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学校践行福建精神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8 01:01:53

关于职业学校践行福建精神的几点思考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新时期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直接服务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以福建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创新性人才,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认为践行福建精神应结合其实质内涵与职业学校的发展实际,具体可以从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教育对象与办学模式、德育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增强以下四个方面意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一、增强服务奉献意识,践行“爱国爱乡”精神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就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希望用职业教育振兴民族工业,改善人民生计,摆脱国家积弱积贫的落后状况。而如今,为提升和保持国家竞争力,各国更加重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在“十二五”时期也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与使命感,主动践行“爱国爱乡”精神。

其一、要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意识。高水平的服务能力能够直接促进提高教学质量,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此,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学生家长也会反过来支持我们职业学校的发展。可以说,职业教育若能真正树立“服务第一”的职业教育思想,就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办学吸引力,就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逐步改变“等、靠、要”的被动办学局面。国务院先后批准了促进福建发展的“两规划、一方案”,赋予了福建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学校,应该积极作为,为促进老区苏区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其二,要增强敬业与奉献意识。在推崇学术教育和文凭至上的社会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仍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职业学校教师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仍然较低。如果我们不正视商品经济的冲击,苛求教师一味“安贫乐道”,那是不现实的。但在不断完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更要强化职业学校教师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为,精神的愉悦更能激发教师的职业动力与奉献意识,这是教师职业的一大本质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树立起对职业教育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从而形成“德正、业精、博学、善教”的良好教学氛围。

二、增强包容开放意识,践行“海纳百川”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纳百川,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视野;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智慧;不仅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开放。回顾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发扬了‘海纳百川”的精神而成就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表明,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如果说传统的企业培训是定界于企业的一种思考,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定界于学校的一种思考,那么职业教育必须从定界的思考升华到跨界的思考。为此,我们不能在学校的“围城”中办学。作为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具有包容开放的办学意识,大胆践行“海纳百川”精神。

其一、职业学校在吸纳与教育学生时要具有一种包容意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的规模基本相当,成人教育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职业学校同时也面对着更多的学习困难较大、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以及社会中教育层次更加复杂的群体。为此,我们更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教育对象,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打破对受教育者只进行青少年时期的一次性、阶段性教育的传统习惯,将教育对象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并向纵向延伸,使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这也是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赋予了职业教育以新的内涵。其二,要增强开放的办学意识,积极主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高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办学,必须关注现代企业与现代学校的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的融合;中高对接的机制,必须关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还要关注“山海对接、闽台协作”。职业学校的师资既要有来自高校的,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更需要的是双师型的。我们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跨界的视野、区域经济的视角、社会人才规格的视点去形成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形成“开拓、包容、合作、进取”的校风,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三、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践行“乐善好施”精神

职业教育有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传统,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技能培养的同时,不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转化能力,也势必会影响其社会竞争力。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会直接侵蚀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很容易使职校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的性格特征。因此,职业学校应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教育学生做事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而“乐善好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福建人民的优秀品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恩图报”的理念孕育出了一代代有为有良知的优秀企业家与商人。职业学校应把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重要目标,以践行“乐善好施”的福建精神。

其一、加强诚信教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诚信是善良的一种体现,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本质要求,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特别是在目前这个还缺乏诚信体系的社会大背景下,诚信教育尤显得重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学校应围绕“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立人”这一目标,培养学生“诚信无欺,言而有信,以质求信,以信求财”的职业意识。收集宣传诚信立人、诚信立事的成功个案,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学生各个阶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诚实做人、诚信经商的重要性,为走进职业世界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石。其二、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人类美好的情怀,懂得感恩才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懂得感恩才会主动回报他人、社会与自然;懂得感恩才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近几年,国家对职校生资助补助的力度最大,职校生受惠也最多。职业学校应该充分挖掘这一德育资源,教育学生“心怀感恩,学会做人”,懂得感恩父母、师长、他人、社会、国家与自然。职业学校应发挥注重实践的优势,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助人自助的快乐,找到生活的信心与热情,并培育出良好的思想品格与道德情操,形成“知恩图报、乐善好施、促进和谐”的良好育人风气。

四、增强创业创新意识,践行“敢拼会赢”精神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可目前,由于我们社会依然深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缺乏;就业观念保守陈旧,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及白领阶层,还是成为青年学生的就业首选。以致出现了高学历低就业、高薪难聘高级工等现象。一边是企业的用工荒,一边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很多是“高不着、低不就”。职业学校应充分认识社会就业、创业的现状,主动发挥自身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优势,着重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践行“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其一、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学一门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与创业的前提,也是职业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实训课教学、举办技能大赛、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当然,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操练,但绝不是简单的机械操练。缺乏心智技能调控的操作活动是刻板的、形式化的,即使具有“一技之长”,也只能发挥操作技能的工具性价值。职业学校要营造“乐学、勤思、恒练、善用”的学习氛围,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在使用工具中进行创造、革新,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主体。这样培养出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劳动者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其二、增强创业教育意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福建具有独特的创业历史文化。创业能带动就业,尤其在高度重视微小企业发展的今天,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想创业、敢创业,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敢拼会赢是成功创业者应有的精神品质。职业学校要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开拓。学校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指导课,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训练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召开优秀毕业生报告会,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指导,实现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与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互动,为职校生今后的职场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少数具有创业条件、创业意愿的学生,应给予针对性强的具体帮助和创业信息咨询服务,并在创业中给予指导和跟踪服务,促进更多的职校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鲁昕:《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6月25日。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的经验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9期。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成果集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立足课程建设 致力办学特色发展 下一篇:新版课标:引领写作本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