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刍议

时间:2022-07-08 03:27:51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刍议

教学策略关系到一堂课目标的设置、方法的选择、步骤的安排,关系到“三维”的呈现方式和时机等等.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重视教学策略的使用,明确提出了要“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据此,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问题.

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向

任何行动策略都是以明确无误的目标为前提的.课堂教学是吸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活动,鉴于化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容易流向周边问题的散射性,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就更应该以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

化学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课标”理念、教材体系(包括教学要求)和学生基础三个方面作为依据.深入专研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某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肤浅导致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握不准而显得空虚;而有的教师则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往经验而难以将章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挂上钩来……如此等等.所以设定教学目标时要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宗旨,以教材提供的资源为依凭,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力求提出一个全面、具体、适度,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如乙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

1.通过在学习乙醇性质时的合作、交流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通过对学习乙醇在生产、生活中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教育.

这一目标安排不但照顾到当堂课的推进需要(第1条),也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第2条).因而就实现了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连接.

二、以引人思考或具有挑战性的

问题情境切入

在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如质疑式、悬念式、矛盾式、递进式等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先正确分析学情,为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而设计.探究、讨论不要过于机械,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和具体的行动.问题情境的设计必须符合新的、学生待知的化学事物(概念、原理)的某些特点,切合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进程.

例如,在复习“乙炔的制取”时,设计以下问题情境:(1)向烧瓶内滴加饱和食盐水的速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一滴一滴加?(2)怎样连接装置?(3)检验气密性(4)除去反应生成的杂质(5)能否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6)怎样验证产物中的氢氧化钙?这些问题在教学进程中顺次提出,能够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又如,在讲“有机化学消去反应实验”时,可以设置紧扣教学课题的系列性问题,将学生逐步引入乙烯生成过程的广阔的探究空间,使其积极主动探究乙醇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物不同(1700C时生成乙烯,在1400C时生成乙醚),指导和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加入化学试剂?(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现象以及褪色的原因?(3)实验的注意事项怎样?(4)反应生成物变黑的原因?这样,通过设计多途径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使多种观点碰撞,让学生体验消去反应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

三、以有效的师生互动推进教学

目标的落实

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湖水,而应当是一条河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教师表演的教学犹如一潭死水,“鱼翔浅底”的景观才是教学充满活力的表现.化学教学就是要追求这样的景观.

例如,在讲“气体摩尔的体积”时,教师设计安排了一系列的师生探究活动.以下是其中的第一个活动(物质摩尔体积).

A.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体积与密度、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计算探究1mol固体、液体物质在0 ℃ 101kPa下的体积(略).

(2)学生探究发现:相同条件下,1mol的固体、液体的体积一般是不同的.

(3)学生观察模型,体验1mol的固体、液体的实际体积的大小.

B.教师活动

(1)对学生的探究结果,作出评价.

(2)教师展示:表示1mol的固体、液体的实际体积的模型.

(3)设疑: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启发学生思考1mol气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体积又有什么规律呢?

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计算、探究和观察,然后教师对其探究结果进行评价,确定结论,接着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使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进入下一个层次,一步步地接近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

我们看到,师生互动是以问题为中介的.“问题”如何设计才能紧紧地扣住教学目标,怎样提出才能一步一步地引发学生兴趣,最后怎么收束才能得出结论性的认识,这些都十分考验教师的功力.

上一篇:试论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对策 下一篇:数学有效教学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