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08 03:47:45

太原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当前人口发展的势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伴随着家庭养老逐步淡化,有效地建立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体系便成了老年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老年人该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新的养老方式,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养老 现状 存在问题 养老服务 养老对策

中图分类号:F8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64-03

一、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的实地调查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含义

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将老人们集中在一起,建立公共的养老机构,提供均等的服务资源,配有专业性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内容,辅助家庭养老的一种为老人提供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其作用有助于将老人们集中起来,最大效率的使用社会资源,这样老人们在得到子女照顾的同时,又能享受到专业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照顾。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社区中的老年群体包括高龄老人、丧偶体,这些老年人心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更需要社区养老为他们提供多一些服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太原市的社区养老服务并不成熟。在调查中,只有20%的老人选择了对现在的老年生活非常满意。原因之一是老年人并未享受过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养老,大家对社区养老的认同度和关注度并不高,有40%的老人选择了跟自己没关系。所以,只有有针对性的调查老年人的各类所需,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将社区养老服务推广并良好的发展。

在需求调查中反映,老年人最重视的是健康问题,身体健康的老人不但能减轻子女的负担,也与自己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老年人对爱的需求非常强烈,丧偶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孤独感,他们渴望多一些的关心和爱护,渴望亲人的问候与陪伴。一般而言,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意愿最强烈,对子女依赖的需求也越大。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服务是依靠子女赡养,以居家养老为主,老人们的经济来源、生活照顾需求也由家庭负责供给。家庭是老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情感最容易表达的地方。随着家庭功能的弱化,老年人的供给来源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依靠社区养老提供的供给服务,这样多方供给互相补充才能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老年人已不能依赖自己养老,需要政府和社会供给一定的帮助,有时社区养老的供给与老人的需求发生脱节,这就需要探寻一下社区养老的供给状况。

政府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提供者,社区没有自己的收入,只能是政府拨多少,用多少。在社区养老方面,政府提供的资金显然不够,社区提供的服务品种也较单一。老人们参加社区养老的主动性不高,有的也都是村委干部决定,跟我没关系的思想。提供的服务覆盖面不够广,面向的大多是低龄老人,身体健康老人,而真正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却无人问津。

二、太原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社区养老服务的项目的建立,需要建设资金,每年财政投入的资金不够。

据调查显示太原市有很多“三无”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抚养能力,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救济。他们没有任何资金来源,养老完全靠政府,这样的老人还有许多许多,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社区养老需要大量的资金补贴,而国家小量的财政拨款是肯定不能满足需求的。

山西省太原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尚不完善,养老机构也在逐步扩大建设,想要发展社区养老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撑。但事实是,政府投入的资金很少,上面下达关于社区养老方面的文件也很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是匮乏的很。

(二)养老服务项目单一

据调查,老人们的服务需求涉及方方面面,例如保健、医疗、生活服务、精神方面等等,现在阶段的养老服务只提供到了生活层面,显然养老服务的项目太过单一。社区养老是主要发展趋势,但规模尚未成型,各方面发展均不完善。娱乐设施、医疗器材等有的社区还不到位,都是国家医疗部门配备相应基础器材,还未形成有体系有组织的医疗团队。老年人用于医疗的费用很高,看病医疗费用较重。社区内各个养老机构沟通联系不密切,不能很好地配合。

(三)R捣务人员水平低

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社区环境好转,社区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也缓解了一部分就业压力。养老机构招聘的服务人员往往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出现服务的差错,不能适应专业化服务的要求。

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素质,进行专业化的工作价值和技巧的训练,提升照顾老人的质量,才能让老人能更和谐地度过老年生活,这才是真正提升社区养老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社区养老观念认可度低

人活了一辈子,越到老“家”的思想越显得根深蒂固,老年人不太接受去养老院养老,不过,随着条件设施的完善,情况也在不黜地向好发展。目前的现状是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改善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家庭养老依旧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其次是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通过调查,老人多数还是选择和子女在一起住,但有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法照料日常生活起居,也同意社区养老,体验专业化服务,同时也提出希望社区养老制度和设施不断完善。

社区养老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流传下来的“养儿防老”的文化思想是不契合的,这就为社区养老的实施提供了困难与阻碍。老人们对社区养老不能充分的依赖与信任,甚至有些抵触,把希望仍然寄托于儿女,没有彻底的打开心扉,不能适应社区养老的生活,自己遇到难题更不会向社区寻求宽慰与帮助。从调查中发现,一方面是老人们对社区养老的不认可,但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问题,服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够耐心,同时自身也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与卫生护理常识。

三、国外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一)英国福利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英国是典型的福利型养老的国家,是最早实行社区养老的国家。发展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包括生活照料、物质帮助、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等多个方面。英国的社区养老模式表现为社区照顾,又细分为社区照顾和社区内照顾。社区照顾的意思是由家人、志愿者等为老人登门服务,不让老人脱离家庭,即可享受到养老。在公共社区内设置小型服务机构,雇佣专业人员服务则称之为社区内照顾,改善社区环境。

英国社区照顾特点首先是官办民助。就是以政府为主,家庭辅助出资一小部分。再有就是依靠社区,英国是福利型养老,会给予适龄老人适当的纳税补贴,采暖费、电话费等补贴,并极其重视老人的心理状况。

(二)美国保证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美国社区养老的发展速度让人感叹,虽然社区养老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美国,有社区养老方面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完全是保证型的社区养老模式。

美国的《老人福利法》和《社区法》都是社区养老强有力的法律后盾,而且很值得中国学习的一点是,美国社会各界力量,自发组织参与度非常高,非政府机构自发组成志愿队伍在美国社区养老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贡献。

(三)日本补充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和我国相邻,文化传统上又有许多的相似,所以很有比较的意义。日本的社区养老起步最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

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证下,充分利用政府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日本的尝试向我们不断诠释了社会向社区福利转换这一趋势。严格的法律为准绳,有了法律的保护,使日本老人在法律严格的保证下井然有序的安享晚年。

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是极具有人情味的,而且服务内容丰富,提供到老人家中服务,服务人员都拿老人当亲生父母一样的对待,服务的无微不至。日本的社区养老院给老人们塑造的是一个家的温馨感觉,这能让老人们从心底感受到温暖,从而适应集体生活。

(四)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经验借鉴

第一,加强立法,从三个国家的养老模式和特点中不难看到,各国都把法律法规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有了法律的支撑和保护,使得做事有法可依、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第二,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加强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降低流动性,了解老人需求,对症下药。

第三,在组织形式上,借助多方力量相结合。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共同协调努力,专业团队与志愿服务相结合,采取多方融资,形成固定服务网络,实现让老人利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专业服务团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利用专业知识,共同加入到社区养老的队伍中来,使养老服务发展得更快更好。

四、提升太原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养老服务

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其正常的运行都离不开资金的供给。社区养老筹集资金问题始终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政府是势在必行的,但仅靠政府一方之力是难以解决燃眉之需的,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复杂综合性的全民大工程,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所以不仅仅要靠政府出资,社会多方力量也需要伸出援助之手。

吸收多方资金投入到社会养老服务,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有助于增强社会团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百行孝为先”,使老人们更能感受到社会的力量,更能给予老人们温暖与关怀。社区养老服务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互帮互助共建和谐社会。

(二)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网络资源是对曾经单单重视提供服务设施的变革。这样一来,我们把重点从物质上提升到了精神上,着重点不仅是着眼于生活方面的照料,更提升为精神层面的慰藉。这样的变革,即对社区的有关养老方面的服务职能有所改版,更调整了老年人服务资源。这种调整有利于为老年人的服务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目前的形势下,在满足日常生活照料的同时,建立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为低收入和无收入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文化、体育等精神活动。

(三)培训专业社区服务人员队伍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今天,为老人服务不是靠一腔热情就能解决问题的。在生活起居方面,老人们需要解决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精神领域得到放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调查研究表明,有一定的精神寄托比漫无目的的生活会更加让人长寿。老年人年纪大了,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时应对老年人的突发状况,需要有一些专业方面的医学知识,才能处理的得心应手。

(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可度

社区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养老方式。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提高为老人服务的效率,缓解供需脱节的问题,为了更快地提高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解决社区盲目提供服务而不是老人真正所需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辅助社区养老。

市场调控是只无形的手,引入市场机制对推进社区服务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老年人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市场能够快速感知,并迅速地反馈给社区。同时,市场能够调节平衡,为老年人谋取最大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刘雯.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董艳芳.城市社区养老状况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王雪.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

[4] 刘国萍.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

[5] 陶冉.城市社区养老需求及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6] 陈金莲.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7] 袁振华.基于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的小区老年公寓研究[D].重庆大学,201

[8] 于晶.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社区养老保障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

[9] 潘笑宇.社区养老环境规划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

[10] 苗冬冬.城市社区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2

[11] 丁甜.中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2]高飞.传承与超越:孝德文化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 刘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发展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14] 张艳瑜.社区养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5] 谢卓巍.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6] James E T,Earl R W.Ethics and Aging [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10

[17] No man Johnson.Mixed Econ momi se of Welfare-Comparative Person[M].London and New York:Pre Hall Europe,2010

[18] Doty.P.Family Care of Elderly: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M].Pine Forge Press,201

(作者挝唬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山西太原 030002)

(责编:李雪)

上一篇:城市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的探析 下一篇: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问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