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度成就深度

时间:2022-07-08 07:03:11

前不久,学校举行同上一堂课活动,选择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伦·凯勒》一课,不少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这种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也就只字不提,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会使得师生双边活动呆板、机械。这样教师觉得教学任务重,学生觉得学着无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与教改初衷背道而驰。下面就两个案例做一品味。

[案例一]

师: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师:就是这些吗?

生3:“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生4:“她是这样如饥似渴,以至于小手指都摸出了血。”

师:那么小海伦到底学习怎么样呢?

生5:刻苦

师:对,刻苦。我们一定要学习海伦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下面我们就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

[案例二]

师:同学们静心朗读第4小节,细细品一品,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画下来,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充满了阅读期待,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潜心会文,反复品味。)

师:现在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吧,请大家各陈己见。

生1:海伦在生活中能“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小手都摸出了血”。这种用功学习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我平时在学习时就缺少这种毅力!

生2:“拼命摸”“不停地写”“摸出血”,从这些字眼中我读出了坚强和执着。

生3:海伦摸读盲文的事,让我想起了张海迪,她虽然患血管瘤而高位截瘫,她还能躺在床上,对着镜子,练习外语单词,以至于嘴唇都磨出了血泡。

生4:这让我想起了被伽雷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科学家霍金,他艰难地敲击键盘,最后敲出了震惊世界的《时间简史》,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的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使我想起了贝多芬。贝多芬耳聋后,对这位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都毁灭了”,而他却依然挺立,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键盘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捕音为凤,谱曲为凰,向命运抗争,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梵高在精神分裂的状况下创作《向日葵》等等,他们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最终由痛苦走向成功。真可谓“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那么,从海伦、张海迪、霍金、贝多芬、司马迁身上你得到什么启迪呢?

生5:痛苦是伟大的基石。

生6: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强百倍。

生7:身残不可怕,心残最可怕。

师:我们应该感激,感激无数身残志坚者给了我们面对苦难时执着、乐观的勇气!

[思考]

显而易见,“案例一”与“案例二”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教教材,后者是用教材教。“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初听起来好像是绕口令,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但用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文字的排列顺序一变,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大不一样的。

“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教例一”中的教师就是按教材讲教材,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发展,课堂上就容易形成要么一人独白、万马齐喑,要么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长此以往,学生的悟性、灵性会枯竭殆尽。

教材究竟是用来教的,还是用的?我认为,要提倡“用”,也就是用教材来“教”,不仅要考虑教材以内的东西,叫做“深挖洞”,还要需要考虑与教材相关或与教材暂时无关但与学生未来有关的东西,可称作“广积粮”。 “教例二”中的“用教材教”告诉我们,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就是归还了学生阅读的自由;还学生阅读对话的空间,就是真心实意地留给学生交流对话的机会,归还学生个性化朗读的天地。课堂是一种引领,是一种空间的拓展,是一种境界的提升。那么教师怎样 “用教材教”?我想,一是读懂新课标的有关要求。知道什么要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是现在要教的,什么是今后要教的。二是读懂所教教材的内容。这里的读懂我想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是显性层面的知识脉络,一个隐性层面的编者编写意图。三是读懂例题背后的东西。教师首先要深刻地钻研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二度开发”。教者要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灵活、自主、创造性的运用,还要选择挖掘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拓展。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更新,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都会不尽如人意。要明白“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发展与提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不是水火不容的两方面,它们之间是基础与发展,前提与提升的关系。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阅读天堂 下一篇:提问:高效课堂的有效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