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7 11:56:16

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乙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显效21例,占51.2%,有效18例,占43.9%,无效2例,占4.9%,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而对照组41例患者,显效10例,占24.4%,有效22例,占53.7%,无效9例,占21.9%,治疗总有效率为78.1%,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

关键词:乙型肝硬化;阿德福韦酯;谷胱甘肽;临床治疗效果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流行比较广泛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每年大约会有30~40万人死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分为失代偿期和代偿期,从代偿期发展为失代偿期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医学上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状,如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肝肾综合征等,对患者生面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我院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36~63岁,平均年龄为(54.5±5.8)岁,乙型肝炎病程8~25年,肝硬化病程3~10年。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程等方面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清蛋白、支链氨基酸、多烯磷脂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止血、利尿和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加用10mg/d口服阿德福韦酯进行长期服用,同时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溶液为100mL氯化钠溶液加1200mg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进行1次静脉滴注。患者出院后,每次给予患者3次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0.2g/次,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等进行密切观察,每2w检查1次患者的肝功能,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2] 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得到改善,腹水减轻和黄疸消退,观察指标接近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和各项观察无改善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均出现轻微头晕、头痛和恶心病例,患者均能耐受。对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现与使用阿德福韦酯相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肝硬化是一项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肝硬化失代偿期一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腹水,常见引发原因为低蛋白血症、血浆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升高、门脉高压和淋巴液回流受阻等。因为大量腹水,会造成体液分布异常,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加上大量腹水对肾血管的压迫,会加重肾灌注不足。患者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死率更高,会引发一定的并发症[3]。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花费比较大,一项主要病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持续的病毒复制,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和肝脏炎性,一项关键环节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延长生存期,减少医疗卫生支出。阿德福韦酯在人体内可水解为阿德福韦,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阿德福韦是一种属于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可在细胞内的激酶作用下,活化磷酸化为阿德福韦二磷酸盐,与自然底物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后,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终止病毒链的合成,阻止病毒组成。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口服阿德福韦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进行有效抑制,促进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对患者肝炎性坏死和纤维化进行有效改善,可明显改善各项观察指标。经观察发现,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下,应用常规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4]。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人体内一种天然肽,具有促进蛋白质、糖、胆酸和脂肪代谢的作用,含有一定的硫基,具有抗自由基和解毒特点,通过转甲基及转丙胺基反应,实现较好治疗效果。而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保护肝脏的合成、灭活激素和解毒等功能,有利于消化道对脂溶性维生素和吸收脂肪的作用。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并促进胆红素和胆酸代谢,减轻肝组织损伤,并促进肝组织损伤的修复,以维护肝细胞的正常功能[5-6]。阿德福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肝炎性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对病毒复制进行有效抑制。本组资料中,应用阿德福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硬化患者41例,显效21例,占51.2%,有效18例,占43.9%,无效2例,占4.9%,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从经济成本控制角度看,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临床医学中,是一种常用的经典保肝药物,是一种比较便宜和高效的药物,可有效减少患者治疗中的经济压力,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乙型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肝硬化失代偿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匡晓琴,胡久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观察[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12(2):34-3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3(1):40-56.

[3]唐建平.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40(22):182.

[4]国平,卢贤立,郑 旭.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4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学杂志,2004,26(6):173-174.

[5]楼非鸿,吴伯瑜,杨际慧,等.还原型谷胱苷肽治疗烧伤后肝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04,12:222.

[6]星,陆才金,周里琳.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1,23(5):1293-1295.编辑/苏小梅

上一篇: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 下一篇: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