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初探

时间:2022-07-08 06:00:57

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初探

摘 要:在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全文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农业特色,研究红花岗区的农业实用技术文献的分类、分级、加工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建成辣椒、番茄、黄瓜、马铃薯、大蒜、肉猪、肉羊、脱毒红薯、鱼腥草、草莓、西兰花、密本南瓜、莲藕、萝卜等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及其多路径检索系统。

关键词: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农业到信息农业的转变过程[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渗透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作用。面对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市场化、困际化和信息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然要走依靠农业信息化带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2]。红花岗区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尤其是农村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服务农村,用快捷的信息服务农民,以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始终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没,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2月,经区委批准由区委组织部、区农办、区科技局共同发起组建了区农业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中心由区委组织部分管部长任主任,区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任常务副主任。目前,区农业信息中心与区远程办在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基本达到硬件设备、信息员队伍、人员调度和课件制作的“四个共用”。中心与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合作协议书》,红花岗区已列入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区。本研究课题就是中心承担的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之一:“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区(红花岗区)建设—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

二、农业区域性特点

我国地域广大,纬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其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的气象因素(日照时数、温度、湿度、降雨量、蒸发量、霜情等)决定了其种植作物的品种以及栽种和收获的时间。如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大豆等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3]。在南方如贵州省,同样是辣椒,在黔北、黔西北、黔中、黔南四大辣椒产业带适合种植的品种也各不相同。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种植作物的品种,即使是相邻地区,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虽然种植品种一样,但果实的成分含量却有不同,有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同是在黔北辣椒产业带,遵义朝天椒和绥阳小米辣就有很大的不同[4]。因此,本研究课题针对红花岗区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集聚产业发展需求,收集整理具有红花岗区特色、针对性强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贮藏加工等领域的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建设符合红花岗区区情的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使这一地区的农民朋友能早日掌握最新的、科学的农业实用技术,尽快踏上致富之路。

三、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文献收集范围

果树类:主要包含园地选择、园地规划、授粉品种配置、疏花疏果、套袋决策、整形修剪、土壤管理与施肥决策、营养诊断、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水分管理等。

畜牧类:包括品种选择、种草品种决策、饲料配方与饲养技术、饲草种植技术,场舍建设、疾病咨询、繁殖技术、管理技术、肉产品加工及贮藏等。

蔬菜类:主要包含适宜栽培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时间与密度、大田管理、土壤养分管理、无公害施肥技术与化肥投入控制、农药残留控制、有害生物(含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减少、硝酸盐与重金属含量控制、无公害检测标准与技术、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灌溉与排水等。

作物类:主要包含栽培环境与土地、品种与种子、播前技术方案、大田管理、植株异常与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灾害防范与补救、肥料运筹、收获贮藏等。

2、文献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生产区域性的特点,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面向特定区域的“三农”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必须来源于本地区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因此,为制作适合本区范围内具有地域性的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让农业实用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课题组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畜牧兽医系、遵义市农牧局、红花岗区农牧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合作,在红花岗区作了实地考察调研,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研究确定了该区域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养殖种类,并制作了符合该区域条件要求的农业实用技术文献数据15800篇(条)。

3、收集、加工与存贮检索技术

制定统一的农业实用技术文献数据库建设、、维护、使用技术方案,根据方案分类别进行资料收集与数据加工。在文献信息的编排组织方面采用手工分类、标引技术;在文献信息的存贮管理方面采用全文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的检索方面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智能信息检索等技术等。

4、数据库与检索平台选择

采用TRS系统作为数据库平台,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选用Windows Sever+IIS+TRS全文数据库+ASP.NET+TRS ADO(或JSP+TRS JavaBeans)实现数据库建设与基于Web系统的开发,后台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存贮和管理,前端分别采用不同的工具实现信息维护和,所有的应用功能封装在Web应用服务器层。

5、示范应用

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进行应用示范。

四、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1、信息数据收集、加工与存贮检索技术。

2、数据库与检索平台选择。

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途径:

(1)命令检索:命令检索是使用一些特定的操作命令来实现信息检索的方法.不同的系统一般有不同的检索命令表达方式,各个命令的综合应用可以精确地表达检索提问式,灵活地进行各种检索策略的比较,简捷快速得到比较理想的检索效果.一些大型的信息检索系统都提供命令检索方式检索信息。

(2)菜单检索:菜单检索是一种方便,易掌握的检索方式.普通用户只需要根据菜单的指引,通过确定适当的选项和功能键便能够完成信息检索.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菜单方式检索.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操作步骤繁多,检索时间长,检索费用高,检索功能不如命令检索好。

(3)分类检索:检索工具按照事物的某一属性将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分类组织,为用户提供分类途径供用户检索数据库。

(4)关键词检索: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数据库检索都提供有这种方法。用户可以根据检索课题需要,选择检索词,制定检索式(检索策略),检索者直接输入检索式进行信息检索。如CABCD-ROM数据库的"Search"方式检索,万方数据库的"自由词检索",网络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方式检索等等均属于此类。

(5)索引检索:大多数数据库的机读版本均同时带有各种索引,为用户提供索引方式的检索信息.不同的数据库提供的索引种类不相同,用户可以根据检索课题的已知信息利用数据库提供的相应的索引进行检索。如CABCD-ROM数据库提供的9种索引。

(6)词典检索:用户从数据库词表中选择检索词进行检索的方式。词典检索是指数据库提供词表,供用户从数据库词表中选择检索词进行检索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使用叙词语言的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利用词典检索是比较好的。它可以帮助用户排除非规范化的检索词,提高检索的查准率。如CABCD-ROM数据库提供的"Thesaurus"检索就属于此类检索。

(7)浏览数据库:不需输入检索词,直接通过选择数据库记录范围的方式浏览数据库中的文献记录。

五、小结

针对红花岗区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集聚产业发展需求,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收集整理具有区域特色、针对性强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贮藏加工等领域的农业实用技术事例,建设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数据库资源,为“三农”提供权威、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农业实用技术。这种农业技术的信息化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等特点。是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率低的难题,以及充分满足农业生产者对农业实用技术需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5]。

参考文献:

[1]耿学富.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2011,(5):39.

[2]张建平. 河南省农业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8,(9):132-134.

[3]毛玉清. 网络环境下区域性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2):53-54.

[4]涂祥敏,杨 红,韩世玉. 贵州辣椒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发展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121-123.

[5]张峻峰,蔡世英,孙素芬.北京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数据库及多媒体资源的建设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3):21-23

作者简介:史 晶(1958- ),男,湖北武昌人,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咨询策划。

上一篇:试论新形势下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 下一篇:都匀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