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08 12:00:58

遂昌县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

摘要 通过对遂昌县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的分析,针对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加强先进防控设备的推广,加强对森防检疫知识的培训等相应措施,以有效控制该县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的发生。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07-01

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土地面积25.4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1万hm2,占总面积的87.0%,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活立木蓄积量723万m3,森林覆盖率82.3%,共界定了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13.01万hm2,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8.9%,位居全省第一。重点生态林成为遂昌县公路、水源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时间较短,松、杉等针叶纯林和残次林组成的生态公益林占30%。生态功能不健全,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天然防控能力不强,林木病虫害时有发生。另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灾害性天气频发,尤其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趋频繁,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在加快;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受损失林木蓄积105万m3,有利于林木病害和一些次生性、隐蔽性强的害虫暴发。为此,对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进行工程治理十分重要。

1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

1.1 常发性病虫害趋向平稳,偶发性病虫暴发成灾

遂昌县生态公益林中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柳杉毛虫、松褐天牛,偶发性病虫有蕉艺夜蛾、双条杉天牛、鹅掌楸叶蜂、柳杉云毛虫、栎掌舟蛾、青冈栎丛枝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等。近3年,由于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如雨雪冰冻)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等呈上升趋势;而偶发性病虫不时暴发成灾,如松树林发生蕉艺夜蛾危害,杉木林发生柳杉云毛虫危害,乌冈栎林受到栎掌舟蛾危害等。

1.2 测报网络初步建成,但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虽然在各乡镇、国营林场设立40多个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监测点,拥有一支由25名森防员组成的测报队伍,并在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重点村设有专职护林员(兼职测报员),初步形成了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县、乡(镇)、村3级测报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基层森防人员的专业知识普遍缺乏,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许多工作人员不会使用电脑,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阻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1.3 测报设施、技术落后,防治器械种类少、质量差,防控效果不佳

目前应用的蛀干害虫引诱器、杀虫灯、马氏网捕集等监测设备,虽然对监测有所改进,但远远不能适应对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监测的要求,测报、防治设备种类少,技术性能差。现有的防治器械技术含量低,针对山区作业的防治器械少、性能差,在林区使用的安全系数低,防控效果不理想。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种类多,相应的测报技术规程缺乏,尤其是针对浙西南的测报规程,并且多数以人工地面测报为主,由于森林结构日益复杂,林相好,人工地面测报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2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2.1 专门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进行测报、防治技术指标试验试点

生态公益林管理是一项新的林业工作,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是其中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生态公益林自身防控调节能力较强的特点,设立监测点,开展相关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防治技术指标的研究试点工作,为测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2.2 开展无公害农药选用工作,加强先进防控设备的推广应用

林业中使用的无公害农药相对较少,而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对农药要求更高,根据不同生态公益林区进行品种、用量的筛选试验工作。针对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区山高坡度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防治对器械要求高,在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中大力推广先进测报设备、防治器械[2]。

2.3 充分利用营林措施,改善生态公益林内卫生环境

遂昌县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内,优势树种马尾松所占的比例较大,近几年雨雪冰冻对松树的生长势影响很大,次期性虫害加重,应及时采取各种营林措施进行改造,如新造、补植、改造等综合措施。生态公益林立地条件参差不齐,优势树种各有差异,用途不同的公益林,经营措施各有偏重,应实行分类施策,如对城区附近、交通便利之处应以阔叶树为主,对旅游观光景区可以进行色香树种搭配改造,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自身防控有害生物的综合能力。

2.4 调整基层森防检疫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要求高。首先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调整,每个乡镇应配置1~2名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年纪较轻,通过培训就能从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护林员;而林业中心站则配备具有森防检疫专业知识、会使用测报防治仪器设备专职森防员。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加强森防检疫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3]。

2.5 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预防意识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中有许多属于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已在遂昌县发生,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利用科技赶集、送科技下乡等形式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从而提高全社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4]。

2.6 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资金,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投入

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应按规定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购置比较先进的测报设备、防治器械,加强对测报技术标准的研究及森防检疫工作人员的培训。

3 讨论

3.1 加强同竹林、经济林有害生物防控的结合工作

遂昌县在竹林、板栗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设立防治专业队,在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方面有可参照,但由于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的独特特点,在测报、防治上又应区别对待。

3.2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险、社会化防治工作的试点工作

作为林业保险之一的森林消防保险已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险虽有其特点,但森林消防保险可作参考。浙江省的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工作还在探索中,专业的防治公司已有几家,但由于防治指标、效果还没有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试点推广。

4 参考文献

[1] 谢嵘,康国华,周军德.吉安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95-197.

[2] 郭淑霞.邯郸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2011(1):40-41.

[3] 闫友强.山区林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思考[J].新疆林业,2011(1):39-40.

[4] 纪木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1):152.

上一篇:柑桔小实蝇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优良树种火力楠的生态特征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