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马街书会

时间:2022-07-08 06:14:20

话还得从几位外国学者“赶”书会说起。

1997年2月,农历正月十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依阿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殴达伟博士,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晓萍博士陪同下,来到宝丰县。他们是经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兰芳的介绍来考察马街书会的。他们在马街村一连住了五天,不辞辛苦地走家串户采风,探究书会的演变过程和当地的民俗风情。

马街书会没有让他们失望。这里不需要任何粉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静静的,纯纯的,远远离开了喧嚣的都市,犹如世外桃源,藏着一个撩人心魄的天地。

讲一口流利汉语的欧达伟博士惊呼:“这样一个民族的、民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马街书会的传说

马街,位于宝丰县城南的杨庄镇,离城7.5公里。这里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马街村的西面和南面被山岭环抱,东面和北面为应河环绕,一派青山秀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一时间马街内外书棚相拥,人群熙攘,方圆百里几万、十几万人共襄此举,热闹非凡。这就是绵延600多年而不衰、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的“十三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源远流长。不过论起它的起因则众说不一。

一说是春秋时,应国大夫张舒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定居马街,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张公在一年的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他,便于每年的这天聚集马街,以曲怀友,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一说是东汉前,王莽撵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是日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纷纷相助汉军竞渡,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一说是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书会。

无论如何,艺人们代代相传,来马街说书的确实越来越多,而且自元代以来竟无间断。

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有记:元朝延年间,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每年约有千名艺人前来说书,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曾在南阳府做过儒学教谕、告老回乡当上书会会首的文人司士选,在同治二年(1863年)算过一次到会的说书艺人人数。他让这一年赶会的艺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下来一数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人。据说这个“纪录”至今还没有被打破。

眼下石碑已经被风雨剥蚀得残缺不全,远去的岁月也将人们消磨得淡忘日多。但这些都无法抹去历史留给马街的回忆。透过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气势恢宏的书会场面,仿佛听到了艺人们酣畅淋漓的大书小段。

放眼几百年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惟马街书会宠辱不惊,亲疏不争,似瓜瓞绵绵,不绝于世,留下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四方才俊聚马街

书会的会场在马街村北面的应河两岸及火神庙附近,其规模足够进入“吉尼斯大全”了,东西长1500多米,南北宽大2000多米。近几年赶会的人多了,渐渐又向村东发展过去,面积约有三四平方公里。这里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除了远处的农家屋舍和树梢间的袅袅炊烟,周围常常弥漫着的是庄稼清甜的气息。

一入腊月,马街便没有了寂寞。村民早早地忙碌起来,里里外外收拾一遍,吃的用的准备一番,就等着书会那天待客了。艺人们也早盼着这一天,正月十三一大早就来到了会场。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再看赶书会的群众,一个个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顶着仍有几分凛冽的寒意,沿着乡间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一般向马街涌来。不上半天工夫,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庙前庙后,到处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游的、逛的,好不热闹。

在正月十三这天,附近很多农民除了赶书会看热闹外,还要办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在会上“写书”――像相亲一样,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去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的想庆贺丰收,助助兴;有的是修房盖屋,图个吉利;有的要娶媳嫁女,觉得这样的大事应该办得隆重些。这样“写”台说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美,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很体面。当他们在艺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满意的之后,便开始商议书价。

双方谈妥了书价,艺人就收起摊子随写书者而去,这就算是“写出去了”。在书会上“写书”,有时一个村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形成了唱“对台戏”的局面。当然赢者最后还是要再加些钱的。

赶马街书会艺人们都是自发的,但似乎已经约定俗成,绝大多数艺人只要来过一次以后,若无特殊事情总是年年都要来的。在曲艺艺人的心目中,“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已成为自己神圣的节日,书会对于他们就像一个难得久居但可一聚的“家”一样。艺人们常年分散在各地,难得见面,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使他们有了一个欢聚的机会,大家亮书会友,切磋技艺,自然乐此不疲。再说,艺人们到马街赶会,确实还怀有一种心理,认为一年里只要来过马街,这年的生意就会红火,事业必定兴旺。

曲艺多情,马街有幸,书会拉长了人们的视线,那一棚棚清新亮丽的说唱,将一种艺术效果变成了一种理想的意境,确实是很诱人的。

名家常来串“亲戚”

马街书会每年都有大家光临。

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骆玉笙是1995年来“赶”的马街书会。十几万观众、几百棚说唱汇成的壮观场面使骆老激动不已;她的一曲《重振山河待后生》高亢激昂,堪称石破天惊,赢得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喝彩声,曲艺之乡的两千多名观众为之倾倒。这一年骆玉笙已是82岁的高龄。

因说《岳飞传》、《杨家将》而走入千家万户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已经是四进马街了。1981年她是与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曲协主席陶钝先生一起来的,赶会的群众听说后围得人山人海,偌大的宝丰县城一派“万人空巷看兰芳”的景象。1990年她二进马街,带来了鞍山市曲艺团,几场演出,常常是一袭大红旗袍在身的刘兰芳显得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每次临场发挥的“赋赞”都是一口气说下来,不滴汤、不漏水,贯口如爆,声韵铿锵。接着1995年、1996年她都来了。每次来马街,书会上都要掀起一阵冲天撼地的“兰芳潮”。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来过多次。当年他与唐杰忠一起,随着涌动的人流把马街的民间艺术与曲艺表演看了个够。他们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欢呼。这场面让姜昆颇为动情,他说:“我参加过那么多的曲艺活动,最隆重、最盛情、最受欢迎的还是在马街。”姜昆现在还当着宝丰酒厂的名誉厂长呢!

还有赵铮。这位曾经担任过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省文化厅顾问、省曲艺团团长,以“赵派”艺术蜚声中州曲坛的著名坠子表演艺术家,更是与马街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隔两年就要回来看看,串串“亲戚”。

马街继续书风流

一个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村庄,竟让众多的曲艺艺人肃然起敬,奉若神明。

实在不需要太多的感叹。单看中原,河南各地曲艺比较兴旺的“会”在过去相当不少。但遗憾的是,多数已经衰落,惟独马街书会却越来越活跃,许多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

然而,走近马街书会看得更清楚些,对它的过人之处才细细品味。如果说书会是“根”,那么这个“根”只有深植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土壤里,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历久不衰。倘若把马街看做是一泓甘泉,那么,正是它充满灵气的汨汨清流给了书会以不尽的呵护和濡养。事实上,这股清流已经成为书会繁衍的希望。四面八方的人都向这清流涌来,为取得一瓢饮,为享受这醉人的琼浆。

在马街,你可以亲身感受到曲艺那迷人的魅力。这里不仅有“满汉全席”,也有“小葱豆腐”;不仅是金戈铁马,也有小桥流水。几个世纪的精雕细琢,使得并不年轻的民间说唱艺术越发富有吸引力,那其中的“乡土味儿”就像是陈年的美酒,入口生香,回味无穷。

在马街,你会发现这里的村民对曲艺都是那么的喜爱。他们对操办书会兴致极浓,盛于过节,赶书会要比过大年还热闹。村民们与艺人情同手足,亲如家人。

在马街,人们还会告诉你,每年这个时候,省、市、县的各级领导都要来赶会。他们同村民和赶会的群众拉家常、谈致富,与艺人们交朋友、问冷暖,大家的心里都热乎乎的。在说唱摊棚前,他们一样挤在人群里,或站或蹲,看得非常认真;晌午一到,也会在会场卖小吃的小摊喝上一碗羊肉冲汤,夹上一个牛肉火烧,虽说“寒酸”了些,可干群的感情却拉近了许多。

马街书会让人难以忘却。说的醉人,唱的醉人,那夹杂其中浓于血、酽似酒的乡音乡情更醉人。每个亲历其境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无论是说唱者还是观赏者,统统被裹挟推拥,沉浮其中,整个人都被那世间叹为观止的奇景妙韵所溶化、所震颤。

今天,中国曲艺家协会已经正式命名平顶山为“中国曲艺城”,宝丰县为“曲艺之乡”,马街书会便被列入“中国十在民俗”之一。中国曲艺史上再次为中原、为鹰城、为宝丰马街留下风流的一页!

上一篇:“落魄商人”制造中原绑架第一案 下一篇:猜疑猜破五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