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天上真的可以掉馅饼

时间:2022-07-08 02:07:15

今天是密歇根州立大学food bank开放的日子。food bank该怎么翻译?在去food bank的路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译过来是“食物银行”。“食物银行”是个什么东西?是救济、赈灾还是粥场?我的一个韩国同学,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来上学,上次一下就从“食物银行”领走了一车免费食品。反正有免费的东西吃,粥场就粥场,我认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食物银行”的门。来申请免费食物的人还真不少!当地人居然比外国人还多!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坦然。这样比较好,比较不容易让人脸红。

先填申请表:姓名、年龄、学号、性别……咦?性别那一栏怎么有3个选项?除了Male(男)、Female(女),还有Transgender,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变性人”吧。

填完表,要检查学生证。还好,我带了。什么?还要出示课程表?要这个干什么?难道,不同专业的学生,得到的免费食品不一样?农学院的同学能得到绿色食品,西班牙语和法语系的学生能得到字母饼干,艺术系的学生能得到毛笔,想吃什么自己画……难道美国人也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那么城市规划和建筑系的学生呢,难道只能吃砖头吗?

排队等着交申请表时,我就这样胡乱猜测着。交表时,工作人员解释说,要求出示课程表是因为,从课程表上可以看出,申请者这学期是不是选了课程。大学的学制很灵活,你可以一个学期选修80门课程,也可以1门都不选。

哈哈!原来是为了防止有人白吃干粮不上课。

交了表之后,还要面试。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我看了看“食物银行”的宣传册,上面说,我们学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食物银行”是美国大学中最有名的,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食物银行”每年都能获得25000美元的捐款,在美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下,“食物银行”能以平均0.18美元一磅(约为0.45公斤)的优惠价格购买食品。要知道,在这里,最便宜的香蕉也要0.69美元一磅呢。

如果申请获得批准,我们每两周就能领一次免费食物。看来,这种慈善活动叫“食物银行”还真贴切,有人存才能有人取,存进食物和爱,取走感激。

终于,一个黑皮肤的MM叫我去面试。她把我带到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摆满了食物。本来以为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没想到,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盒子堆了一桌子:大米、豆子、麦片、西红柿酱、水果罐头、意大利面、花生酱、金枪鱼罐头,微波炉爆米花、彩色橡皮糖,甚至还有纸巾……东西多得足够开个杂货铺。

那个黑MM指着每一样东西为我介绍,碰到我不知道的东西,她还会跟我讨论这种食物的烹调方法,然后告诉我可以拿走多少。此后,她把我的申请交给志愿者,让他们按照表格上填写的数量给我拿食物。

面包是不限量的,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可面包太硬了,我只拿了两块。

去了一两次之后,我有了挑选食物的经验:墨西哥人爱吃的那种豆子,看着就没胃口。还有一种黄色的酱,不仅颜色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味道也怪怪的。我以后不会再要这种酱了,还是留给喜欢它的人吧。

从“食物银行”出来时,我看见几个教工模样的人开着大马力的车,装满了食物,扬长而去。我不禁埋怨他们“与穷学生抢食品”,可看着自己手里沉甸甸的食物,心情又渐渐好起来。

从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可这一次,我真的被“馅饼”砸中了。

选自《青年参考》

上一篇:美女哑铃 第22期 下一篇:蠢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