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

时间:2022-07-08 01:28:02

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建立在制约性原则基础上的会计制度才能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因此,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质量,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十分重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强化策略

目前,我国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会计信息不够完整、会计信息真实性有效、会计监督措施的执行力度较差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我国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之一。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创新式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基本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执法监督和社会建设管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加强现代化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资源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不仅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现实需求,也是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客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收支情况、预算、资产现管理状和负债管理情况都属于会计监督的范畴。其一,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和各项行政支出进行全面监督,衡量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行政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管理准则和法定标准是会计监督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支出项目的审查是会计监督的重点,在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二,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体系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的首要环节,在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财务预算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三,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定期审查,确保资产的利用率最大化;其四,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最新的预算法中严格限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举债条件和举债额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可以有效降低其举债风险。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主要采用日常监督为主、专项监督为辅的监督形式,但由于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一方面体现在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意识较弱,另一方面体现在日常监督漏洞很多。另外,专项监督是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专项监督,才能深入、彻底地对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只有创新会计监督形式,使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会计监督的目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客观需要。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内部控制体系在提升组织体系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在制约性基础上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会计监督体系是制约性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建设,有利于确保各项经济收支活动顺利进行。另外,会计监督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合理性的必要途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有利于各项预算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在我国全面促进廉政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建设来促进廉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完整性、真实性的会计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的重要信息依据,建立系统化、制约性的会计监督体系,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行政事业单位乱收费现象的发生,还能有效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公款支出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确保国家资产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内在动力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单位领导为了达成某种利益管理,主观控制会计监督体系,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体系形同虚设,目前,在我国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信息真实性较差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在动力严重缺乏,也这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质量较差、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背景下,不断增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内在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现代化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等途径宣传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让全体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会计监督体系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廉政建设的内在动力。会计监督意识的培养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要途径,如果国家公职人员的会计监督意识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那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会计监督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内在实力。组建高素质的财会管理团队是必要的,由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财会人才构成的团队才能满足会计监督工作的需求。另外,要注重财会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结合时展趋势不断创新会计监督体制,才能使会计监督制度保持先进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

(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特点,制定出系统化、全面化、细节性的会计监督体系,才能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相对有效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传统的会计监督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完善财务预算监督制度、创新会计监督形式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制革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要策略。

一方面,近些年来,我国财务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财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在财务信息公开化的发展背景下,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行政预算受到全体公民的监督,不仅可以促进各项行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还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价值,确保各项行政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监督工作过程中,建立一体化的会计监督平台是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形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会计监督平台的各项功能,制度完善的日常会计信息登记制度,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另外,利用会计监督平台的分析和整合功能,可以发现财务信息的相关价值,找出各项不合理现象的内在根源,使专项会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快速发展的必要工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强化制约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组织运行效率和质量,还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鑫.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9).

[2]李红.简析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4).

上一篇: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合理避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