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时间:2022-07-07 07:27:11

关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股建筑高潮。在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监理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公正有效管理合同,从而使工程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至今已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这一制度有效的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遏制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某些腐败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鉴于此建筑监理制度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一直褒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监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一、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1)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背景复杂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背景大多数较为复杂。许多高资质的监理企业大多数脱胎于设计院、建设科研单位、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这就带来了三个主要问题:工程监理的规范性受到影响,因为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的背景不同,所以它们擅长的业务不同,职业中受着原单位的影响;有的监理企业还是别的行业的“副业”,因此企业的发展不被重视,监理的实力难以提升;监理业内竞争不公平,承接监理任务的机会不等,监理工作的力度也不同。

(2)监理工程师少且监理人员专业单一

在整个建设监理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退休技术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真正获得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人数大约只占整体的 1/3。

而监理人员按照要求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但要有技术专长,还要有综合知识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虽然我国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很多是土木工程,但同时又具备多年实践经验的监理人员是比较少的,部分工程监理人员只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只会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和监督,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同时,有的监理人员虽然是技术方面的行家,但对其他专业的了解甚少,尤其缺乏经济、造价、合同法律、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导致监理人员不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进一步导致了工程监理工作效率的降低。

(3)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和监理人员能力不相称

我国的监理企业在不同等级的资质中,监理工程师仅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因此在当前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下,同样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在不同等级的监理企业,就承担不同等级的工程监理任务,常会出现在高资质等级的监理企业里,低素质的监理人员可以监理高等级的工程,在低等级的监理企业里,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只能监理低等级的工程。这种仅依据监理公司的资质等级,不依据监理工程师、监理机构的条件,认“牌”不认“人”的现象,就必然导致借牌揽活、挂靠注册的不正常现象。这是建设工程监理资质管理、监理市场管理应该重视的问题。

2、建设工程监理市场存在的问题

(1)建设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市场仍存在地区保护、监理市场的条块分割、违规交易、行政干预等不良现象,缺乏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理业的正常运行。同时,又由于业主对监理招标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监理招投标不规范。许多业主先内定监理单位,招标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监督部门而走过场,不少的监理招投标只是形式而已。据调查,监理任务委托中,通过真招标的低于 50% 。地方性的保护特别严重,在监理招标投标中,有意设立各种条件保护当地的监理企业。行业分割的情况也很普遍,设置非本行业的监理企业不易跨越的门槛,从而保护本行业的监理企业。

(2)建设工程监理企业降低服务质量低价揽活

业主对工程监理的认识不足,将通过降低工程监理费来实现投资控制的目标。所以,部分监理企业通过降低服务标准减少成本,从而迎合业主省钱的心理。有的监理企业采用低价承揽监理业务;有的通过设立“阴阳合同”;还有的甚至采用行贿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过低的监理取费必然造成监理企业减少投入,服务质量因此也会降低。这些企业提供不了优质的服务,必然会损坏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名声。

3、建设工程监理机构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程师责大有职无权

我国监理实践中,很多监理项目的监理机构都责大有职无权,一般只有质量控制权,而合同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等掌握在业主手中,造成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分割。部分监理工程师没有权力又得不到业主的信任,必然导致监理才能难以发挥,但是监理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少。

总监理工程师对外应代表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履行监理委托合同,对内具有人事支配权,在监理工作中还有造价控制权。但在实践中,一些项目监理机构的物权、人权、财权由公司控制;分包商、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工程监理基本无权过问。总监理工程师对内既无人事支配权也无经济分配权;对外既无工程造价控制权,也无分包商、供应商资质的审核权。

(2)缺乏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监理工程师应该是专业知识全面、经验丰富、道德良好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都应由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所以在监理招标时,业主据此对监理机构提出要求,为了中标,监理单位在投标时只得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填报监理机构的人员组成。在填写的这部分监理工程师中有的是挂靠注册人员,总监理工程师往往同时在多个工程上挂名;有的是监理公司的管理人员,只有少数能真正进场对监理项目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投标时是一套人马,进场是另外一批低资质的人员。有的项目上专业人士不够,就用技术工人来凑人数。这些直接削弱了监理机构的力量,降低了监理目标控制的力度。

三、解决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管理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双重准入管理。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主要考量监理企业的资历业绩、信誉和管理水平等。实行监理企业的资质充分体现了承揽监理工程的能力 ,即控制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的能力。搞好一个建筑工程的监理不仅是项目监理的问题 ,对监理单位的各方面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强化监理企业资质管理,就要求监理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独立的进行核算。严格监理企业的资质管理,是保证监理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监理企业资格管理的法规,使其能够进行科学管理,自我约束。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主要考量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等。实行建设监理双重准入管理制度保证了只有具有相当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监理企业和个人才能进入监理市场。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保证监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2、完善监理制度,规范监理市场

首先业主充分放权,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扩大监理人员的权力。改变监理仅能以质量控制为主的现状,让监理人员做到权责一致的管理。与此同时,定期对监理工程师进行考核,以防、腐败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这种现象要严惩以待。不断提高监理单位的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制度规范化,建立健全监理组织机构,把国家制定的相关监理制度细化,结合当地特色制定出地方工程监理市场相应的管理条例,从而推进各级监理工作的法制化进行。最后,拓宽监理的业务范围,发展建设工程前期、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业务,改变仅停留在施工阶段监理的现象。

3、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监理人员的技术、监理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监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包括监理人员要持有国家法律规定的资质证书,所学专业必须和从事的行业对口;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根据监理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鼓励监理人员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的水平,监理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定期考试以促进监理人员不断学习。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向监理人员传授最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技术、行业热点。监理单位注重组织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权职一致。

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业主获得最大投资效益,使工程监理健康、全面的发展,工程监理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工程监理分工和作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根据我国工程监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实施对策才能引导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走出国门、走出世界,推动我国工程监理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鹏跃. 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03)

[2] 熊金保. 增强工程监理的质量行为的管理探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0(S1)

[3] 肖玉华.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理[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8)

上一篇:火电厂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分析 下一篇:物流业对生产业贡献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