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时间:2022-07-08 03:12:16

一位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大部分高中教师发现:面对着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绝大多数新生出现了心理、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高一前三个月)。实践证明,加强对新生“过渡期”间的不适应症状的原因寻查和剖析,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有助于学生缩短“过渡期”,迅速地矫治偏离的学习情态,有利于高中新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知识技能的稳步提高。

高中新生在“过渡期”表现的不适应症尤其明显、强烈、查其原因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进入高中学习的新生大部分是经过应试考试选拔来的,习惯于依赖父母,自主、自立能力相对不足的他们面对崭新而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一个逐步适应过程。他们迫切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可是对旧有的人际关系的回忆和依恋又制约和延缓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适应。

二、适应心理变化

我们知道,如果人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发展能和学习活动协调同步,十分有利于学习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适应新的学习方法

课程的改变,初中和高中学习方法存在差异。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

问题发现

在例行的为期三个月的新生适应训练之后,某高一班的班主任发现在新生中有一个男生小A好像还没能适应高中的新生活。小A是一个很特别的男生,在刚刚入校的第一周军训期间,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上课、集合从不迟到、早退。但是,开学三周以后,就逐渐发现他有一些违纪现象出现。刚开始老师觉得可能是普遍的新生适应不良,但经过三个月后,他还是没什么改变,有时反而更严重了,所以老师觉得去弄清楚问题的情况。

过程

初步调查:

数学老师以聊天的形式分别对小A的父母、室友、周边的同学及小A自身进行访谈。

调查结果:

1、通过小A的父母可以了解到:原先在初中时,他的数学就不是很好。初三以后非常认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来做题,后来中考勉强考进了这个重点高中,全家都是蛮高兴的,他还曾说过,在高中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2、通过室友可以了解到:小A是一个很勤劳的人,军训期间搞内务卫生时,他总是很认真,在他的感染下,寝室的每一块瓷砖、每一块玻璃都是被擦了又擦,毛巾叠了又叠,经过大家的努力,他们所在的寝室被评为了文明寝室。渐渐的,他们发现小A越来越沉默了,学习也不怎么努力了,人也变得越来越懒了,问他为什么也不说。

3、通过其他同学(同桌等周边同学)还了解到:在刚开始训练的两天,小A曾觉得腿脚发软,肌肉酸痛,但他没有因此而请假,坚持在操场上,大家受到他的鼓舞,经过一周的努力,班级获得了军训会操比赛的第一名。但自从上次数学单元考之后,小A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变的越来越孤僻了,也不怎么参加集体活动了。

重新认识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可以知道,小A是一个勤劳、努力的学生,所以排除他懒惰、不愿学习、没上进心等原因,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本基础不好,又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上课听不懂,缺少学习成就感,产生厌学情绪,对高中生活失去信心。主要是还没度过“过渡期”,教师应帮助他矫正偏离的学习情态。

做明确的计划:

目标:

总目标:排除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

子目标:1、帮助他确立正确的目标。

2、寻找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3、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措施:

课堂上给予积极关注,主动提供他表现的机会,课下关注他的接受情况。

实施:在课堂上尽量去关注小A的听课动向、听课效果,及时纠正他们不良行为,尽量将情感因素渗透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下课后对于他还不懂的地方及时给予解决,做到当天事当天完成。

观察:每天能尽量完成作业,虽然有些还不会做,但都会尽量去完成。常看到他下课后问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问题。

反思:通过教师用自己的热心、诚心、耐心反复课下、课上引导学生,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寂寞感及失落感,以保证集中精力于学习中,尽快确立新的目标,进入正常轨道,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高中学习和初中毕竟是不同,单单通过题海战术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措施:通过谈心与沟通,结合别人的学习经验,一起得出一条适合小A的学习方法。

实施: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初中不大相同,高中学习更注重自学,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做好预习、上课、复习和作业这些环节,是完全可以学好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学会如何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先由数学老师出预习提纲,并给予指导列提纲的方法,学生根据提纲内容进行预习,久而久之,使他养成预习的习惯,也逐步学会了预习的方法,然后老师取消预习提纲,转而批阅学生自我消化的预习提纲,使学生从模仿到自我设计取得良性飞跃,最终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2、学会如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上课“全神贯注”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起码要求。采用“诱发式提问法”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认知困惑,形成“问题意识”,并使这种困惑和意识转化为学习动机。3、学会如何审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审题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中关键的字、句;理解题中数据的含义;理解题中隐含条件。

观察:一段时间后,小A数学作业的正确率有了一定得提高,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也能自己独立完成了。

反思:俗话说:未来文盲不是没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方法的人。各学科教师应把学法指导纳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吸纳教师提供的学法指导,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自觉接受教师传授的“单向――多向”、“横向――纵向”等立体多角度思维训练,这样学习成绩一定会稳步提高,达到事倍功半效果。进步是缓慢的,为了让他能坚持下去,还要帮他树立自信心。

反思

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到这一时期高中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症,及时巡查剖析不适应的原因,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践证明、及时主动地作好的防范,疏导和转化等过渡期工作,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是学生能够尽快消除不适应感,顺利地渡过“过渡期”到达希望彼岸的保证。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应该给予单独辅导,尽量帮他们适应高中的学习。

上一篇:谈谈初中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浅析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