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图识读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7-07 08:42:10

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图识读方法的探讨

摘要:对电动机进行控制需要使用各种控制元器件和线路,这些元器件和线路构成控制装置,说明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电气接线、安装方法等的图纸,称为电气控制图。其中,表示工作原理的图纸称为控制电路图(原称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接线的图纸称为控制接线路(原称安装接线图),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设备中的电气控制工程图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识读,以提高技术人员的识图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图识别,技巧与方法

Abstract: to motor to control need to use all kinds of control components and lines, these components and lines form control device, control devices that work principle, wiring, installation method of drawings, called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hart. Among them, say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rawings called control diagram (former says electrical diagram), said wiring drawings called control circuit (former says the wires-referring),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building a device i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drawing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ad, to improve technical personnel's map reading skill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lectr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drawing identification, the methods and skills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建筑设备电气控制电路图的识读方法

把控制装置的各种电气元件用图形符号表示,并按其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控制装置、电路的基本构成和连接关系的图,称为电气控制电路图。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状态的控制电路。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三相交流电源经主开关Q,熔断器FU,接触器KMl、KM2的主触头,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到电动机M为主电路;由按钮S1、S2、S3,接触器KMl、KM2的工作线圈、辅助触头,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构成的为辅助电路。

图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主电路中流过的是供电动机工作的大电流,实际接线时用粗导线,电路图中用粗实线表示。辅助电路中流过的是供接触器线圈工作的小电流,实际接线时用细导线,电路图中用实线表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可以画在同一张图纸上,但有的控制电路很复杂,需要把主电路和各部分辅助电路分别画在几张图纸上。电路图中所示各种电气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等)的接点,均为吸引线圈未通电、手柄置于零位、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工作机械处于原始位置时的状态。例如,在图1中,开关Q是断开的,接触器KMl、KM2的线圈未通电,按钮S1、S2、S3未按下,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是闭合的等,也就是说,图中表示的是不带电的停止状态。一个电路为了达到控制电动机不同的运行方式,必须具有多种相应的工作状态。如电动机的停止、正转、反转状态。为了更好地理解图纸,有时需要画出其中一种工作状态的分析图。阅读电气控制图,尤其是较复杂的图,画出状态分析图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安装接线及维修的方便,在电气控制电路图中元件的接线端子通常都应标号,接触器的主触头接线端子编号为1—2、3—4、5—6,辅助触头接线端子编号为1—2、3—4,线圈接线端子编号为A—B。图中的连接线通常也应编号。辅助电路的编号方法,以接触器线圈、电磁铁线圈、继电器线圈、信号灯、电阻等元件作为分界点,两侧分别按奇数和偶数序列编号。图1中所示,接触器KMl、KM2的线圈是分界点,KMl线圈左侧依次编为1、3、5、7,右侧编号为2、4,KM2线圈左侧依次编为9、11,右侧编号为2、4。这里同一电位的各条分支线只编一个号。

二、 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接线图的识读方法

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配合控制电路图还要绘制控制接线图。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是按电气元件通电工作顺序排列,一个电气元件上的部件可能出现在图纸的不同位置,图中用同一个文字标注符号表示一个电器上的各个部件。而控制接线图是以电气元件在控制屏上的安装位置排列,表示各器件间实际接线的图纸,各器件在图纸上以一个整体出现,用虚线框表示。安装和维修时可以不看电路图,只看控制接线图,按器件、线路位置对号入座。由于控制线路的复杂程度不同,控制接线图有三种画法:单线法(线束法),多线法(散线法),中断线法(相对标号法)。

1、单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

电气控制装置中,走向相同的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线用一根图线表示,即图上的一根线代表实际的一组线或一束线。这种形式的接线图称为单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或称为线束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单线法表示的安装接线图。在这张图上画出了设备、元件、端子排之间的相对位置。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不是每一根都要画出来,而是把走向相同的导线合并成一根线条。导线有从中途汇合进来的,也有从中途分出去的,用斜角线表示导线走向变化,最终各自到达所连元件的接线端子。在单线法表示的安装接线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也是严格分开的,它们即使走向相同也必须分别表示。这里以图2为例,分析一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装置是怎样进行实际接线的。

图2:单线法表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

首先看主电路,电源L1、L2、L3的引入线采用3根BV型塑料绝缘铜芯导线,截面积为4mm²,穿直径为20mm的塑料管,接至开关Q上,经熔断器FU,接至三相交流接触器KMl和KM2,以KMl、KM2换相,接至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穿直径为20mm的塑料管,接至电动机M的U、V、W端子。辅助电路元件也是按照图1的连接关系进行接线。由于按钮S1、S2、S3不是安装在设备配电箱内,与KMl、KM2和FR之间通过端子板X进行连接。其连接关系举例说明如下:电源1号接线从接触器KM2电源进线端引出,接端子板X的1号端子,再从1号端子另一侧连至按钮S1,过S1变为3号线,经端子板X的5号端子引出,接至KMl和KM2的辅助常开触头的一端,经KMl后变为5号线,接到端子板X的2号端子和KM2的辅助常闭触头,2号端子另一侧连至按钮S2,过S2接3号线。KM2的辅助常闭触头另一侧为7号线,接至KMl的线圈,变为4号线,再经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变为2号线,接至接触器KMl电源端。端子板X的3号端子两侧为9号线,分别接接触器KMl辅助常闭触头、接触器KM2辅助常开触头和按钮S3。.

这种控制接线图一般用于表示较复杂的控制柜的接线,如电梯控制柜接线。在控制柜中,同方向的导线用线卡或其他方法绑成一束,与图上表示的很相像。图中各端点及导线要编号标明。

2、多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

在多线法表示的图中,每一根电气连接线各用一条线表示,如图3所示:

图3:多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

图中只画出了图1中部分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主电路L1、L2、L3三根导线,分别接KMl三对主触头,并联到KM2的三对主触头,经换相连接后,分别接到端子板X1的U、V、W端子,然后去接电动机。辅助回路画出了1、3、5、9四条线,一端分别与KMl、KM2的主触头或辅助触头相接,另一端分别与端子板X2的15、2、3端子相接。在多线法表示的图中,各种连接线比较直观,但当连接线很多时,采用这种表示方式是比较困难的。这种表示法主要用于比较简单的电路的接线图。

3、中断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

在中断线法表示的接线图中,只画出元件的布置,不画连接线,元件的连接关系用符号表示,通常采用相对远端标记表示连接线的去向。中断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如图4所示:

图4:中断线法表示的电气控制接线图

图4中KMl、KM2的辅助触头之间的连接关系,用相对远端标记法表示。例如:KMl的常开触头3号端子与KM2的常闭触头2号端子相连,则在3号端子处标记为“KM2:2”,表示从3号端子引出的导线,要接到KM2的常闭触头2号端子;在2号端子处标记为“KMl:3”,表示从2号端子引出的导线,要接到KMl的常开触头3号端子。KMl:A表示接触器KMl的线圈A端,KM2:A表示接触器KM2的线圈A端。对于控制元件较多、器件远离的大型系统,中断线法表示是常用的一种形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电气控制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电气控制工程图进行科学有效的识读,这样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许卫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关键[J] 《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4期。

[2]蔡子祺,简论建筑设备与电气专业在工程施工中和相关专业配合[J] 《建筑安全》,2008年8期。

[3] 杨守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现场仪表设备[J] 《电气应用》,2006年2期。

个人简介:徐柏健,男,硕士在,研究方向:电气设备安置和调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连云港市来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 下一篇:关于10kV配网中消弧线圈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