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区音乐教育价值刍议

时间:2022-07-09 12:06:03

当代中国社区音乐教育价值刍议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主要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社区音乐教育三个基本模块组成,而社区音乐教育是前两者的有益补充,其在办学方式和办学内容中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社区音乐教育 多元化 价值

一、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概况及特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主要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基本模块构成。

社区(Community),顾名思义,即居民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组织。社区音乐教育(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即在相对固定的生活范围内开展与传授音乐知识相关的活动。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音乐文化繁衍承袭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我国和谐稳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中,社区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笔者及其团队走访调研了广州地区的西二琴行、黄钟琴行、卓越琴行、嘉谊轩琴行、星海之子音乐学校、卓博艺术学校、奥斯卡培训、虹艺培训等数所社区琴行和培训学校以及相关幼儿园。综合调研情况,本文以广州地区社区音乐发展情况为例,分别阐述当前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于社区基层单位所辖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可以说是十分宽松的,只要具有最基本的资质,办好相关手续,即可开始宣传招生。目前,以广州地区为例,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公立学校艺术实践培训部门、私营琴行、音乐教师个人等。有的社区也以社区名义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开办艺术培训班。

2.社区音乐教育办学形式、内容多元化

由于社区音乐教育地点多设置在居民区内,虽然其基础设施和办学规模都不及学校,但与“便利店”一样有着快捷、便利的特点,不仅学习地点多,离学员居住地近,免去了学员来回奔波的苦恼,而且社区音乐教育学习的内容相对齐全。此外,社区音乐教育模式还可以应学员所需,量体裁衣地为其设置教学内容和进程,而不像学校音乐教育一样必须受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大纲指导意见的约束。

学员们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音乐表演技巧,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基础来选择上课形式(集体课、小组课、一对一小课),还可以在节假日或在每天的休息时间来社区音乐教室学习音乐。不少学员在学习音乐之余还兼学了其他特长。

以广州地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社区教育中,音乐教育仍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在社区音乐教育培训中,器乐音乐教育的人数又是最多的,占到了整个社区音乐教育的一半以上(表1、表2)。可见,社区音乐教育机构在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不可小觑。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名称 各专业培训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音乐培训 31%

美术培训 22%

礼仪培训 3%

播音主持 5%

模特培训 8%

服装培训 8%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1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比例分配表

社区音乐专业培训内容 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声乐专业 5%

器乐专业(含钢琴) 53%

视唱练耳 12%

乐理 12%

合奏课 3%

其他 11%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2 社区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内容)

3.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结构多元化,学员市场相对稳定

与学校学生相异的是,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学习目的呈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显示,56%以上的学员都以填补个人的空余时间为主,绝大多数学员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或孩子增加一项业余爱好,音乐教育的娱乐化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了体现(表3)。

学员参加社区培训的学习目标 所占比例

目的一: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 56%

目的二: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 11%

目的三: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 33%

表3 学员参加社区音乐培训的学习目标比例表

另从所调研的情况来看,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社会层次呈现多元化,从工作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在职的和非在职的;从年龄层次来分,可以分为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从专业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从学习目的来分,可以分为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等。凡此种种,都让社区音乐教育的培训机构得以有效运转,又因为学员和培训机构各取所需,因此,社区音乐教育的学员队伍是相对稳定的(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年龄段 各年龄段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幼儿园阶段

(3—7岁) 56%

23%

小学阶段

(7—12岁) 33%

45%

初中阶段

(12—15岁) 19%

高中阶段

(15—18岁) 11%

成人阶段

(18岁以上) 2%

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各年龄段所占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

4.社区音乐教育办学竞争日趋激烈

在当下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环境中,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根据笔者所走访的社区音乐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情况来看,其竞争日趋激烈:有的社区往往会同时存在几家音乐学校,有的大型社区甚至有十几家微型社区音乐学校。培训地及环境也参差不齐,有的是租用一套民用住房,通过改装,放入几架钢琴,便开始对外招生;好一些则是租用比较大的社区商业租铺,进行改造形成校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培训机构不断招收新教师,开辟新教室,扩大招生。不少投资者尽管是非专业人士,因为发现了这块市场利润,因此也积极投资加盟。有的品牌还形成了连锁店、便利店的模式,换言之,只要培训机构有一到两个长期稳定的教师,便可以加盟、开课。开办社区音乐教育培训班手续简单,几乎不设标准的办班条件和投资收益额度的不断增加,都使得该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其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价值

根据以上广州地区社区音乐教育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社区音乐教育在当前存在不利的因素,但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仍然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有利于在非音乐专业人群中拓宽音乐教育的受教范围

社区音乐教育虽然机构小,但是数量多,因此其辐射面也非常广泛。有的大型小区甚至开设了多家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诸多的培训机构见缝插针地安插在社区中,在非音乐专业人士中普及了音乐基本知识,对非音乐专业人群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拓宽了音乐教育人士的施教范围。

2.社区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学校音乐教育的施教范围相对较小,且学校音乐教育的时间也受到了相对严格的限定,而社区音乐教育恰恰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这些不足之处。其时间相对灵活,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休息时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都能够根据学员的要求来安排音乐学习的时间。部分学员由于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娱乐需求,因此,在家庭经济条件或家庭住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购置乐器,社区音乐培训机构还会向这些学员提供乐器租用的便利条件。这也使得音乐教育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音乐教育的受教育人群的数量,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社区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首先,有相当大数量的学生都是抱着业余音乐爱好者的目的来学习音乐的。在教学工作开展后,学生的潜能被教师有效地挖掘出来,加上外界条件的激化和催发,这些学生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显山露水,在学生个人努力和家长、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逐步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选拔对象。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而言,培养对象的可选择性的增加有利于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专业音乐团体走向市场。在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大环境下,全国数量繁多的专业音乐团体都纷纷走向了市场。可以说,观众对音乐的认识及其个人音乐修养决定了专业音乐团体演出市场份额。只有观众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才有可能对音乐观赏产生一定的需求,才有可能增加专业音乐团体在文化市场的份额。在此,社区音乐教育在提升非音乐专业人群的音乐素质方面功不可没,它的迅速发展使得专业音乐团体的听(观)众数量不断增加,音乐听(观)众的素质不断提高,音乐听(观)众的社会层面从学校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不断延展,专业音乐团体有了足够的维系自身发展的运转资金,也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

再次,有利于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大体可以分为音乐教师、专业音乐团体的演职人员、与音乐相关的编导工作等几个方面。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多的是倾向于能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然而,学校的生源一再减少,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降低,又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巧专业性较强,所以学生的就业面也相对较窄。在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变得更加模糊的大环境下,应该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是这些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选择。数量繁多的音乐培训机构为音乐专业毕业生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工作岗位,并且相对稳定的学员队伍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来源,为其将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立足之地,有效地缓解了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亦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克莱南,金经言.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

上一篇: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大众艺术体操少儿成套动作在普通小学推广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