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08 01:19:10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 要: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有助于语文价值的有效展示,而且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丰富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64-01

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正确的理解能力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又是语文的能力综合的必需。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简单的概述,以确保语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展示。

一、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之一,要使学生听懂课文,听懂教师讲授的内容,听懂学生的发言。通过听,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所听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而用说表达自己的情感。听的能力培养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有对词语的理解,能听懂对方所说的意思;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肢体语言,他人的表情理解对方的态度;第三还要对听不懂的地方进行思考,或猜测。听所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力甚至比写更多,更全面。因为写好后还能进行修改,而听如果理解错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培养听的能力要以以上三点为基础,就是有了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后,才能有较强的听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往往有意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如用说反话,脑筋急转弯等方式考验学生听的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年级等。

二、情感式阅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能力,阅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应该有效率、有目的的进行,特别是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对于这篇文章自己的看法或思考,都需要学生及时的提出来,让教师或者家长进行解决,勤学好问是阅读过程中所必须的一项基本素质,想的多了,问的多了,对于文章的思考也就会更加深刻。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长此以往,相信也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思考,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三、自由式作文,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文是提高学生说和写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学生在认知与表达方面的特殊性,教师要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减少限制和束缚,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而不是说假话,实实在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作文练习只限制背景,题目随学生起,而且对文章长端不做要求,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可以多写上几页纸,感受不深的题材写上一页半就可以停笔了。只要学生喜欢,教师不会否定他的看法,不会限制他的思维。这样,学生的作文观念变得比较自由,他们常常会想到文章也可以这样写,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当然,要作文写的好,还要积累知识。能力来自实践,没有相当数量的写作积累,就没有写作质量的普遍提高。为此,教师要规定学生每周练笔不少于两篇,每篇具备一定的量,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练习量,写完后就能做自己的事,这种做法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是一种较大的鞭策。作文教学中还常见这样的一种现象,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打分,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作文的好坏大家说了算。采取小组民主评议的方法,只要能按基本要求完成作文,就可以得到认可,以此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巧妙的反馈,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学困生,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一环节的失误累积造成的知识链脱节。如果学生的这些失误不能被及时地诊断和矫正,就会对他们造成接受新知识障碍,继而就会引发更多甚至更大的学习失误,这样久而久之学困生就出现了。既然学困生是因为学生在知识的某个环节没跟上导致的失误而形成的,那么根本性的措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进行诊断性和形成性的测试,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补救,让学生可以顺利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反馈信息的接收是比较慢的,且学生的累积知识误差也相对更大,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标也难以考证。因此,语文教师要对反馈信息及时处理,要究其根本,而对于在此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应给与相应的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要点的前提下,语文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使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多方面人才。

上一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下一篇: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