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时间:2022-07-09 12:19:46

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556000(2)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照组患者服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均服药12 周后检查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等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2 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发病率高,严重破坏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能够导致低血糖事件发生及体重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2]。近几年,临床上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本研究采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7.5±6.8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7.1±2.7);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6.8±6.5岁,病程4~16年,平均病程(7.3±2.5)。两组在性别组成、年龄、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通过饮食、口服降糖药等方法治疗不理想者;(2)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3)无急性代谢紊乱。排除标准:(1)有低血糖、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者;(2)I型糖尿病以及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等患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用早期服用的降糖药物。对照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重庆康刻尔制药公司,2mg /片); 二甲双胍(江苏正大天晴制药公司,250 mg /片);导入期:口服二甲双胍片,2 片/d,每周日增加2片,持续3w,待增至8片/d 后维持药量,连续给药3w; 治疗期:口服格列美脲片,2片/d,并口服二甲双胍片,1g /次,2次/d。观察组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诺和诺德制药公司,3ml: 18 mg); 导入期: 参照对照组操作进行; 治疗期:肌肉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1. 8 mg /d。连续治疗10w,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1. 3 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 临床症状恢复正常; 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至理想范围; (2)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较到正常标准有一定差距; (3)无效: 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总病例数× 100%。

1.4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组间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单位用(±s)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临床症状均发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60 24(40%) 20(33.33%) 16(26.67%) 73.33%

观察组 60 32(53.33%) 21(35.0%) 7(11.67%) 88.33%

2.2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反应对比研究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则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反应对比研究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胰岛素

不良反应(%)

体重指数增加 低血糖 收缩压降低

对照组 6.8±0.3 8.4±0.6 10.5±3.3 7.3±0.6 0 5(8.33) 6(10)

观察组 6.1±0.2 7.5±0.4 13.1±3.2 6.6±0.4 8(13.33)11(18.33) 9(15)

3.讨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3],胰岛素抵抗直接关系着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虽然具有较好疗效,然而其导致低血糖事件发生及体重增加等问题引起普遍关注[4-5]。利拉鲁肽是新型的GLP-1受体激动剂,降血糖作用良好,联合二甲双胍,但并不增加二甲双胍的用量[6]。格列美脲是第3代磺脲类抗糖尿病药,能够有效抑制肝葡萄糖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及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7]。

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临床症状均发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则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少,体重指数未发现有增加现象,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玲,李春燕. 长秀霖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血糖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病病例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123.

2. 杨文英,刘晓民,马建华,等.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 6) : 457-463.

3. 汪敏,高方,薛耀明,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 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 3) : 564-566.

4. A. Ramadas,K.F. Quefe,C.K.Y. Chan et al.Web-based interven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cent evi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1,80(6):389-405.

5. Adem Karahoca,M. Alper Tunga.Dosage planning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using Indexing HDMR[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12,39(8):7207-7215.

6. 潘长玉. 2 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的益处〔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 28( 4) : 356-7.

7.姚晔. 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 16( 2) : 189-90.

上一篇: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下一篇: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