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森林意象

时间:2022-07-08 12:13:28

试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森林意象

内容摘要:D.H.劳伦斯认为所有的艺术实质上都是象征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反复出现的“森林”意象,体现了劳伦斯写作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本文将以“森林”意象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包括古老阴郁的森林形象、绿色的森林象征、伊甸园的隐喻,以及森林作为人体本身的喻体。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象征 森林 意象

在劳伦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将有着自然象征意义的森林作为一个主要的意象进行了描写。他不仅是一位大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独具个性的诗人,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因而在他的小说中也融入了诸多诗歌的品性。劳伦斯选择森林这或充满抑郁,或充满生命与希望,或是逃离外界的伊甸园的事物进行描写,并在文本中反复出现,不仅是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背景,也同时表现出他对自然的讴歌。森林(树林)在他笔下,不再是简单的自然产物,而是一种展示隐秘的心灵世界的象征,具有了多重意义的象征物。

一.阴郁——来自黑暗森林的恐惧

在大战中残疾的克里福德·查泰莱拥有着祖宅拉格比庄园,作为庄园的主人,他自然感到骄傲,他能独自驾驶着装着马达的轮椅在花园里慢悠悠地兜风,还能驶入那座美丽但凄凉的树林中。然而对别人来说,这座森林却不是这样。

初到拉格比庄园的麦克里斯在用完咖啡后,“向那阴郁的园林眺望过去,发现,天啊,这是个什么地方啊!”【1】在他看来,这座阴郁的园林,显得那么的阴森,让人感到压抑,正如他在克里福德家里的感觉的一样,他感到惊讶,感到恐慌。这种感觉是从麦克里斯这个“外人”的角度看的,正是这样,才反衬出住在这里的人的一种麻木,他们在这里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这种阴郁与压抑,对此已没有感觉。

而生活在这里的康妮呢?在她看来 “天气潮湿阴沉,似乎整个世界都在缓慢地死去。阴沉潮湿,寂静……林子里万籁俱寂,只听得到光秃秃的树干上落下的滴水声,溅到地上发出空洞的‘劈啪’响。剩下的就是幽深的老树林子,死寂一片,毫无生机,虚幻空荡。”【2】在这个冬季,草木凋零、万籁俱寂,它意味着一种阴郁,象征着衰落与死亡。阴沉潮湿的天气,给原本就阴郁的森林蒙上了更为死寂的色彩,这样的描写,烘托了康妮当时矛盾郁闷的心情,走在这样的森林中,不免有种恐惧感。

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多次用“黑暗”形容这片森林,同时也用“凄凉”、“万籁俱寂”等词语形容这片森林,这是与人物当时的心情相对应的。这种森林的描写,多是通过对比表现出来。其中的阴郁感,也是通过人物的感觉传递出来,他们对于这种黑暗环境的恐惧和压抑,更多的是展现自我内心世界。

二.生命——来自绿色森林的希望

葱郁的绿色森林,一种希望的象征,在这样的森林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饱含着希望,更是一种欲望。这里象征着感情,象征着自然,富有启发意义,一方面它尽力表现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一方面这里的生机又不是生命的喧哗躁动,而是一种沉静悠远。

像克里福德所代表的落寞贵族统治阶级,也依然能在这片森林中感到希望。当然,他的这种希望,是他对腐朽的贵族制度维持的希望。“他喜爱那些古老的橡树,感到它们一代又一代都属于他。他要保护他们,要保护这片地方不受侵害。”他是这么做的,自然是为了维护这腐朽的贵族阶级制度,保持他的对拉比格庄园统治地位,所以他才会在说“我到了这里,比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更感到无后的遗憾。”【3】他的这种感觉,正是森林所象征的生命给他带来的冲击,在这处处充满生命力的地方,这样的反衬对比,让克里福德深切地感到了没有后代的无助,所以更希望康妮能给他生个儿子,今后继承他的爵位,接替他保护的城堡。

对康妮来说,这片森林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新鲜感,有的更是一种希望、欲望,她在其中获得了新生。康妮“背靠着一棵小松树坐了下来,那松树摇晃着,让她感到一种奇妙的生命在冲撞着自己。”【4】在这森林中,始终有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振动着她,让她感觉到了希望,看着森林里的花朵是多么的美好,这里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也是人的自然天性的象征。森林带来的希望和欲望,让她在这里不仅遇到了麦勒斯,找到了爱了感觉,也重新找回了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形如枯槁地活着。“生机勃勃的森林一方面暗示了康妮身上蕴藏着的生命力以及难以抑止的本能欲求,另一方面又是人物心灵世界和自然力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契合的中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林触动、启迪下,她那被压抑的自然本能渐渐复苏。”【5】这种自然本能的复苏,才让她在爱的追求中,释放了自我,森林中的感受也引起了康妮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命运的归宿的联想。

劳伦斯妻子弗里达在其回忆录《不是我,是风》中提到,1926年10月,劳伦斯返回米伦达别墅,开始动笔写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那时正值晚秋,景色宜人,在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时,他常常来到户外,坐在附近一株伞形巨松下,记录下头脑中喷涌而出的灵感,也许正是这种静谧、优美的大自然,给劳伦斯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幻化成了康妮与麦勒斯爱的森林,让他们在其中演绎了浪漫的诗情画意。【6】在这片绿意葱葱的森林中,是生命重生的力量,是希望绽放的绚烂。

三.伊甸园——对现实社会的逃避

原始、神秘而又虚幻的森林,会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而劳伦斯在文本中所创建的这个伊甸园里,主题是精神的解放和对工业文明的逃离。在这里,从被束缚压抑的拉格比庄园得到释放,自然从破碎黑暗的工业社会中得以回归。

在拉格比庄园的躁动与不安与日俱增,和外界的隔离更让康妮不能自持,四肢抽动、疯狂的焦躁、毫无原因的心跳加速让她日渐消瘦。“老林子散发着一种古老的凄凉感,竟让她感到些许慰藉,比外面那冷酷无情的世界要好很多。”【7】苍老的树木表现出的力量与顽强正好与康妮的孤单、脆弱和无助形成对比,作者把树木的灵魂与人的精神状态的意象结合在一起,表明人宁愿在古老凄凉的老树林中得到慰藉,也不愿呆在宏伟的拉格比府里。她选择逃离,她要离开这里。“树林是她的避难所”,“心情差时她独自一人去林子里散步”,“后来她得空儿就逃避到林子里去”,仿佛这片森林就是她隔离外面的世界的伊甸园,康妮把树林当作自己的安身处和避难所,至此康妮开始摆脱整日与克里福相厮守的空虚的婚姻生活,挣脱出他精神钳制。

树林,还是人们逃离这个黑暗社会的一个伊甸园,【8】正值工业文明的进步,给大自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矿区的开发,工厂的建设让大自然在慢慢地消失,原先广袤的森林在现代文明的消耗下已经所剩无几。像克里福德所代表的贵族阶级与资本主义工业秩序的维护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停的剥削和破坏自然环境。“这里是人类重返自然,重新寻找在工业文明中丢失‘天人合一’理想的场所。”劳伦斯的儿时与青年时期,所看到的都仍是“森林密布,良田一片的旧农业英格兰,没有汽车,矿井只是田野上的一些褶皱。”【7】而现在,在他看来“英国真正的悲剧在于其丑陋。乡村是那样么可爱,而人造的应该却是那么丑陋不堪。”【9】正是这种前后的对比,让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对工业文明的描写上是带有憎恨之情的,在同时,他还会还原一个自己内心中所希冀的原始自然的形象,在文本中,就是这片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森林,它象征着未受工业文明侵染的原始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回归本性,才能挽救人类,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康妮和麦勒斯都走进了这座“伊甸园”,投入到自然之中,受到性的启发,躲避工业文明带来的灾难,摆脱这种精神上的压抑和肉体上的折磨,对他们来说,只有在象征着自然的森林中,才能完全的释放自己的欲望与灵魂,才能从心理上降低从工业文明中所受的伤害。劳伦斯所设立的这个伊甸园似的森林,是它用浓重的浪漫主义手笔勾勒出来的医治现代人心灵疾病的一块净土,是他为男女主人公找到的寻求生命复苏的场所,同时也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生态坏境的不满。

四.森林与人体——对自然的赞颂

森林在劳伦斯笔下不仅是作为一种拉格比庄园的一个后花园,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喻体出现。在文本中,劳伦斯将康妮比作森林,也将一些毛发比作类似森林的丛状物,这也是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康妮“就像一片树林,像盘根错节的橡树林,无数的树芽于无声处哼唱着绽放,与此同时欲望的鸟儿则在她身体那盘根错节的密林里休眠。”【10】这里的树林也象征着一种欲望,是树林和树林中的麦勒斯将她从沉沦中摆脱出来,让她再生。由此看出,劳伦斯其实是在试图通过森林这个自然事物来沟通物和我,表现出人物的心灵在自然力的感召下,展示出特定的情境中难以言传的细微变化。

在文本中还描写一些丛状的毛发,将其象征成森林。正如康妮对麦勒斯说的:“你身上长着四样毛发,胸口上的发黑,可头发却并不黑,胡茬是暗红的,而这儿的毛发,这些爱情的毛发却像一蓬金黄发红的槲寄生花丛,这些毛发里数它最可爱!”【11】康妮所说的“这里”的毛发,是麦勒斯上的毛发,是这个地方,让康妮感觉到了爱与生命存在,人生也因此有了希望。当他的胡须和柔软浓密的头发刷着康妮的身子,这种让她感觉是欲望的,也是她对自己的存在感的认知。

康妮的毛发也被劳伦斯写进了文本中,麦勒斯用手把几朵“勿忘我”花儿穿起来摆在康妮褐色的毛丛里,又将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红色剪秋萝放上去,然后说对康妮说:“好啊!那就是我,你不会忘了我的!那是纸莎草丛中的摩西。”【12】他们用花朵来装饰着性器官,呈现出一种欲望与美的感受,花朵象征着青春与活力,用它们来装饰性器官,是劳伦斯想要表现的一种和谐的美。他“意在弘扬血性、礼赞生命和净化人性,字里行间充满着美和诗意,具有一种圣洁的光辉,因而并不给人‘淫’的感觉。”【13】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将身体上的丛状毛发比作森林类的事物,这些毛发生长的地方,也多是性器官,这样的象征似描写更多的是想表现的是这种事物给男女主人公带来的性的欲望,同时展现他自己的“血性意识”和“生命哲学”,是在为人类找寻一种回归个性的方式,原始的方式——性。

“森林”这个意象不管是阴郁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还是一片逃离外界的伊甸园,都是为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服务的。也体现了劳伦斯的在通过森林,呼唤人的本能的释放,是对自然的回归。两性的天然融合,是在森林这片原始的地方,也是一种对自然的赞颂。作者通过“森林”这个意象表达了:要想真正的实现自我,过愉悦的生活,就要与自然交流。只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人们才能恢复自然的天性,返璞归真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合理融洽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① 蒋家国:《重建人类的伊甸园——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C]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② 劳伦斯:《劳伦斯随笔集》[M]黑马译 海天出版社 1996年版

③ 弗里达:《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M] 姚暨荣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1年版

④ 王丽亚:《D.H.劳伦斯小说中的意象》[J] 外国文学批评 1996年

⑤ 刘加媚:《深微细腻 含蓄隽永——劳伦斯象征艺术解读》[J]广西师院学报 2002年1月 第23卷 第1期

⑥ 王凯军,穆宝清《的生态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6月 第24卷

⑦ 蒋昭荣:《劳伦斯与象征》[J]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第5期

⑧ 刘维荣:《浅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若干意象》[J]上海大学学报 1999年12月第6卷第6期

注 释

【1】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22页

【2】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64页

【3】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40、41页

【4】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86、87页

【5】刘加媚:《深微细腻 含蓄隽永——劳伦斯象征艺术解读》 广西师院学报 2002年1月 第23卷 第1期

【6】蒋家国:《重建人类的伊甸园——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22页

【7】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64页

【8】王凯军,穆宝清 《的生态思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6月 第24卷

【9】劳伦斯著,黑马译:《劳伦斯随笔集》 《诺丁汉矿乡杂记》 海天出版设 1996年版

【10】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143页

【11】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229页

【12】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版 第232页

【13】蒋家国:《重建人类的伊甸园——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64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和文学教育 下一篇:《社戏》中的看戏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