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时间:2022-07-07 12:41:37

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79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中4例(7.14%)发生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而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患者中未发生再次移位现象,同时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方面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脊柱损伤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40-0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是目前脊柱损伤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后易出现损伤平面再次移位。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79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探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脊柱损伤患者79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为35.5岁。患者椎体损伤情况为:57例患者损伤一个节段,20例患者损伤二个节段,2例患者损伤三个节段。脊柱损伤类型为:55例为爆裂型骨折,24例为骨折脱位。按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的损伤程度:A级19例,B级6例,C级16例,D级23例,E级15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X线、CT检查结果,详细分析患者脊柱损伤情况,进而制定手术方案。根据爆裂型骨折与骨折脱位患者损伤节段的稳定性选择固定节段。23例患者行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研究组),56例患者行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损伤平面再次移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79例脊柱损伤患者,术后X线平片及CT检查显示椎体序列及高度得到恢复,减压效果较好。观察术后损伤平面再次位移情况,结果显示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中有4例(7.14%)发生再次移位,而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中未发生再次移位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 观察脊柱损伤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评价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见表2。

3 讨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是目前脊柱损伤治疗的首选方法。其原理主要为利用椎弓根螺钉经由椎弓根进入椎体发挥锚定作用,从而对脊柱实现牢固的内固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优点为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以为患者提供坚固的内固定及三维矫正,患者骨折愈合率高。

通常对存在前方或侧方移位的脊柱骨折,应尽早行后路切开复位及与内固定使脊柱重建其稳定性,防止畸形进行性加重[1]。常规较多采用的是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实施时主要运用“直向”与“上内”两种技术。然而两种技术均存在缺陷。“直向”技术中,两对椎弓根螺钉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难以抵抗椎体再次侧方移位。而“上内”技术尽管可以抵抗椎体侧方移位,但容易造成椎弓根的外侧皮质破裂并损伤神经根[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进行脊柱内固定,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椎体再次发生侧方移位,并且对矫正脊柱序列及维持脊柱稳定效果良好。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恢复椎体高度的原理主要为利用韧带间接的整复作用。若前、后纵韧带完整,同时损伤椎体相邻的椎间盘也保持完整,则在纵向撑开时即能恢复椎体高度。置入的螺钉不仅不会对椎体造成影响,更有利于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多节段脊柱骨折,若使用椎弓根螺钉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椎体行固定,则将导致固定杆负荷过重,已形成折断。此外,由于撑开力分散,椎体复位效果不佳。此时,可短椎弓根螺钉对椎体实现协同撑开以恢复其高度与序列。对骨折脱位患者,也可对脱位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比较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中4例(7.14%)发生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而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患者中未发生再次移位现象,同时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方面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饶书城.脊柱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0-314.

[2] 唐天驷,钱邦平.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类和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1):56.

上一篇:肝穿刺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分级抗病毒治疗的临... 下一篇: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