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时间:2022-07-07 01:39:47

“四步教学法”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摘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和谐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观念,业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必须讲究高效性。为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四步教学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 实践 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他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捕捉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讲究效益。也就是说,通过一节课,或者是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没有进步或者发展,是否更有利于以后的进步和发展,这是衡量教学效益的最终指标。这种效益既指向当前,也指向长远。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进而打造高效物理课堂,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我想这就是我们进行新课改的目的所在。

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在课堂上采用了“四步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1、明确问题、激发探究意识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情同身受,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以声像、实验、挂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情境;或以饱满深情的引言、引人入胜的导语、幽默有趣的旁白、精辟入里的妙语、妙趣横生的对话,营造兴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也可通过告知学习目标,调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进程,使学生对学习结果有所预期。以此唤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让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进而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2、自读教科书、存疑自悟

这一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自读教科书,或查阅有关资料,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读自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时,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发现,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始终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个体围绕探究的问题边读边想,运用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或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或参阅课前搜集的资料,自己释疑解疑,并将自己探究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在自读探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下一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同时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小组是课堂上的基本活动单位。这里的“小组”不是作秀的花架子,也不是活跃课堂的形式,而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的互助、合作组织。对小组的评价可以借助组间的竞争激发小组内部的活力,老师评价时只评价小组,个人表现再好,组里有人落后,也不会得到奖励。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成了你帮我助的生活和学习伙伴,最终达到班里没有了“后进生”的结果。

这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讨论、交流。学生要作出自己的表述,将自己的探究心得、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公之于众,小组同学各抒已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照顾全体学生,因此,小组的活动一定是全员参与的。只有将个别好学生把持课堂发言的格局打破,才能有更多的学生从课堂中获益。要特别强调小组中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发言的能力,让每位同学都学着说,说得有逻辑、有条理。

小组活动光有内容还不行,还得有形式,在老师的帮助下,可以把小组分成了更小的“互助组”,小组活动时,常常是两人一组交流,组长四处“巡视”,解决难题、纠正问题。有了互助的小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组织会更严密,活动会更有实效。

三、师生反馈矫正

反馈矫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反馈矫正也是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外在表现并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学习中的困难、缺陷、理解程度等。矫正是指针对从学生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诊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实施矫正补救措施,也就是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让各小组提出还未解决的或者不明确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表情等外在表现中获取反馈信息。

教学中要做适量的巩固练习,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要及时考查掌握情况,考查形式可提问,也可让学生做题。一旦考查结果不理想,要立即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矫正措施,不使缺陷积累,直至学生能顺利地掌握。

四、学生学后反思

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进行“学后反思”的习惯。课堂上结合基本内容给以指导,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学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

具体方法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留点时间,要求学生写一篇概括性的短文,作为学后反思。具体内容可以是课堂问题的回答,比如,今天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就某个特点概念,教师要求学生辨别所学过的最关键的信息;或者教师只要求学生指明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中最不清晰的地方。学生完成后,随后的措施跟进是关键所在,即教师在下次课前要对其结果加以概括和组织讨论,以此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后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实施“四步教学法”,立足于学生成功心理的培养,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长足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办公从此不同 下一篇:腕表 并非男士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