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时间:2022-07-08 01:24:00

浅议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是重点也是难点,抓好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就说明了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工程建设中如何抓好质量工作,对工程的开展和工程的按期完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质量建设、管理、控制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点较多,致使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不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而且影响着社会安定,国家的形象,这些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水利施工质量的监控力度。近年来,随着“十二五”宏伟目标开展,水利工程大投资的建设周期已经来临,基础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不足条件得以改善,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乡镇防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为努力推进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中,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安全。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一般较差,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因而,建设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有效地控制施建设工质量,采取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前期工作中抓好质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机构

1.建立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建设单位与工程质量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其活动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工程质量。强有力的项目部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高效、多能的项目经理部显得非常重要。根据项目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择优选用技术能力高、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要成立必要的下属机构,确定以项目经理为首,总工总负责技术、施工科、质检科、财务科和实验室为辅的完善技术管理系统,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总工总负责技术、专职质检员为主、以质检员和施工员为骨干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完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认真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实行逐级检查逐级签字制度,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

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技能训练,严格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按规定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作业环境,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严格管理项目部成员,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务。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成员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项目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形成有效的内部团队机制,使项目部能够高效运转。

二、加强建设工程准备阶段的质量措施

建设准备是建设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设准备的充分程度与质量,对建设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1.建设队伍方面:包括人员组织、料物准备、技术设备准备、施工现场条件及拟采取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或工艺等方面。这些方面施工前均应做好充分,以免施工过程中因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正常施工中断或出现其他情况,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2.建设单位方面: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构,建章立制,建立HSE管理措施,认真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意见、质量检查办法等有关技术性文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落实料源,搞好迁占赔偿,处理好地方关系,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等,为今后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

三、加强建设工程过程中的质量措施

建设防洪工程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或工艺)和环境”五大因素。

1.对“人员”

“人员”是包括参与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与操作者。每个施工人员都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如何提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包括个人的技术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等。高质量的人才及其高效率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为能够对“人”的素质有效控制,要做到两点:(1)严格建设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选择。对于施工人员:要求人员精良、技术水平高、作业娴熟、施工经验丰富;对于管理者:要求高技术、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有现场解决难题能力、能够长期野外作业。(2)增强针对质量意识教育与技术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2.对“材料”

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加以控制,要做到严格把好材料采购关,严格按照符合规范标准执行采供,保证正规产品、保证质量,建立以合理有效的检验制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施工现场材料控制。尽管某一批材料的整体指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由于材料的特殊性 ,不可避免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到工程中,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决定了工程能否达到标准效果的重要因素。

3.对“机械”

机械 施工机械设备和检验工程质量的仪器设备等,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工程施工中操作和维修上的方便性为原则选用。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对机械设备仪器定期做好维修,保证施工机械和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质量检验仪器,是施工过程里不可缺少的工具,检测仪器,能真实地反映施工质量,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相反,检测仪器不准确,工程质量就得不到控制,也就上质量保证。

4“方法”的措施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过程时,应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建设方案的选定应符合工程实际,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对“施工环境”

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和多变性的特点。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建设管理环境、自然环境;以上方面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随机性强,难以控制的,因而,应根据工程特点的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安全不能生产的环境。

四、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点。工程质量产生在每道工序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铺垫成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就落在工序质量的管理控制上,控制好工序质量就是应做到每道工序、每个工作面实施监督操作,设置工序质量检查控制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都应实施重点控制,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的跟踪检查等方法,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总体状况,每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完善管理过程的各项检查记录、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而要搞好工序质量控制,关键就是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制定有利于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完善现场检查的验收程序,自觉接受监理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从单元工程质量控制入手,进而达到控制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目的。

五、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是一项综合的管理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它必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省豫北地区涉及卫河、黄河两大河流,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不断完善阶段,相信随着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必将能够认识到建设质量的重要性,相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既能较少的受洪涝灾害之苦,又能免于受水资源匮乏之苦的日子将不遥远,人类与水和谐相处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作者简介:宋伟亮(1984-),男,助工,现从事水利工程管理

上一篇:健全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下一篇: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 提高工程勘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