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豪脱手国内快件业务快递巨头中国策略显分歧

时间:2022-07-08 01:02:37

敦豪脱手国内快件业务快递巨头中国策略显分歧

快递巨头敦豪低价出售全一100%的股份,并不意味着它在中国市场的败退。但是,即使面对的是庞大的中国快递市场,它却因为行业规则以及“人生地不熟”而不知何去何从

贱卖高价收购而来的国内快递业务,对敦豪而言,是进,还是退?

近日,《IT时代周刊》获得确切消息,中外运敦豪已经与深圳市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谈妥,愿意以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后者转让全一快递100%的股权。并且,该交易已经基本完成。

中外运敦豪由德国快递巨头敦豪(DHL)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2009年,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100%的股权,用以经营国内快递业务。

对于“贱卖”全一业务的原因,敦豪方面归咎于同年实施的新《邮政法》。

2009年10月1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除了首次在法律上明确快递企业的地位、提出快递业准入门槛以外,还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适用这一规定的对象不仅包括独资国外快递企业,还包括了合资的快递企业。

“这就意味着,按照法律规定,被中外运敦豪收购的全一快递将不能从事相关文件(包括信件)的递送业务。但这一业务量占据其整体快递业务量的35%。”敦豪亚太区总裁许克威表示。

业界对此认为,中外运敦豪出售全一快递的全部股权不是件小事,它将对行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还有观点认为,谈敦豪在中国业务失败言之过早。天地华宇物流副总裁王拥军就认为,中外运敦豪的两个东家都有丰富的资源,应该还有其他的布局,这次事件最多只能算是短期挫折。

外资的“鸡肋”

敦豪是最早涉足国内快递业务的外资公司之一。1986年,敦豪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公司各注资50%成立中外运敦豪,经营涉及中国市场的国际递送业务。根据当时的《邮政法》规定,外资快递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的经营范围只包括国际快递业务,没有对国内业务作出明文规定。但中外运敦豪在中国市场打的一场“球”,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2004年初,中外运敦豪率先推出了两项国内快递业务,分别是“2千克~30千克24小时包裹递送”和“30千克~1000千克48小时递送”。当时,敦豪在中国运营快递业务的公司――中外运敦豪大区旗下的各地分公司,还单独设置了国内快递部门和专门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工作人员。

当年5月,敦豪母公司德国邮政全球网络主席崇文礼表示:“中国国内快递业务的推出是敦豪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敦豪与中国外贸运输公司合作的新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高调涉足国内快递业务的敦豪在两年后撤销了各地很多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部门,国内快递业务专门的工作人员也被合并进了国际快递部门。在国内快递市场彻底开放的时候,敦豪令人意外地收缩了国内快递业务的战线。

当时业界分析,虽然国内快递市场已经全面开放,但国际快递巨头介入国内快递业务,更多的还是试探性的举措。不论在价格还是在网络上,国际快递巨头与国内民营快递和中国邮政相比都不具备优势。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从事国内快递和国际快递业务时,在人力成本、管理成本、操作成本等各个方面都要比民营快递高出3~5倍。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敦豪再次发力国内快递业务。这一次它选择了收购。2009年,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的价格收购民营快递企业全一快递。同年,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通过公开挂牌征集受让方的方式,以4600万元的价格,将旗下中外运速递100%的股权转让给中外运敦豪。

敦豪再次发力国内快递业务的背景是,国内电子商务高歌猛进,带动了快递业的繁荣。据国家邮政局当时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快递业1/3的业务量由网购带动,仅2008年的网购包裹量就超过5亿件。而淘宝的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每天实际物流配送支持量约200万单/日,到2009年6月,物流实际业务需求量已上升到300万单/日。网购配送成为快递业的最大蛋糕。

国内快递业界发出“狼来了”的呼喊。当时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民营快递公司遭受成本上升和需求锐减的夹击,大部分陷入亏损境地,部分中小企业已破产倒闭。业界分析,敦豪有丰厚的资本支持,加上收购全一快递后获得后者的网络,未来它将在国内快递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两年不到,中外运敦豪就低调地以1亿元的价格出售全一100%的股份,令业界唏嘘不已。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敦豪此次“败退”除了有上次缩减国内业务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水土不服以及经营模式出了问题。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目前国内快递业务存在着外资亏钱,内资赚不到钱的困局,利润越来越低。在运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的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快递行业还处在谁先涨价谁先死的窘境,市场对于价格非常敏感。郎咸平也曾感叹,国内快递企业多如牛毛,但没有核心理念,只有价格之争。与此同时,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大都以电子商务为主导,除了顺丰外,各家在同一片红海中挣扎。

不可否认,新《邮政法》也对敦豪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敦豪亚太区总裁许克威近日表示:“在目前国内快递市场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敦豪将会集中火力重点投资和拓展中国国际快递业务。”因此,转让全一快递也属顺理成章。

快递巨头的“分化”

近日,敦豪全球首席执行官Ken Allen表示,未来将继续增加在中国西部的投资,“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增长比在华的其他地区都要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西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磊曾透露,去年敦豪在中国西部的的净利高达30%以上。

中外运敦豪董事总经理吴东明也认为,中国中西部城市的经济增长很快,主要以成都、重庆、武汉为中心。为了与当地的经济容量保持一致,公司计划增加更多的航班,将这些城市与敦豪的亚洲枢纽中心香港联系起来。

除了投资中国西部市场,敦豪目前正在筹建位于上海浦东的北亚枢纽中心。据本刊记者了解,敦豪将在此投资1.75亿美元,北亚枢纽中心建成后将减小香港中心的货运压力。

Ken Allen表示:“北亚枢纽中心建成后,我们将有更多直航亚洲主要市场的飞机,这是对敦豪全部在华业务的重要推进。”

根据中国邮政局的数据,今年1月到4月,中国快递行业的营收同比增长25.7%,达到214.2亿元,国际航运约占了26.9%(其中联邦快递(FedEx)、敦豪、天地快运(TNT)和联合包裹(UPS)等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又占据了这部分市场的80%),剩下73.1%的国内快递业务,国际快递巨头的态度复杂,其中不乏如敦豪一样“另辟蹊径”的外资公司。

2007年,荷兰快递巨头天地快运(TNT)收购华宇集团,将精力集中在高端公路运输上(以“天地华宇”为新品牌),收缩其他国内快递业务。时任TNT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迈克・德瑞克表示:“我们认为,通过陆路网络提供服务的增长,要比国内包裹业务的增长更乐观些,因此我们会将主要重点放在零担运输上。”

2010年9月,天地华宇获得母公司TNT在未来几年内的15亿元投资。此时已任职北亚区董事总经理的迈克・德瑞克表示:“天地华宇作为TNT在中国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业绩。天地华宇近年来的强劲表现,让我们对继续投入中国公路快运市场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巩固天地华宇公路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事实上,另外两家国际快递巨头并未如敦豪和TNT一般采取收缩国内快递业务的策略。2010年9月,联合包裹推进其在中国开展国内服务的计划,向中国监管机构――国家邮政局递交国内牌照申请,希望利用中国日益扩大的消费者群和企业需求。据悉,这一申请一旦获批,该公司将推出次日送达服务以及第二日和第三日送达服务。

UPS国际总裁丹尼尔・布鲁托表示:“如果你看一看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未来国内市场的价值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他认为,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可能高达每日500万件,相比之下,2009年,联合包裹国际-国内部门――指外国境内范围的快递业务――递送量约为每日120万件,收入为21亿美元。

此外,“不放弃”国内快递业务的还有联邦快递,目前它的国内快递业务主要通过2006年收购的合作伙伴大田集团经营。同期,业界不乏联邦快递降价、与国内快递公司厮杀的新闻。

联邦快递于2007年6月正式进军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主要占领高端市场,随着近几年的多次降价,联邦快递开始抢占中端市场。2010年,联邦快递曾分别在1月、3月和6月降低资费,“次早达”服务上海到北京1千克起价只要21.6元,“次日达”18元,与最初资费相比降价幅度超过70%。业界认为,联邦快递一再降价的做法是以“放血”的方式抢占中国市场。当然,联邦快递的降价,也引发了快递行业内的降价风波。

对于国际快递巨头在国内快递业务中的处境,原TNT大中国区天地华宇集团CEO徐水波认为,“在低端服务业,外资快递巨头肯定玩不过国内竞争对手,但当物流业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外资介入和整合是必然,而且成功几率会比现在高。那时的关键是中国本土企业中有没有巨无霸来与外资企业抗衡”。

中外运敦豪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

2009年,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中外运敦豪看中的,是全一快递拥有的国内快递业务资质和网络,尤其是其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的直营网点。当年,中外运敦豪在中国国内已拥有400多个网点,覆盖中国95%的人口和经济中心。这些网点主要运营国际快递业务,国内快递业务较少,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仅作为其国际业务的配套和补充。全一快递拥有的直营网点,正好弥补了中外运敦豪的这一不足。

上一篇:心系平板谷歌再发力版本融合成Android新思路 下一篇:自信重回杨叙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