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7-08 01:00:46

应用型本科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与思考

摘要:以2016年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举办的“进图书馆”活动为例,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品牌、购买相关软硬件、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和积累等改进方案,为同类图书馆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library activities in the Library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in 2016, and proposes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build brand, purchase relevant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llec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activity data and improvement progra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imilar activities of libraries.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读书活动

Key words: library;reading promotion;reading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257-03

0 引言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命名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全球阅读的重要节日[1]。2003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的政策文件《未来的框架》明确了现代图书馆职能向阅读推广的转化。报告第一次将阅读推广放到图书馆事业的核心位置,认为图书馆的职能应该聚焦于“发展阅读和学习,数字技能和服务,社区凝聚力和公民价值”[2]。而在国内,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3年将全民阅读工作正式纳入年度计划,这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自觉推动阅读推广的起点。

从2009年4月开始到2016年,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读书月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次“进图书馆”活动是在前八届读书月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既保留了读书月的经典活动,又有所创新。

1 “进图书馆”系列活动简介

1.1 进行“进图书馆”问卷调查

为确保“进图书馆”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图书馆做了前期的调研工作,特设计了“进图书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去图书馆的频率、借阅类型、阅读喜好、电子资源等四大方面。问卷发放550份,回收458份,有效问卷为446份。通过对去图书馆的频率进行调查,了解读者需要哪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掌握读者的喜好。从而为图书馆筹划针对性的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

1.2 作“博览群书,财富人生”专题讲座

图书馆讲座虽然不像专业课那样长期开办,但它传递的信息量不容小觑,并且具有反馈及时、交流性强、普及面广的特点,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和好评,是读者继续学习的最佳选择。2016年图书馆馆长分别在三水和花都校区为我院学生作了两场“博览群书,财富人生”专题讲座。讲座从从图书馆的由来、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功能特征、名人进图书馆学习的经历、进图书馆读什么书等方面阐述了进图书馆学习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熏陶、浓厚的人文陶冶和深刻思想启迪。

1.3 评选“读者之星”

对“读者之星”的评选活动是读书月活动中的重要项目。在评选过程中,图书馆主要在所有读者前一年的图书借阅量,从中选择借阅量最多的前20位读者分别授予“读者之星”称号,并开设专栏对其进行公开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1.4 举行“读书知识抢答”比赛

“读书知识抢答”比赛也是往年图书馆读书月的经典活动,以其活泼互动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抢答题内容一般包括思政知识、图书馆专题知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等。参与抢答并回答正确的每小组在现场可以获得精美奖品一份,而最后总分排在前三名的小组都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同学们通过积极热烈的抢答,感受智慧碰撞,体验阅读快乐,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1.5 召开读者座谈会

“进图书馆”活动的开展已深入到哪个层次,读者对此有何看法,取得怎样的效果,这些都是图书馆在开展活动后所迫切想知道的。为了更好地聆听读者的心声,图书馆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领导均受邀参加。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为图书馆的建设建言献策。读者座谈会的召开,不仅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与沟通,也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为学校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进图书馆”主题活动的经验及不足

2.1 经验

2.1.1 让读者协会参与“进图书馆”主题活动的宣传

我院读者协会由秘书部、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组成,是由图书馆直接指导的学生读者团体。“进图书馆”活动期间,图书馆大胆放权给读者协会,使其参与活动策划、活动实施以及后期总结等活动实施的全过程。读者协会成员来自各个系部、专业和班级,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经由读者协会宣传,可以带动全校的师生关注阅读,广泛参与“进图书馆”活动。而读者协会的成员一方面是活动的策划者和宣传者,另一方面也是读者,这些来自读者群体的协会成员,通过与读者群体的“零距离”接触可以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结合他们对图书馆的了解,可以对图书馆组织结构和活动内容的改进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通过实践,让读者协会参与“进图书馆”主题活动的宣传,可以达到两方面效果:一方面使活动更容易贴近学生要求,提高活动的亲和力和融入度;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_[3]。

2.1.2 活动形式多样,并不断创新

在图书馆举办的八届读书月活动中,会保留口碑好、反响大的活动,除了保留这些活动作为不变的旋律外,每年都会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推出不同形式的活动。如今次的“进图书馆”主题活动,除了保留评选“读者之星”、举行“读书知识抢答”比赛等经典传统活动外,还新增了召开读者座谈会、作“博览群书,财富人生”专题讲座等新活动。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广大读者体验多元的学习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极大丰富他们读书的内容,从而汲取更多的知识。

2.1.3 及时总结分析

主题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及时对各活动项目进行整理并归档,对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保持成功的活动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如:各项活动的参与热情有多高、参与人数有多少、哪项活动最受欢迎、哪项活动受到了冷落、各项活动取得怎样的效果等等。如2016年“进图书馆”活动期间,有些活动得到读者的踊跃参与,如读书知识抢答。而有些活动比如“进图书馆”问卷调查,读者主动参与的状况不是太理想。通过对各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能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2.2 不足

2.2.1 各级领导不够重视

图书馆开展 “进图书馆”活动后,吸引了不少读者进馆,但来得快,走得也快。经过调查,我们收集到读者们的普遍意见:期刊太少了,书太旧了。图书馆的期刊数量偏少,书籍整体质量不高,这一直是困扰着我馆的大问题。增加期刊数量,购买年份较新的图书,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然而,各级领导对此并不够重视,每年投入图书购买的经费都非常地有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经费,书刊的质量很难上去。让读者进图书馆并愿意留在图书馆,书刊的质量是关键。这就需要院领导提高重视,馆领导认真实施,在书刊经费上加大投入。让“巧妇”在“有米”的情况下,煮出“好饭”,让图书馆在吸引读者进馆后用好书留住读者。

2.2.2 各部门之间合作不紧密

今次开展“进图书馆”活动的部门较多,除了图书馆,还有学生处及各系部。这么多部门同时开展,看似如火如荼,但通常情况下是各部门各自搞自己的,尽管各部门之间有相互邀请参加活动,但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在热闹的表象下,各部门活动的内容类似、重复较多,虽然活动咋一看很多,实际种类很少,给人感觉单一,吸引不了读者。如果各部门之间能紧密联合起来,把“进图书馆”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各部门根据各自优势来承办不同部分的活动,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浪费,让“进图书馆”活动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2.2.3 宣传力度欠缺

目前学院共有20多个社团,但在“进图书馆”活动期间,只有读者协会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其他社团均未参与。尽管读者协会表现出色,但毕竟仅限于一个社团组织的力量,难以集众社团之力量和智慧,如果想在全院读者群里做足宣传工作,这还是很有难度的。还有,今次投放于活动的经费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经费,此次活动的宣传无论在规模上或是范围上,都难有拓展。

2.2.4 缺乏持续性

今次的“进图书馆”主题活动只持续了一两个月,开展时轰轰烈烈,往后就逐渐趋于平淡,缺乏持续性。长此下去,对巩固阅读推广成果很不利。读书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常年的积累及不断保持其持续性。只要还有读者在,“进图书馆”活动就理应成为一种常规的活动持续下去。

3 “进图书馆”主题活动的启示

3.1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进图书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全馆上下贯彻思想,馆内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共同完成。然而,仅凭一己之力,所形成的辐射力和影响远远不够。活动组织者可以邀请学院中相关的职能部门、学生社团共同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比如在组织形式上,可以邀请学生处以及各系部中的相关职能部门来广泛参与。团委是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如果校团委与图书馆携手开展“进图书馆”活动,定能充分发挥各自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加快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可邀请各院系共同组织,这样既可以积极调动各院系参与的力度,提高各院系对“进图书馆”活动的重视程度,也能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可充分组织学生社团参与到读书月活动中。

目前,读者协会是唯一一个全程参与到“进图书馆”活动中的学生社团,但这还远远不够。图书馆可以联合其他学生社团,如联合摄影协会举办“我拍图书馆”、“理想图书馆”摄影大赛,联合鸿苑文学社举办读书征文比赛,联合书画协会举办DIY书签设计比赛等。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自觉性,使广大同学对“进图书馆”活动的认识更加充分,可保证读书活动有序而充分开展,并取得切实效果。

3.2 加强与邻校图书馆之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的利用需坚持资源共享的理念,因其本身就源于资源共享的理念。图书馆之间应该进行合作,进行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扩大影响力。相邻的高校之间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资源优势联合举办阅读活动,举各家之所长,免重复劳动之所累,整合优势,共同服务[4]。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我们可以建立与邻近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互动机制,多多进行活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如广州工商学院可以与广州汽车学院、广东培正学院等邻近民办院校联合起来举办“进图书馆”活动,这样势必会丰富活动举办的形式,扩大活动影响的辐射面,提升师生的参与热情,强化宣传效果,更好地实现“进图书馆”的目的,携手共建书香校园。

3.3 建立长效机制

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文化的培育不是一两次读书活动就可以做到的,文化的形成需要底蕴和积淀[5]。目前,我院的“进图书馆”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短时间内高密度大批量地展示读书的方法、营造读书氛围,而后又逐渐趋于平淡。然而,“进图书馆”活动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短效性、节日型活动,它应该成为图书馆的常规活动。因此,图书馆必须探索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作长期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具有持续性、发展性、节约性,从而落到实效,需以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服务与活动贯穿于全年[6]。通过图书馆人的努力,吸引学生来馆阅读,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让读者的阅读行为由自为变为自觉,并逐步升华,最K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3.4 构建“进图书馆”品牌活动

读书活动既要务实,也要求新,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举办趣味性、个性化、智慧与活力并存的精品活动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从而激发读者参与的欲望。因此,图书馆在举办活动时应注意品牌活动的构建。什么是品牌?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作了如下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7]。”品牌不仅是一种区别性标识,更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争力的表征。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指那些师生积极参与、育人效果好的活动,它反映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水平和师生的精神面貌,需要师生在具体活动中去创造[8]。“进图书馆”活动不仅应做多,更应做精。通过持续的、长年累月的精品活动项目,去渲染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熏陶、感染读者的阅读行为,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3.5 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无论读书活动周期如何,当活动结束后,都需注重动期间各类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对活动中的各种策划方案、宣传资料、活动图片、征集到的作品等等进行归类和存档。经过长期持续的积累,这些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我们还可以把历年读书活动的资料都集中起来做成专题,在图书馆网站进行宣传。经过长期的积淀,必将丰富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对后来的读者也是一种无形的指引和激励[9]。

如果说读书环境的营造是从空间上的铺开的话,那么读书活动的展开则是从时间上拓开的。“进图书馆”活动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活动中要注重争取每一段可以利用的时间,抓住校内外每一块可资开发的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进图书馆”。当然,“进图书馆”活动要取得成效,并非朝夕之间就有所成,需要常年累月的沉淀。但只要持之以恒,并不断创新,相信这将会是书香校园建设的一大推力。

参考文献:

[1]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9):4-13.

[2]DCMS.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ibraries,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decade[EB /OL].[2016-12-23].http: //webarchive. nationalarchives. gov. uk / + / http: / www.culture.gov.uk / reference _ library /publica-tions /4505. aspx.

[3]庞诗颖.读者协会参与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有益尝试[J].鸡西大学学报,2013(6):151-153.

[4] 赵圣文,张丽霞,李兆松.图书馆宣传月活动的经验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2(20):253,255.

[5]黄嘉慧.高校图书馆读书活动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6-8.

[6]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4,45.

[7]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J]1996:607-608.

[8]朱小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和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31-37.

[9]马晓军.开展经典阅读推广 助推书香校园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71-72.

上一篇: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探析 下一篇:饭局上最受欢迎的8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