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追问,进入文本深处

时间:2022-07-08 12:17:00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是连续的启发,是引导学生就基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提问方式。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下,文本理解会更准确、深刻。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怎样才能使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

一、于趣味处追问,激发热情

语文课的提问不在多而在精、趣,巧妙地设计系列问题,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而且能够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

例如,在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时候,学生读到“油光可鉴”一句都感到很有趣,我随即紧扣这一词语,层层追问:“油光可鉴”本来是应该形容谁的打扮?这里刻画的是谁?从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他们是怎样的感情吗?你感觉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让你体会到这种情感?这些问题形成的追问,指引着学生一点点地深入文本,突破了课文难点。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主题。这样的追问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二、于重点处追问,避免繁琐

语文课堂如果面面俱到,枝枝丫丫会特别多,使得重点不突出。教师应删繁就简,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置有效追问,引导学生去质疑。

例如我教《背影》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在车站,作者一开始还暗笑父亲,可当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作者就很快地流下泪来,这有点不现实。这时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还是继续追问,令其自悟呢?显然追问能促使学生思考。于是我启发道:“我们不妨联系全文或时代背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看看父亲身上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

有学生说:“身为烟草局局长的父亲为人正直,被撤职,自己赋闲在家内心肯定非常痛苦;自己的母亲去世了,还借钱办丧事,自己处于人生的低谷,却还处处关心自己的儿子。”有学生说:“家庭不幸,作者的内心也很伤感,这是作者自身原因;看到父亲在困苦中不光为我付学费、车费及生活费,还亲自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流泪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表现。”有学生说:“看到父亲攀月台挣扎时联想到父亲为谋生而挣扎;看到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时,联想到铺在座位上的父亲给我做的新紫毛皮大衣。”甚至有学生说:“过铁道很危险,爬月台很艰难,父亲不放心让儿子去。作者如若联想到这些,怎么能不感动呢?”通过追问,学生对背影这一意象有了深刻理解,学生的联想、类比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看待问题能够由表面到实质。抓住这一问,通览了全篇,避免了琐屑讲解,收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于细节处追问,见微知著

大师的作品往往不露斧凿痕迹。若是不加注意,学习者往往会忽略精妙之处,觉得大师的作品也不过如此。

例如,教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一课,分析文中的描法时,我问学生:文中哪里是外貌描写?请把它找出来。学生发现写得太简单,就写了26个字,交代了年龄和黑痣,完全可以删去。于是我追问:作者的心里觉得她美丽吗?学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我再问:从外貌看,“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这样的老师肯定不美丽,为什么作者魏巍的记忆中是美丽的?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文本的深度阅读中。有的学生说,当时作者家境特殊,老师为“我”排解纠纷,觉得她伟大,所以觉得美丽。有的学生说,儿时的作者机灵,善于观察,因此记住了老师的外貌标志――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我感到欣喜,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和高度。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幼儿认为什么样性格的人最美丽?通过追问和讨论,学生们认为文中的外貌描写符合儿童心理,首先希望老师温柔善良,必然会记住她的外貌特征,“温柔善良的人永远是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即使这一特征并不美丽,也不会嫌弃或忘记。短短的26个字,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传达出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于细节处设追问,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大师的作品字字珠玑,难以增删一字,学生所获所得必然显著。

四、于“异见”处追问,创新思维

学生因家庭、经历、观念、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对作品的理解自然各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应及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一个人即使很坚强,在经历多次磨难后意志也总会消沉下来,苏轼就是这样。”我顺势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说:“苏轼文才高,但命运不济。这首词是作者贬为杭州通判,再迁为密州太守的第二年写的,当时作者38岁,尽管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但在当时难以实现,内心已经很抑郁。作者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后写的《记承天寺夜游》就开始对自己的被贬处境发牢骚,变得更为消极。”我夸赞他善于思考,对苏轼相当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深入感受词人的豪放,并补充介绍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最后回到文本再次追问:“本词中‘老夫’这个词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态?”由于经过了一番铺垫,此时的学生非常顺利地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一方面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寄情山水排解郁闷;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他有进取心,才会有这样的苦闷。苏轼的思想是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但人生态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是积极乐观豪放的。抓住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追根问底,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有效的追问随机而设,像一把把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也像一把火炬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着他们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深处;更像一个个台阶,帮助学生登上文本学习的制高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初级中学(225600)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初级中学(225600)

上一篇:在优美的意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精读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