管理

时间:2022-07-09 05:11:35

浅论酒店项目多专业的协调管理

摘要:星级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由于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等原因,为了控制项目的进度、成本及质量,在项目管理中做好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在建设中飞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例,从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快速处置机制、运用科学的PDCA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

关键词:项目管理;交叉配合;协调管理

Abstract: star hotels and other large public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cycle is long, complex process and other reason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roject schedule, cost and quality in project management to do a good job with the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Hotel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flying in the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starting strengthen contract management, design optimization, establish on-site rapid disposal mechanism, the use of scientific PDCA management system explains how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ofessional cross with the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rossmatching;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B82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星级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细致的专业分工,需多工种、多专业、多单位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参建单位在有限空间中同时施工,管理混乱的现象时常发生。就中飞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项目为例,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首先,各参建单位工作范围界定不明确引起管理混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分包合同界面划分不合理、不清晰所引起的施工单位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会引起施工合同的变更、索赔。

例如卫生间内的防水施工及上下水路的安装,习惯上是属于土建和给排水的施工范围。但卫生间防水步骤繁多复杂且周期较长,成品的保护难度大,如果多个单位同时交叉施工,施工质量就很难保证。特别是漏水问题,由于很难确定漏水点及漏水原因,土建、安装与装饰单位就会因为归责问题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引起管理混乱。

其次,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沟通配合不够引起管理混乱。以铺设管线为例,酒店客房标准层的装饰通常会把隐蔽管线放置在公共走廊和客房小走道的天花内,这些管线拥挤在一起,若是没有各参建单位的相互沟通与配合,这几乎是没有办法按照原设计在施工期限内完成。由此可见,协调管理在预防管理混乱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项目管理方与各参建单位沟通不及时到位引起管理混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出具的施工图纸经常遇到与现场实际不符、施工单位无法按图施工的情况。这时,作为直接与施工单位对接的项目管理方,就需要与相关设计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随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图,做出合理的设计变更,防止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乱,使得工程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

如何合理安排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施工顺序,界定其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金等资源,是项目协调管理的重要目标。仍以中飞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项目为例,介绍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施工作业过程中管理混乱的问题。

第一,加强合同管理,是交叉施工管理的前提保证。在合同中,合理划分施工范围,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彼此接口界定,一定要合理细致,清楚明了。例如:在中飞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的装饰合同投标时,我方就建议业主将客房内卫生间的防水及上下水路从进入卫生间的水平支管部分以后的安装内容划分到装饰单位的承包范围。包括原结构地面找平,室内上、下水路安装,防水层施工,马桶、地漏的下水口定位、预埋管穿地面的孔洞封堵工序及洁具的安装,等电位的安装等。给排水单位只做上、下水路的主管、立管,每层预留出的水平支管的三通接口给装饰单位,作为划分工作界面的标志。这样明确的分工,在施工时将会减少各参建单位由于分工不明所引起的混乱。

第二,运用专业技术优化设计,为交叉施工管理打好基础。由于各专业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原则和处置办法,通常是各自为政,自成章法,很少考虑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叠加其他专业的设计成果,因此,以建筑专业为主,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为辅,采用CAD图层叠加技术,将各自的设计成果(如:管线、设备等)在各层平面图上叠加,发现交错、重叠的,应重点分析、逐一排除,消灭管线打架现象。对于集中走廊等位置的管线,应提供管线布置剖面图,便于不同专业交底排查。优化设计使得各参建单位分工更加明确,进一步减少了管理混乱的可能性。

第三,建立快速处理机制,为交叉施工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例如实现各专业施工单位化整为零,分工明确,避免无序管理,或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单位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附属”的机制,避免工序、流程倒置,管理混乱等。

同时,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开协调会议、就某些特定问题组织专门协调会,及时有效的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使各专业施工队明确各自的施工顺序和责任,从而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

第四,应用PDCA管理体系,为交叉施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PDCA管理体系又称为“戴明环”,是由Edward Deming提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8个步骤循环完成的一种管理体系。PDCA管理体系中各环节紧密联系,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通过不停地转动,使质量水平不断的得以提高。

总之,优质的现代建筑是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为了保质保量的如期完工,多专业交叉施工的协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科学的体系下,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上一篇:推动银川市供热事业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