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7-07 05:37:21

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1457272)

[摘 要]根据河北省近十年来的经济数据,本文对河北省三次产业从产值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从业人数结构、相对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河北 产业结构 分析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在当前危机的背景下,合理的产业结构显得更为重要。河北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对其产业结构进行现状分析对于河北产业结构向更合理、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本文根据近十来年的经济数据对河北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产业发展现状

1.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比较

产值结构状况能够很好的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通常首先要看三次产业产值在该区域的构成比重。三次产业的构成比重能够直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表1 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全国比较

资料来源: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有显著变化,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31.06%下降到2011年的 11.99%,下降了19.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缓慢增长,从1980年的48.29%增长到2011年的54.06%,增长了5.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曲折缓慢前进。从2000年开始第一产业平稳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是河北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近年来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在2000年之后增长缓慢,数年还出现略微下降。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跟全国情况相比,河北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目前为“二三一”格局,与高度化的“三二一”型结构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河北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2.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比较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投资结构合理化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河北省现行的投资结构是否与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契合需要分析和论证。

表2 河北近12年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图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表2注: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因为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在以下的文字分析中,在进行绝对数比较时,数据截止到2010年。

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进入90年代后固定资产投资突飞猛进。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83.35亿元,跟1990相比增长了85倍。其中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5倍多,第二产业增长了70倍多,第三增长了117倍多。可见第二和第三产业变化较大,尤其第三产业在经过较平稳的增长之后在2008年有了迅猛发展,在2010年超过第二产业投资额。

从投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由1990年的8.84%下降到2011年的2.70 %,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一直较低,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中间略有起伏,总体呈现微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起伏不定,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例如200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59.38%,而在2011年仅为50.05%。

再关注一下2008年的情况,在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我国政府为了推进经济复苏投资4万亿来拉动经济增长。河北省在此时机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8年河北省第一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增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可见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时,河北省更倾向于加大一、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

3.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数结构比较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到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所以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结构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3 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经济统计年鉴2011整理计算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河北就业人员总数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从1980年的2182.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865.14万人,增长了77%。但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从1980年的1637.42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464.21万人,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75.01%下降到2010年的37.88%,这说明河北省这些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些产业政策使得第一产业过剩的人员在向其他产业转移。从1980年到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有较大增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321.01万人增长到1250.85万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4.71%增加到2010年的32.36%,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224.37万人增长到1150.08万人,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0.28%增加到2010年的29.76%,这说明河北省比较重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从2000年开始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基本保持一致,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跟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再将表1、表2和表3结合起来分析, 2010年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12.57%,同年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3.7%,而这一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高达37.88%,这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足,很多劳动力还停留在第一产业。2010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52.5%,同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43.96%,而这一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为32.36%,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还是比较低的,第二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有效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来从事工业生产。 2010年河北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34.93%,同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52.33%,而这一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9.76%,这表明,河北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没有达到饱和,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河北吸纳新增就业的重要产业,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所以通过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成为今后河北努力的方向。

4.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它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方法,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越协调,产业效益越高。

表4 河北省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根据2011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4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是呈现缩小趋势的。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由1980年的8倍减小到2010年的4.9倍;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由1980年的4.9倍减小到2010年的3.55倍。这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进步,产业结构愈来愈协调,但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是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仍然不小。

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差。在80年代,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自1995年开始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低的速度高于其劳动力比重降低的速度。自2000年开始河北省的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其间虽有升有降,但都远小于1,这说明我们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反映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水平还较低。其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升降跟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当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投入较大时,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会相应提高。当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稍有松懈时,农业增加值下降,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应下降。

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但自从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逐年下降的,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最快,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稳步增长,在最近几年多数年份的投资比重超过50%,这也说明目前河北省第二产业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是不可行的。

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但总体上看还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表明第三产业在吸收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长期以来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服务业,而传统服务业内部存在一定的劳动力饱和,所以相对劳动效率呈下降态势。

参考文献

[1]杨恒.河北省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2010,5;

[2]金剑,陈秋月,张帆.第一产业的特产业特性分析—以河北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J], 2007,5,10.

作者简介:张文超,女,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发挥零售客户主体作用,着力推进品牌培育工作 下一篇:Renewed Volvo Aims High in China