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迟到 火车票能不能退

时间:2022-07-08 11:39:56

乘客迟到 火车票能不能退

近日铁道部出台新规,乘普通列车的旅客如果没赶上列车,车票将作废。人们惊呼:凭什么?在如潮的口水中,没过几天,铁道部不得不悄悄收回了这条新规。

“又不让退,又不给改签,274块钱就这么没了,票就这么没得用了!”12月2日,湖南来沪打工的小王在上海南站因没能赶上回老家的列车而要申请改签时,不料遭到了拒绝。“以前都是开车后2小时内都能改签的,怎么说不能改就不能改了,这不是逼着我再花两百多块冤枉钱吗?”说到这里,每月收入只有1600余元的小王有些哽咽,眼中泪花闪烁……

铁道部年底送来“霸王大礼包”

时至年末,春运将至,但铁道部却预先给“小王们”送来了一份“霸王大礼包”:12月1日,铁道部最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开始实施,新规中对退票、改签等方面作出调整。将有关原规定修改为“旅客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时,只有特殊情况,比如因病等情况,并持有医院证明,站长同意,可以在开车后两小时内办理改签”。

虽然名义上你可以说你没赶上火车是由于种种“特殊情况”,但规定并没有一一列明哪些是“特殊情况”,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站长手里。从铁老大面对旅客时历来的作风看,这条新规可以基本理解为只要乘普通列车的旅客没赶上列车,车票就算作废了。但令人纳闷的是,乘坐动车的乘客却具有豁免权,如果错过了车次,依然可以改签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

只许列车晚点 不许乘客迟到

铁道部退票新规一出,立即引起民意的强烈反对。许多网友认为这一规定实属“不平等条约”,“霸王条款”。有网友说:“我们迟到一点时间,车票就要作废,可火车要是晚点了,就让旅客干等着,也没见铁道部赔偿,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乘客买了车票,就是和你订了合同,你怎么能连听证会也不开,自己单方面说改就改呢?”还有网友揶揄道:“有句成语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套用在铁道部的规定上,就是只许列车晚点,不许乘客迟到,凭什么啊?”

不但网上一片反对声,现实生活中,不少旅客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叫板新规。从12月1日起,各地火车站都在售票大厅的退票窗口摆出了新的退票须知,称列车开车后不予退票。立即招来了像小王这样的许多旅客的不满。更为巧合的是,1日当天,上海恰好遇到大雾,市内交通一片拥堵,许多旅客都因此没能赶上火车,这些旅客就在铁路上海站南广场联合售票大厅与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争执。为了平息事态,后来有关负责人给部分确因“特殊情况”而迟到的旅客退了票。

只提乘客义务 忽略自身责任

退票新规还受到了不少法律专家的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景明认为,乘客购买车票后,就与铁路部门建立了运输合同关系,铁路应该充分履行将旅客安全准点送达目的地的责任,然而铁路部门新规只强调“买方”准时候车的义务,却忽略了“卖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属于单方面增加“附加条款”。“乘客迟到车票作废”,而“列车晚点如何补偿”却只字未提,这种“双重标准”,损害的是乘客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则指出,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修订的过程中,其实带有比较明显的关门立法的意味。

一方面,旅客迟到依“国家规定”(《合同法》),铁路有义务与旅客约定一个迟到之后退票或者变更的期限,铁道部却自己修订了《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作为部门规章充当“国家规定”自我授权,堪称目中无天;另一方面,“国家规定”白纸黑字写明合同违约应该赔偿,铁道部却自释例外,可谓目中无法。

中消协也炮轰退票新规,认为该规定单方面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且制定时未经听证,有损消费者权益。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邱建国表示,乘客与铁路部门之间是民事关系,铁路部门修改规章实际上是对民事关系进行调整,且这个规章实际上是以格式合同的形式进行规定的。格式合同可以规定乘客未赶上普通列车车票不能改签,但从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而言,列车晚点了,也应该有个说法,对乘客作出赔偿或者补偿。在新颁布的规章中没有这方面规定,这不合理。

北京铁路局成被告

如果说专家和中消协还只是纸上叫板的话,北京律师李方平则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2月5日中午,李方平在北京火车站购买了一张从北京到廊坊的火车票,因故未能按时乘坐,申请改签时却遭到了拒绝。李方平表示:“票款价值虽小,但涉及到法律的尊严,涉及到千千万万旅客的切身利益。”于是,在退票遭拒后次日,他决定北京铁路局。李方平在中要求,北京铁路局应将合同上“须在开车前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变更为“可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并且为他办理退票或一次改签。

另外李方平还认为,铁道部不应在退票、改签问题上对普通列车与动车旅客差别对待。众所周知,动车组票价高、速度快、乘坐舒适,消费群体多为中高收入阶层,而普通列车相对票价低、速度慢,乘客多为务工、探亲、返乡的中低收入阶层。铁路部门作为公用事业单位,属于全民纳税行业,不但应该对任何购票乘客都平等视之,规则制定上更应向弱势群体倾斜(比如学生购票优惠政策),如今却“嫌贫爱富”,逆向操作,不合情理。

铁道部解释难自圆其说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板砖,铁道部也终于坐不住了。12月6日,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是基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即合同双方有一方未按规定履行合同,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而票价高的动车组并非可以“豁免”,原则上也要遵守“开车前改签”的规定。但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列车开行密度大,间隔时间短,运能较为充裕,旅客大多可以采取随到随走的方式出行。而普通列车由于运力有限,特别是运输高峰时期,一般是满负荷运行,为了维护正常的乘车秩序,才不允许随意改签。

可按照这种说法,在铁道部这一方没有按规定履行合同(列车晚点)时,乘客为何没有解除合同(全额退票)的权利呢?对此,铁道部门有关负责人给出的说法是――目前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好一句“国家无规定”!要乘客承担责任时,忙不迭拿出《合同法》规定;要自己承担责任时,却目中无法,自作主张,这不是强盗逻辑吗?

打击黄牛实属虚谈

铁道部方面还表示,出台退票新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打击黄牛倒票行为,维护旅客利益。

按铁道部的说法,过去黄牛可以一次性囤很多车票加价卖钱。假如票子卖不掉,车开走后他还可以退票。但新规施行后,一旦开车,黄牛囤积的票子就要“烂在手里了”,因此新规加大了炒票风险,压缩了炒票空

间。

但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现实操作性。众所周知,火车退票要收取票价20%的手续费,黄牛何等精明,一般囤积的都是热门线路、热门时段的车票,很少会卖不掉而白白损失20%的买票钱。退一步说,就算有时黄牛“失算”,必须要退票,过去是在开车后退票,新规实施后,难道黄牛就不能抢在开车前几分钟退票吗?因为真正有意从黄牛手上买车票的旅客也不可能在开车前几分钟再找黄牛,这样就算买到了票也怕是赶不上车了。因此,黄牛可以轻而易举地规避退票新规带来的风险。如此简单的道理,铁道部官员难道看不出来吗?

说到打击黄牛倒票,其实有许多比出台这种损害乘客权益的规定好得多的办法。你见过倒卖飞机票的黄牛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机票可以在网上售票,而且采用实名认证,在同一航班中,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张飞机票,且需进站扫描。面对这种票源公开透明,购票、用票实名认证的措施,再加上各家航空公司竞争激烈,机票价格根据供求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幅度的折扣,这样一来,机票就难以囤积倒卖,定价完全市场化,也就不再奇货可居,黄牛自然没了用武之地。反观铁路,我国铁路有限的运力和春运等高峰时段巨大的需求本身所导致的供不应求的关系使得黄牛存在极大的滋生空间,可社会呼吁多时的网上透明售票和实名售票制度总是被铁道部以种种理由拒绝。加上无论上座率有多高,票价总是铁板一块,而不透明的售票方式又给某些手上握有出票大权的铁路工作人员和黄牛私下勾结提供了土壤……这种制度下,火车票没有黄牛才怪了。

霸王新规被迫收回

面对如潮的质疑,自知理亏在先,难以自圆其说的铁道部门最终还是“软”了下来。据媒体报道,从12月3日起,南宁、南京、北京、上海等多地火车站都先后紧急接到上级通知,退票新规暂不实施,恢复原来的开车后2小时内可退票和改签的规定。

一场由垄断体制下的“霸王蛋”,终于在如刀的民意面前,被迫重新“咽”了回去。

短评

嫌贫爱富不可取

邢 力

常年来,老百姓对铁老大都心存种种不满。从列车晚点“正常化”,到春运时一票难求,部分铁路内部员工勾结黄牛高价倒票;从铁路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低下,到火车食品质次价高;从火车票价完全不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调节,总是铁板一块,一副你爱坐不坐的样子,到退票必须支付票价20%手续费,站票和座位票同价等霸王条款;再到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同时,许多人无奈“被高铁”了――去年底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武广高铁通车时,票价居然高达780元(一等票)和490元(二等票),而原来的普快列车票价只有130元(硬座)到390元(软卧)。更让人气愤的是,为了给武广高铁让路,铁道部居然停运了原武广铁路线上13条普通列车。而这一切完全是铁道部门自己说了算,没有开过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今年通车的沪杭和沪宁高铁上。

此次退票新规不但与此前的霸道作风一脉相承,而且还对普通列车与动车区别对待,铁道部“嫌贫爱富”之心昭然若揭,在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民众对垄断国企不满日益加剧的当下,火车票退票新规甫一出台,自然就遭到民众、专家和媒体一致机关枪式的炮轰。

除了退票规定外,新规中另一条还强调“除特殊情况并经过列车长同意的外,持低价席别车票的旅客不能在高票价席别停留”,这一条规定也引起了广泛的质疑。铁道部的解释是,“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列车内正常的乘车秩序。旅客应当按照所购车票的席别乘车,否则,在其他车厢长时间停留,可能损害其他旅客的权益”。

可如果持低价票旅客在其他车厢停留会损害其他旅客权益,难道持高价票旅客在其他车厢停留就不会损害其他乘客权益了呢?可为什么新规却只约束持低价票旅客,而持高价票旅客却可以在列车任何部位“停留”呢?

这种嫌贫爱富的规定,无疑是对穷人的一种侮辱。

作为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国有垄断事业单位,铁路部门在发展铁路事业时理应优先保障穷人的出行权利,因为富人出行可以有多种选择,而穷人往往只能选择最便宜的火车。如今铁路部门却“一心向钱看”,用霸道的退票规定和“被高铁”等手段伤害穷人利益,显然是搞错了自己的身份。

就在退票新规引起争议的同时,铁路方面还爆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我国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试运营中跑出了486.1公里最高时速,刷新了世界纪录。客观地说,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表明我国高铁技术研发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火车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火车票价能不能别跟着加速上涨。因为在“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的大环境下,大部分老百姓只差钱,而不差这点时间。

庆幸的是,与过去铁老大总是一副“你们管你们骂,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相比,此次铁老大能在受到舆论广泛质疑的第一时间知错就改,其尊重民意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愿在民意的进一步推动下,通过体制改革,铁老大能够从眼下的“见钱眼开”重新开回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正确轨道上来。

上一篇:金砖四国:逐“俄”引“印尼” 下一篇:一切“纸”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