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种子检验和市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时间:2022-07-07 02:20:06

论如何做好种子检验和市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摘 要】本文主就种子检验和市场管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论述,旨在提高种子工作管理者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和农民。

【关键词】种子检验;市场管理;问题;对策

种子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种子本身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农村的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种子管理工作将逐步走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种的轨道,让农民买到放心种子,让依法从事选育、生产,经营的育种家、企业家的正当权利得到维护,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1.种子简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种子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保证种子质量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环节,是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前,种子市场十分活跃,打破了由县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格局,种子代销商,进货渠道混乱,受到利益驱使,盲目进货销售,隐藏着许多质量问题。所以,种子检验工作面广,量大,难以到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存在问题

1.1.1检验力量薄弱因为全县种子商较多,品种较复杂,因此,作物品种贸易往来频繁,从而加重了检验工作的任务,所以,检验力量十分薄弱,远远不能满足种子市场发展的需要。

1.1.2检验设备相对落后种子检验设备陈旧、简陋,缺少先进仪器及快速检测设备,所以检验设施和条件难以达到有效监控种子质量的目的。

1.1.3专项检验经费缺乏在对市场种子进行质量检验时,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影响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1.2对策

1.2.1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检验结构种子检验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肃、具有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工作,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关系到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一些假、劣种子事件足以说明种子检验的重要性。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种子检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种子检验机构,配备高素质的技术干部,真正做到种子检验“一票否决”制。同时,还要保证种子检验人员的稳定性,在各种待遇上给予倾斜,以调动种子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2加大投入,建立标准化验室筹集一定资金,购置更换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建设规范化标准检验室,使之能正常地开展工作,有一个严格执行检验操作规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确保检测手段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是种子质量检测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1.2.3加强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检验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应注重检验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检验人员必须经过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的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种子检验员证和统一编号的检验员胸章方可上岗,使其检验结果具有权威性。种子检验人员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熟练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法规,种子检验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精益求精,认证负责,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

1.2.4建章立制,确保检验工作规范化建立和健全种子检验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种子检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抓好检验管理办法、检验操作规程、种子分级标准执行的基础上,完善检验工作岗位责任制,检验程序及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种子质量保障体系,做好操作有序,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确保种子检验工作标准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1.2.5加强室内检验工作,确保种子质量对种子代销商销售的种子必须进行养鹅复检,凭检验人员出具的“种子质量合格证”方可销售,坚决把不合格种子清除,保证农民用种安全。

2.当前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农民盲目求新、求高产、中小企业急于推出新品种抢占市场导致“未审先推”屡禁不止。二是由于没及时建立品种退出制度,缺少快速鉴别手段,导致以“旧瓶装新酒”为手段制假售假,谋取利益。三是由于

2.2种子市场管理办法

2.2.1加大种子法规的宣传力度

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种子法规。并通过科技下乡宣讲、广播、电视和会议等方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按法规办事。并且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种子行业对政府部门提出的合理建议、意见和要求,促进种子产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2.2.2加强和规范市场管理

对种子经营单位严格审查,审查场地、设备、技术资格、实际工作能力及在社会上的影响情况等,严把审批关,对合格者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办理。

2.2.3加强品种管理

任何一个品种都有它的时效性、区域性和适应性,有些品种在这个地区表现好,而在别的地区可能表现的不理想。近几年来新品种层出不穷,更换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加强新品种的管理势在必行。由于品种的区域性、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等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盲目地将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必须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

2.2.4加强种子质量管理

对种子管理站应更换先进的检验设备,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准确真实地反映种子质量情况,对我市所有种子经营单位经营的种子一律实行复检,复检率要达到100%,合格种子凭开据的报告单准许销售,对不合格种子一律做转商处理,合格率达100%。

2.2.5加强种子经营单位的管理,扶持和培训

当前县级种子经营单位,尤其是民营种子企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资金少,科技含量低,育、繁、销脱节等问题,仅仅依赖一般品种和代繁代销为生,难以把企业做大做强,所以种子管理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重点扶持。从种子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种子生产的规范化和技术规程等各方面加以培训,引导种子企业之间同行互相联合,与科研院(所)联合,与龙头企业联系,广泛寻求合作伙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自我,壮大自我的路子。打造自有品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6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

会同工商和标准计量等单位对市场上无证、无照经营者给予扣押和罚款处理;对私引乱调种子按偷运种子处理,给予罚款或行政处分;对无“三证”者按假冒伪劣处理,扣押种子并给予经济处罚。只有有效地打击非法,才能保证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才能保持种子市场稳定。

2.2.7正确处理种子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搞好“主渠道”的合法经营,服务周到,质量上乘,能提高经营单位信誉,使更多的农民相信种子公司及代销站。经营搞得好,漏洞少,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就少,市场就稳定,种子案件就会减少以至消除。同样,搞好种子管理,就会有效地促进“主渠道”的经营,打击不法分子,稳定市场,就会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秩序,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将直接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一篇:陕北地区天然气井常见问题及安全钻井工艺 下一篇:乳化液自动配比及泵箱缺水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