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手型与专家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7-07 04:45:53

熟手型与专家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比较研究

摘要: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完美,一旦教师缺少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设计也会黯然失色。笔者以延吉市某小学为例,从教师的沟通能力、课堂评价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六年组熟手型与专家型数学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找到两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提高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的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比较

G623.5

一、前言

我国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2011年又颁布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熟手型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这一阶段的教师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期,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教师很难继续发展。熟手型教师如何打破高原期的瓶颈?笔者以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视角,从教师的沟通能力、课堂评价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六年组熟手型与专家型数学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找到两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促进熟手型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提高。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了比较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等,通过录音、文本分析、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编码,频数分析以及整理对两位数学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提纲,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分别从两位教师的沟通能力、课堂评价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来比较两位数学教师相同的20节课,进而发现两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共性与差异。

三、课堂实施能力的比较结果

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原则,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组织教学中展现的能力。笔者统计了两位教师相同的20节数学课,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课堂提问、教师倾听、课堂评价能力、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使用频数进行统计,进而发现两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共性和差异。以下是笔者的听课内容和有关频数统计的复合式折线图。

通过比较,发现两位数学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可以及时、高效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两位教师以对学生的加分为主要评价方式,也深得学生们的喜欢。此外,两位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问。

两位数学教师在课堂实施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表现为:

(一)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通过图2可以看出,M2教师的语言表达多为提问性语言和陈述性语言的表达,启发性语言使用次底钌佟SM1教师相比,语言表达频数波动最大的是启发性语言和命令性语言的使用。

(二)在课堂倾听方面。通过图3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倾听的各维度都存在着明显差异。M2教师倾向于使用简单评价性倾听,而M1教师倾向于使用简述评价性倾听。从图中也可以看出,M2教师度学生的忽视性倾听高达30次,而M1教师在20节课中只有5次。

(三)在课堂提问方面。通过图4可以看出,频数波动最为明显的是两位教师对重复性提问的使用,M1教师有73次使用重复性提问,但M2教师有33次,在管理性提问中,M1教师使用了4次,而M2教师使用了0次。在相同的20节课中,两位教师采用理解性提问的频数只有一次之差。

(四)在课堂评价方面。虽然在20节课中,两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155次,但在评价的各维度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M2教师以师生评价为主,以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为主,有关数学思考的评价11次,情感态度的评价6次,而M1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19次。M2教师的丰富性评价语言次数为0次。

四、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信念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的语言表达、站姿、行为或是一个微笑、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这些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是教师信念的体现。教师没有积极向上的教学信念,对工作失去热情,每天周而复始的做相同的事情,缺少创新,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受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一名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它会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薄弱,也是影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与M1教师相比,M2教师缺少教学反思,对于教学反思日记等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会把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等同起来,教师想要提高课堂实施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并增加其反思的途径。

(四)教师缺少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无论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都应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数学学科知识,不能安于现状,不能认为教学经验丰富就不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M2教师就是认为自己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需备课等,但在实际课堂中,仍会出现教学错误。而这些教学错误与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师生关系。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一定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因为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所以两位教师课堂实施能力存在着差异。

五、建议

(一)教师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多让学生发表意见。M2教师的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讲为主,而缺少学生的声音。但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倾听表扬学生。

(二)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无论何时,教师都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增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如每天看一些专业书籍,上网收集资料,练习各种类型的题等。

(三)教师正视职业倦怠。教师应明确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正常表现,但教师应正视职业倦怠,不能逃避或任由职业倦怠的蔓延,而不去想办法克制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实施探索――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春道.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杜萍.当代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标准的研制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1(8):95-99

[4]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李姝绮.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上一篇: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化工分析与检验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