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龙感湖区小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经济学意义分析

时间:2022-07-07 11:23:20

黄冈龙感湖区小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经济学意义分析

摘要:结合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在种植方面以连作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养殖方面以园区养殖为基础,放弃单个分散的家庭养殖,实现保护环境和物质再循环利用;在水产方面以立体养殖为基础,在投入端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同时分析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并揭示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学意义。

关键词: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机制;生态经济学意义;黄冈龙感湖区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44-04

Analysis on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Its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of Minor Cyc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anggang Longgan Lakes Region

BAO Hong-li

(Business College,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Hubei,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ase of Longgan Lake Management in Huanggang of Hubei province, the basic framework of ‘minor cir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 terms of planting, the sequential cropp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efficient recycling of resources; in farming,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recycling, which based on the park-culture, a single decentralized family farming is out of consideration; and in aquatic dimensional culture, it was based on the input side to achieve the reductio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Finall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onggan Lake was analyzed, an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of ‘minor cyc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as revealed.

Key words: minor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formation mechanism; ecological economics significance; Longgan lake of Huanggang

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是属于县级单位农场,农场主体由湖区围垦而成,开垦前主要植被为湖草、蒿草、水蓼、芦苇等水生生物。开垦后耕地主要是种植水稻和棉花及杂作,植被树木主要为意杨、水杉。龙感湖管理区现有国土面积100 km2。其中,耕地面积5 733.3 hm2,精养水面1 400 hm2。自2008年武汉“8+1”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后,龙感湖区第一时间提出了“构建鄂东龙感湖两型社会试验小区”的设想,并被黄冈市人民政府推荐为黄冈市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两型园区试验单位”。

本研究中所提的“小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村家庭为单位或以农村乡镇企业为单位的个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以整个区域、整个社会为目标的综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具有规模小、投资低、技术要求不高、易操作、见效快等特点。为了研究便利,将龙感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称为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是为了解决龙感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来说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的重要出路之一[1]。

1 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微观单位(家庭、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 在种植方面以连作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龙感湖区是个“水袋子”,千亩圩田连片,湖塘港汊交错,属于典型的“鱼米之乡”。在种植业方面,龙感湖区生产上主要采取的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与棉花,分别形成了以水稻为主的水稻种植基地和以棉花为主的棉花种植基地。在水稻种植基地,大力推广了“虾稻连作”模式——低洼田里的早、中稻收割后,投入小龙虾苗,让其利用稻田里的天然饵料生长,次年捕捞龙虾,接着再种植水稻;在棉花种植基地,主要推广“瓜棉轮作”模式——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棉花以及西瓜、地瓜等经济作物。这是一种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生物学措施,它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也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2]。

1.2 在养殖方面以园区养殖为基础,放弃单个分散的家庭养殖模式,实现保护环境和物质再循环利用

从2007年起龙感湖区告别了千家万户散养生猪的历史,开始实行“园区养殖模式”——所有的养殖户都进入了养殖小区或园区,实行集中养殖和规模养殖。“园区养殖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牲畜粪便污染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牲畜粪便的回收利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从经济效益上讲,这种养殖模式有利于生猪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有利于形成商品猪的销售市场。目前,龙感湖区的母猪良种率达到了100%,生产的商品猪通过了湖北省瘦肉型肥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在香港、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已享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

上一篇:不同外源激素对清远笔架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下一篇:农户人力资本分布与农业新技术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