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艺术类专业素描教学内容探讨研究

时间:2022-07-07 09:35:04

非艺术类专业素描教学内容探讨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职业。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也不断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大量的跨学科专业不断涌现。新学科出现后,对以往的基础学科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高校素描教学,原来作为基础课程,只是艺术类专业会开设,但近年来随着传播学专业的兴起,原来属于普通文理的学科也要求学生加强美术修养。在这种情况下,非艺术类专业的素描教育问题就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以青岛农业大学编导类专业学生为例,研究分析非艺术类专业素描教育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素描教学 艺术类专业

一、编导类专业学生及课程的特点

此类学生普通文理科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美术培训。虽然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学校的美术课程如同虚设。而且,高考前的美术课,通常以美育为主,学生很少会进行专业正规的美术教育。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2010、2014级编导类学生的调查问卷,得知有98.3%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专业美术训练,1.5%学生接受的美术培训也是在初中之前参加的美术兴趣班。99.7%的学生认为自己害怕拿笔画画。

编导类专业对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则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位编导最终完成的片子质量,决定于他的艺术品位高低。很难想象一位品位低下的导演,能够拍出质量上乘的片子。一位导演想提高自己的片子质量,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在中国的古语中“眼高手低”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艺术领域中,我们要不断地做到“眼高手低”,因为只有“眼力”提高了,才能有“手高”的可能性。编导类素描教学要求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整体观察的方法,形成基本的造型能力,并掌握构图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艺术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美术表现基础和理论基础”的要求。

二、编导类专业素描教学的难点

由于种种原因,编导专业的美术教学课时比较少,只有短短的48学时。这部分学时除了需要进行素描教学外,还要求讲授构图学及简单的分镜知识,真正留给素描教学的时间不足30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连几何石膏体部分都不能完成,更无法想象48学时后,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分镜了。因此进行素描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知识,建立正确的艺术观察方式,并使学生的手头绘画能力达到一定水准,使我们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编导类专业素描教学内容整合

在“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为核心,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强化专业思维观念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专业特质,体现“由技入道”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注意到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技术的训练达到对一般造型规律的把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门课程采用了专题训练的模式,将素描教学分为了绘画习惯一个核心和线条练习、空间练习、比例与角度练习、明暗练习四个专题,针对每个专题选取合适的练习题目,加强学生的某个绘画技能。例如,在线条练习专题中,我们选取了手、脚、鞋、单独器皿作为练习对象,引导学生注意到每个线条的特点,画出尽可能多的细节线条。在这种练习中,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总结每个线条的特点,真正的画出自己自己观察的线条,而不是某些头脑中的概念线条,避免了学生一提到画眼睛就化成了杏核眼。

四、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精准表达教学内容

首先,准确观察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而在实际绘画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站立的位置不同,导致即使观察相同物体但观察的形象也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在现在整班(35人)上课的情况下,差别更为明显。比如老师在借由石膏正方体讲解比例时,老师与学生的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教师、学生1、学生2相对于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正方体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见图2),教师观察的效果为左右面面积均等,学生1观察的效果为左面面积大于右面面积,而学生2的观察效果则是与学生1刚好相反的。在这中情况下,如果教授量取右面与整个宽度的比例关系时,只能使用语言描述操作要点,观察学生的量取姿势是否正确,而无法核实学生的量取结果是否精确。如果借由多媒体演示则可以精确模拟观察者的视域,从而确保学习者精确理解知识内容。

图1

图2

其次,制作以第一视角为基础的教学视频,生动再现绘画过程。现在的绘画示范视频一般为录像式,而且一般拍摄角度为第三者的视角,可以展现绘画的一般过程,不能形象展示绘画视域特征,更无法表现出绘画者的观察过程,在整个讲解过程中,只能用语言提示学生,绘画者是如何观察物体的。但语言表述无法做到精准,加之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完全领会绘画者的想法。因此,在讲解各专题要点时,我们选择使用相关软件自己制作教学动画,从而将画技能方面视觉化,这样可以使绘画的整过过程形象的再现出来。学习者能够通过“移情”效果,对于教学者的观察方式及过程有着直观的感受则,可以站在教授者的角度形象领会教授者的处理方式及思维脉络,使学生对知识要点掌握更加形象。

五、结语

总之,以编导类专业为代表的素描教学,体现了跨学科专业建设中专业要求与学生基础差、课时少之间的冲突。针对这种冲突,需要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进,探索出一套符合该类学科的素描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专业要求,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青岛农业大学编导专业的素描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下一步即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上一篇:浅谈传统文化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下一篇:农业经纪人的作用与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