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6 06:25:53

旱稻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分析了旱稻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出了以“一封二杀三补四拔”为主要内容的旱稻田化学除草关键技术。

关键词 旱稻田;化学除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89-01

五河县自2003年推广旱稻种植以来。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形成年种植0.67 hm2的规模。由于种植旱稻的地块多是低洼地或易涝的旱地,草相与水稻田有较大差异。旱稻田与水稻田相比,杂草种类多数量大,由于直播杂草萌发快,容易形成“草大苗小”的现象,给杂草防除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千金子、稗草、莎草等恶性杂草的发生量迅速上升,加上农户对旱稻除草技术应用的不到位,近年来失治田块大幅上升,旱稻地的除草问题已成为制约旱稻生产的瓶颈。因此,旱稻田化学除草关键技术的应用是旱稻生产得以推广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1 旱稻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

(1)旱稻田草相复杂,杂草种类多,选择几种除草剂混用,往往顾此失彼。根据笔者近年的调查,五河县旱稻田杂草现有23种,隶属10科16属,杂草发生呈现种类多、周期长、旱湿田种类混生等显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杂草种类如下:禾本科主要有千金子、稗草、李氏禾等,以千金子为优势种群;莎草科主要有异形莎草、碎米莎草,以异形莎草为优势种群;阔叶杂草有陌上菜、鸭舌草、香蓼等,以鸭舌草为优势种。在选择除草剂混用时往往不能对所有杂草效果都好,而有一部分杂草无法除尽,这是一些失治田块的主要形式。

(2)目前,由于旱稻生产的时间比较短,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旱稻田的除草剂品种。由于旱稻是一类较特别的作物,且栽培生产时间不长,生产规模不大[1]。因此,没有引起农药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的注意,在旱稻田除草剂的研发和生产上相对滞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一用于旱稻田的除草剂品种。

(3)旱稻田化学除草多是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制约了适应在水稻田应用的化学除草剂的药效。由于五河县地势较低,低洼地和易涝地较多,所以旱稻作为一种特别的作物在当地得以迅速推广,但是这些低洼地和易涝地在通常情况下无水源,尤其在使用除草剂的时候往往缺水。目前,旱稻田用的除草剂多是水稻田的除草剂,多数在有水的条件下药效才能发挥。如播种后用丁草胺封闭,在管理上要求保持土壤湿润,这样封闭的效果好,但往往在播种时墒情不好,导致封闭效果大打折扣。

(4)农户对旱稻除草技术掌握的不够,也是造成旱稻田化学除草失败的重要原因[2]。旱稻的生产历史较短,广大农户还没有熟练掌握旱稻的生产技术,尤其是除草技术,于是就把水稻的除草技术应用到旱稻上,但是旱稻田与水稻田的化学除草差异很大。一是草相不同;二是水源不足,无法保证药效;三是除草的时间要求不同。致使旱稻除草技术应用不到位。这是导致失治田的一个重要原因。

(5)旱稻田化学除草对时间的要求特别严格,稍不注意就会错过最佳防除适期,加大了除草难度,致使除草失败,这是导致失治田块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6)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土壤封闭的效果就差,茎叶处理就相对困难,此时需要补治。补治时杂草生长旺,加大了防除难度,于是农户加大了除草剂的用量,导致五河县旱稻田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

2 解决途径

(1)根据杂草草相的差异,选择合理的除草剂进行混配,扩大杀草谱。由于旱稻田草相复杂,种类多,因而在茎叶处理时要选择防阔叶杂草与防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用,同时还要注意莎草的防除。因此,合理的除草剂配合混用是旱稻田茎叶处理取得成功的关键。

(2)有关科研单位尽快研制旱稻田专用除草剂品种。旱稻具有耐旱性强、节能节水、省工、高产等特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旱稻田杂草难防难除。因此,有关科研单位应尽快研制旱稻田专用除草剂品种。

(3)改善旱稻田的基础建设,保证在除草时能够用水,提高除草剂的药效。旱稻虽然节水,但是关键生育期仍需水。因此,要夺取旱稻的丰产,农田水利建设相当重要。同时保持土壤墒情,提高除草剂的防效。

(4)加强对农户旱稻田除草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户综合应用化学除草技术的能力。一是除草剂品种的选择及配伍混用技术。二是正确选择除草时间,掌握防治适期是旱稻田除草取得成功的前提。如芽前除草杀草丹使用适期在秧苗出苗至1叶1心时,过早施用,易产生药害;丁草胺使用适期在播种后3~5 d,过迟施用,会造成失治。三是保证及时用水,如前所述,土壤封闭必须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保证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四是合理应用除草技术,严格控制除草剂的用量,避免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3 旱稻田化学除草关键技术

旱稻田杂草防除以“治早治小”为原则,以“一封二杀三补四拔”为措施。突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3]。

(1)土壤封闭。即“一封”,土壤封闭选用36%丁恶乳油1200~1800 mL/hm2或60%丁草胺乳油1 125~1 800 mL/hm2于播种后3~5 d对水525 kg/hm2喷雾。施药时要求土地平整,土壤保持湿润。土壤墒情好,土壤湿润除草效果好。

(2)茎叶处理。即“二杀”,对没有进行土壤封闭或土壤封闭效果不好的田块进行茎叶处理,选用10%氰氟草酯乳油600~900 mL/hm2加2.5%五氟磺草胺油悬剂600~900 mL/hm2在播种后15~20 d(杂草基本出齐)喷雾防治,效果优异。对各类杂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对秧苗安全,易于操作。

(3)适期补除。即“三补”,对于上述2项措施效果不好的田块要进行补治:①对稗草失治的田块以及稗草、阔叶草和莎草失治的田块,选用2.5%五氟磺草胺油悬剂900 mL/hm2喷雾补治,效果良好。②对千金子失治的田块,选用10%氰氟草酯乳油900 mL/hm2喷雾防治,效果优异。③对莎草失治的田块,用20% 2甲4氯水剂3 000 mL/hm2对水喷雾,比较经济[4]。

(4)辅以人工拔除。即“四拔”,当前3项除草措施用过以后,漏除杂草的草龄已高,已错过防除适期,没有必要再用除草剂防除,这时草量不是很大,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

总之,旱稻田化学除草的4个环节环环紧扣,土壤封闭是第1关,如果封闭的好,茎叶处理就相当容易,否则茎叶处理就相当繁琐。如果前2项措施得当,就不需要补治和人工拔除。如果杂草没有除尽,补治的药剂选择就相当重要,要有针对性。因此,旱稻田除草的4个环节要注重前期管理,效果好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束必荣,王长伯.旱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初探[J].江苏农药,1999(4):29-31.

[2] 稻田化学除草三注意[J].农家致富顾问,2010(7):48.

[3] 何富恒.稻田除草的技术要点[J].致富天地,2009(5):29.

[4] 赵民军,何吉昌,吴唐福,等.免耕抛栽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06,153.

上一篇:西吉县月亮山种植菊芋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玉米浚单98-3的优点及推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